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PS+RTK高程测量试验精度分析

GPS+RTK高程测量试验精度分析

验分析。
2测量方案 2.1试验目的:全面了解GPS在高程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范围及误差 分布情况,为采用GPS RTK技术进行高程测量提供理论依据。
5700(1+2),Leica SR530(1+2)
2.2试验所运用的GPS:Trimble
2.3试验所选地点:试验范围包容长江委荆江局常年观测河段长江 宜昌至城陵矶段,横向由长江延伸至荆江三口洪道。
38.116 39.04I 39.444
38.099 38.902 39.4lO
.O.139 一0.034 .0.028
50.653 48.042
50.679 48.J28
0.026 0.086
oCR03
36.708 42.257
36.680 42.130
刺65R6 荆65R6
一0.127
47.681
2.4试验技术方案
在GPS高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程系统有大地高系统、正高系统 和正常高系统。大地高系统以参考椭球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用符号 ∥表示大地高;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高程系统,常用符号 睨表示;正常高系统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高程系统,常用符号群 表示正常高。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见图1。
图1
高而忽视;,将参考站高程当成大地高,然后得到流动站大地高并以 此当成正常高。具体做法选择几段长约8公里,首尾都有高等级(高 程)控制点、中间有十点以上(高程为五等或五等以上)控制点,且 铁架、树林、高压电线、房屋等较少、交通便利的地段作为实验测区。 在其一端高等级控制点架设基准站,采用GPS RTK逐点施测各点高
三次方的平均值与均方差的三次方的比值,o:至掣,(其中Xi
n盯’
表示每测点的误差、戈表示平均误差),计算得Cs=一5.2 X 10一,表明 随机变量大于均值与小于均值出现的机会相等,说明该样本成正态分
布。 4技术结论
GPS
RTK高程测量没有什么成型规范,在此参照《水利水电
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几计阶段)》有关测点解析高程技术要求, 经纬仪视距高程独立交会点较差不超过2h/3(h为基本等高距), 以几何水准所测高程为真实高程,那么GPS RTK所测高程与几何 水准所测高程之差不应超过h/3;依据计算所得的容许误差,高 程测量误差不超过0.2m。由本次试验所测数据表明,大部分误差 都在0.1m之内,极个别超过0.3m,因此GPS RTK测量的高程满 足地形散点精度,可应用于地形散点测量,但不能运用于高程控 制测量及水位接测,如果要推广用于高程控制测量,则需要进一 步作试验,并采用更加完善的计算方法。GPS RTK测量高程是一 项新技术,应推广运用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在运用过程中要特别 注意几个技术问题:QGPS流动站不能处于浮动状态QGPS流动 站与参考站之间的距离应有限③GPS流动站RMS、GDOP等要进行
47.737
0.056
42.257
42.23
.0.027
中误差o=±

