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度自动化复习内容期末考试

调度自动化复习内容期末考试

第一章1、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含义电网调度自动化是控制电力系统运行技术手段的组成部分,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自动控制与电力电子技术等为基础,按电网调度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2、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其特点正常运行状态警戒状态紧急状态系统崩溃恢复状态3、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目标:安全稳定、优质高效、经济环保4、我国电网调度的基本原则: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分层控制5、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按其功能可分为四个子系统:1)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 2)信息传输子系统 3)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控制子系统 4)人机联系子系统第二章1、调度端、厂站端、控制站、被控站远动系统把调度控制中心与发电厂变电站联系了起来。

一般我们称调度控制中心为调度端,另一侧为厂站端。

从远动角度看,调度端为控制站,厂站端为被控站。

远动系统由控制站,被控站及远动信道等组成。

2、直流采样的步骤整流、二进制转换3、交流采样的步骤、原理一周期多次采样、转换、计算4、滤波方式1) 模拟滤波:作用是消除掉输入信号中的干扰(包括较高次谐波),保留有用信号,一般采用简单而有效的RC低通滤波器构成。

2)数字滤波:实际上是一种算法递归滤波:本次计算值不仅与本次采样值有关,而且与上一个计算结果有关的滤波方式非递归滤波:数字滤波的输出值仅与当前的和过去的采样输入值有关,和过去的输出值无关的滤波方式。

第三章1、远方终端RTU是电网监视和控制系统中安装在发电厂或变电站的一种运动装置。

2、远方终端的功能1)远方功能:远方终端与调度中心之间通过远距离信息传输所完成的监控功能2)当地功能:指远方终端通过自身或连接的显示、记录设备,实现对电网的监视和控制的能力3、遥测:RTU将采集到的厂站运行参数按规约传送给调度中心遥信:RTU将采集到的厂站设备运行状态按规约传送给调度中心遥控:调度中心发给RTU的改变设备运行状态的命令遥调:调度中心发给RTU的调整设备运行参数的命令事件顺序记录(SOE):当RTU、FTU检测到遥信状态变位时,应立即组织变位信息,即时优先向调度中心传送,同时记录发生遥信变位的时刻、变位状态和变位开关或设备序号,组成事件记录信息向调度中心传送。

事故追忆:当RTU检测到检测范围内发生故障时,记录故障发生前、发生后的电压、电流量,组织为事故追忆报告,发送至调度中心,供调度人员进行事故分析。

4、电能量信号的来源:1)脉冲电能表 2)电能变送器采集电路原理:脉冲累计计数器实现5、遥信与遥测的区别遥信信息用来传送位置状态、动作状态和运行状态,这些状态只取两种状态值,用“0”和“1”表示,是数字量。

遥测量可分为模拟量、数字量和脉冲量。

6、事件顺序记录SOE的方法1)厂站级:立即记时法、最终记时法2)厂站间:绝对同步时钟法、相对同步时钟法7、遥控:调度中心发出命令去控制远方发电厂或变电站的断路器,进行合闸或分闸操作。

方法:返送校核8、RTU 遥控分哪三部分遥控选择、遥控返校、遥控执行(或撤消)第四章1、什么是一次设备、二次设备2、二次设备由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量仪表、操作控制屏和中央信号屏以及远动装置几部分组成3、变电站自动化的定义变电站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控制、保护、与上级调度通信的综合性自动化功能。

4、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1)监控子系统2)微机保护子系统 3)电压、无功功率综合控制子系统4)“五防”子系统5)其它自动装置功能子系统5、什么是“五防”防止误分、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开关);防止带地线送电;防止误入带电间隔6、微机保护子系统的功能及要求功能:1)高压输电线路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2)主变压器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3)无功补偿电容器组的保护4)母线保护5)不完全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选线要求:保护设置按间隔分别独立设置;提供通信接口,接入站内通信网;提供保护动作信息;保护功能不依赖于通信网;力求避免不必要的硬件重复7、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及特点1)集中式结构:2)分布式:3)分散与集中相结合:4)全分散:8、什么是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及其原理变电站中利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和补偿电容器组进行局部的电压及无功补偿的自动调节,以保证负荷侧母线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及进线功率因数尽可能接近1。

9、什么是九区域图第五章1、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对配电网上的设备(分段器、重合器、补偿电容器、调压变压器等)进行远方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的集成系统。

2、什么是馈线自动化馈线自动化就是监视馈线的运行方式和负荷,发展方向是实现遥测和遥控。

3、电压等级分类高压(35~110kV)、中压(6~10kV)、低压(1kV以下)4、配电网结构、类型我国采用辐射形5、相对输电网、配电网特点是什么6、馈线自动化基本类型1)采用具有就地控制功能的线路自动重合器和分段器,实现配电线路故障的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的功能,无远方通信通道及数据采集功能。

2)采用远方控制方式:具有通信通道,具有数据采集和远方控制功能的馈线自动化。

7、馈线自动化一次设备1)重合器:是开断线路短路电流的开关设备,它可按预先整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多次断开与重合操作,通过多级重合实现故障自动定位、自动隔离、自动恢复供电的功能。

2)分段器:线路自动分段器是一种智能化的负荷开关,是在配电网中用来隔离线路区段的自动开关设备,具有闭合短路电流及切断负荷电流的能力,不具备切断短路电流的能力。

价格比重合器要低廉8、基于馈线FTU和通信网络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优点9、什么是配电DSCADA系统将馈线自动化、配电网进线监视、10kv开闭所和配电变电站的自动化构成一体化的监测和控制系统,即配电DSCADA系统10、什么是AM/FM/GISAM:自动绘图 FM:设备管理 GIS:地理信息系统在线方面的应用(SCADA系统):1)将AM/FM/GIS提供的准确、最新的设备信息和空间信息与SCADA提供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有机地结合,为改进电力分配、调度工作质量以及日常维护与抢修等工作服务,2)故障报修管理系统按照AM/FM/GIS提供的最新地图信息、设备运行状态信息,根据用户的投诉电话,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地点及抢修队所在位置,及时派出抢修人员,使停电时间缩短。

离线方面的应用;1)设备管理系统以地理图为背景分层显示变电站分布图,电网接线图,配电线路图,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直至电杆、路灯、用户的地理位置以及有关设备的属性信息。

2)用电管理系统使用AM/FM/GIS,按街道门牌编号为序,对大、中、小用户进行业扩报装、查表收费,负荷管理等业务运营工作。

3)规划设计系统将单位地理图上提供的设备管理和用电管理信息和数据,与小区负荷预报相结合,构成配电网规划、设计和计算的基础。

由于信息及时更新,可保证提供数据的正确性。

11、什么是负荷管理负荷管理(LM)是实现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技术手段,该技术通过对负荷的控制来达到改善负荷质量的目的,使电力企业对分散用户以实时方式进行集中监测和控制,为计量监测、营业抄收、线损管理等工作提供丰富的电网和用户供电参数。

12、什么是表前控制、表后控制1)表前控制。

降压减负荷即为典型的表前控制,它监视辐射型馈电线路的末梢电压,在保证此电压不低于极限值的前提下,通过降低该馈电线路的电压来达到减轻系统负荷的目的。

2)表后控制。

用于削峰目的的表后控制,是将在用户侧对需方用电设备直接进行的控制。

13、需方用电管理DSM目标的负荷曲线功能削峰、填谷、错峰、战略节电、战略用电、提高负荷控制能力第六章1、异步传输原理2、电力系统传输信道1)有线信道:电力线载波、通信电缆、光纤、现场总线2)无线信道:无线电广播、微波、卫星通信3、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把各路信号安排在不同互不重叠的频段内,在一个信道上传输时分复用:在一个信道上按时间顺序传输多路信号。

这时各路信号应是离散的脉冲信号。

4、调制和解调移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5、数据传输的差错控制技术1)循环传送检错法 2)检错重发3)前向纠错法4)混合纠错6、循环式远动通信协议CDT和问答式Polling规约概念机区别CDT:以厂站为主动方,循环不断地向调度端发送遥信、遥测、变位等数据。

要求发送端与接收端始终保持严格同步,信息按照预先约定好的顺序依次循环发送。

Polling:主站掌握通信的主动权,子站按主站的要求发送数据区别:CDT要求时钟严格同步,主站与子站之间双向传送;Polling:主站与子站之间单向传送第七章1、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体系结构按其功能可以分成如下四个子系统:(1)信息采集与命令执行子系统。

(2)信息传输子系统。

(3)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控制子系统。

(4)人机联系子系统。

2、开放式体系结构的基本特征分布性、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计算题1、标度变换 P292、辐射状网络故障区段隔离 P1203、线性分组码、纠错原理、最大似然法 P1794、状态估计(最小二乘法) P2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