其中Ⅸ表示每次观测误差、n表示观测次数
由以上数据计算得高程控制点中误差为o=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732 平均误差A
o=O.0567 o=O.15
采用二倍中误差△容=2
则有24个观测值超限,占总数的9%, 在实际观测过程中,GPS一定 要处于固定状态,且RMS、GDOP值要小 ,测站与参考站之间的距离受 简化模型的限制,此次试验偏重于散点 高程测量,观测 人员未将测点 的测量信息全部记录下来。散点高程测量若按三倍的中 误差,则容许
误差为0.22。
因此,高程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大于O.2时,则认为测量质量较差, 此时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表2列出此次误差分布百分比,依据容许 误差,大于O.2属于测量错误,测量结果应舍去,这些测点应予以重
测。
表2
误差区间 个数
0.00一0.005 0.005-0.100 0.100—0.150 O.150-0.200 0.200—0.300 78 34 8 7 6 1
限制。
熊法堂:长江委荆江局技术科科长,高级工程师。 彭玉明:长江委荆江局科研室主任,工程师. 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3】水利水电规范 实用GPS测量数据处理教程2002年 水利工程测量 水利部 1983年
51.403 54.102 53.194 53.07l
51.478 54.120 53.193 53.050
0.075 O.018 .O.00I .O.02l
共点.融15L2.1 欠点.芾2R2 荆92L10
U1Y25
43.790 46.886 36.039 39.03l 38.383
43.752
.0.038 .0.007
正负误差分布比例
正误差 相对个数
28.3% 12.3% 2.9% 2.5% 2.2% 0.4%
负误差 个数
86 35 10 5 3 2
相对个数
31.2% 12.7% 3.6% 1.8% 1.1% 0.7%
大于0.300
3.2误差的分布 将此次高程测量的267个测点误差点绘到坐标轴上(见图2),
横坐标表示误差出现的大小,纵坐标表示各误差区间内出现的百分 比,正负误差出现的机遇基本均等,利用偏态系数(Cs)即离均差的
表1几何水准所测高程与GPS所测高程统计表
点名 单位:m 松24L2 松25L2 松73R2 松Ivl30 松IVl3 J 松IVl32 松IVl42 宜36RTP2 贫36R1
同14R4
45.41I 45.217
原商程(1V等)
GPS测商 举位:m
45.487 45.306
误差 点名 单位:m
O.076 O.089
高程系统问的相互关系
大地水准面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大地水准面差距,计为/7。, 大地高与正高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If:绣+忽。 似大地水准面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高程异常,;表示似大地水 准面大地高与正常高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慰+;。 GPS求高方法很多,但要得到高精度高程就要进行模型试验,考 虑到流动站与参考站之间距离较近,在此将模型简化,以Ⅳ代替正常
程。基准站和流动站坐标系统均采用WGS84椭球和地方投影。完成原 始数据采集后内业解算采用无转换参数解算,即零参数转换。将按上 述方法所测结果直接输出,其高程与已知高程作对比分析。 3试验数据分析 本次试验所产生的误差主要来源于高程模型的简化、仪器高程的 测量、对中杆的摇摆、GPS通讯信号等方面。误差来源的产生不作分 析,主要运用不同方法分析误差结果。 3.1容许误差的计算 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如果观测值超过限值,则认为这次观测的质量不好,或者为错误值, 这次观测结果应去掉。有关GPS RTK高程狈I量容许误差,目前没有 规范可循,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二倍的中误差作为容许误差。本次 试验共施测了267个水准点。几何水准所测高程与GPS所测高程摘录 部分见表l。
45.903 40.393 42.2 J9 38.075 37.07 J 43.084
.O.OIl
公IV03 杨J‘0306 公V02 共.公V02-1 荆38R5 荆38R5
m 9302
0.072 .0.018 0.035
42.59 42.49 42.047 49.828
42.628 42.649 42.019 49.724
GPS
RTK高程测量试验精度分析
熊法堂彭玉明 长江委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荆州市沙市区通衢路10号434002
关键词
高程
精度
分析
1前言 近年来GPS测量技术飞速发展,新方法不断的在实践中得到运
用。GPS RTK是一种快速动态定位(实时相位差分)技术,能在1~2
秒钟内完成测点的三维定位,该技术的平面定位精度能达到毫米级, 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验证和应用,但在高程测量方面由于地理位 置的变化,大地水准面和高程基准面之间的关系不确定性成为 测高的制约因素,这既限制了GPS性能的发挥,又降低了测量工作 效率。从理论上讲,对于一个范围较小、地形起伏不大的区域,大地 水准面和高程基准面问题给GPS RTK测高带来的影响较小,GPS RTK是能够在高程测量方面达到一定精度的。有人认为GPS RTK测高 完全可以代替V等几何水准,但都没有理论依据。GPS RTK测高究竟 能达到什么样的精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GPS RTK测高进行了试
原II;l张(Ⅳ等) 单位l 荣V19 蕾V19.2
YC63R m
GPS测l龌 单位:nl
51.979 37.212
谟建 单位:illl
.0.014 .0.060
51.993 37.272
41.087 37.283
40.984 37.490
.0.103 0.207
45.914 40.32l 42.237
0.038 O.159 .0.028
38.040 36.996 43.1ll
0.075 .0.027 O.012 .O.012
加.104
0.022 O.O】6
56.893 64.822
56.915 64.838
43.1ll 43.156
43.123 43.144
宜52R2 都8002 宜61Rl 宵62R3 寅68R3 宙75R1 荆lRl 荆lLl 枝2LI 蘸8R2 用家湾
46.879 36.066 39.162 38.363
0.027 O.13l .0.020 .0.017
52.844 50.128 50.332 50.18l
52.900 50.12l 50374 50.202
O.056 一0.007 0.042 0.02I
荆85+lRI 剁89R4 池IV02
oC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