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屋面花架专项施工方案

屋面花架专项施工方案

屋面花架专项施工方案*****公司日期屋面花架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栋楼工程由***有限公司承建,总建筑面积为***∏f,屋面工程装饰架设计****栋在A~B轴∕5~14轴,正面E~K轴∕4~15轴,标高分别为:3.6m、4. 2m,为最高点(轴线是以单元式划分),根据设计可知无外悬挑构件与斜挑架构件,在计算时可不考虑以上两种荷载。

详见附图。

2、万仝浇筑:考虑到工程的安全性,本工程采用商碗,垂直运输采用塔吊配合施工,提高可靠地安全措施。

二、编制依据1、根据施工图设计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三、施工与工艺(一)模板设计1、模板设计应按设计图、木工翻样图进行,考虑吊运和人力搬运因素划分板块,尽可能减少分块,以减少安装时的拼缝。

2、平台模板应考虑栓和钢筋自重以及浇捣时栓振捣压力和施工操作荷载,按设计确定牵杠、搁栅间距和支撑排架的立柱间距,还需考虑层高和立柱稳定的影响(详见计算式)。

3、柱、梁和墙的模板计算应考虑新浇捣的栓对模板侧压力和倾倒碗时产生的荷载,汁算确定圉標间距和对拉螺栓,模板计算应按刚度验算进行,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构件讣算跨度的l∕450o4、模板的构造设计,在模板阴阳角接缝处粘贴密封泡沫海绵条嵌缝,进行防漏浆处理。

平台模板拼缝粘贴塑料粘胶纸,模板对翻后再次使用前,模板上的孔洞用口铁皮修补。

使浇捣栓时不漏浆。

5、墙、柱、梁板模板均为散装散拆施工工艺。

(二)模板施工与工艺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1、模板安装前,钢筋必须通过隐蔽工程验收,认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基层栓清理浮浆、松动石子,清洗干净;复核基层上的轴线和模板控制线;a、主筋上做好标高引测标志;b、柱墙模板地脚做好模板限位和高程控制找平;c、检查竖向钢筋的垂直度和保护层垫块是否齐全有效。

d、模板内的朵物清理干净。

e、在浇筑栓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支模前•应根据轴线弹好模板位置线,并根据该位置线用钢筋焊好模板限位,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能力,上下层模板支架的立管要对准。

3、外墙模板的固定依鼎内模板支撑体系,通过螺杆拉牢,并利用模板最下排螺杆孔洞固定在已浇捣好的栓墙上,利用对拉螺栓与内墙模板拉结,内墙模板的支撑排架和平台排架连成一体。

4、满堂架施工满堂架是模板的支撑体系,满堂架的施工应确保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本工程釆用钢管满堂架、木方、胶合板组成模板支撑结构,为保证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应进行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验算。

满堂架钢管要求为Φ48×3.5或Φ48×3.25, 壁厚不得低于3. 25mm。

立杆间距为1.2m,扫地杆一律离地20cm,扫地杆以上间距1.5I n设置水平杆,板底及梁底设置水平杆1道。

板底和梁底的水平杆必须釆用双扣件,下一个扣件紧贴住上一个扣件的底部,以防止上一个扣件的滑移。

所有水平杆件的连接采用接头扣件连接,特殊部位采用旋转扣件连接的必须保证15Cin的搭接长度。

剪刀撑是满堂架的重要加固措施,本丄程一律采用6m的钢管搭设,剪刀撑设置要求: 每个结构柱单元内设置三个以上的剪刀撑。

立杆需搭接的一律采用错步搭接,搭接扣件必须釆用直角扣件双扣件锁定,严禁采用旋转扣件。

5、模板拆除拆除时磴强度应以设计要求为准,当设计•无要求时,磴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拆除时的所需栓强度(1)、模板的拆模强度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并视气候等实际情况从严掌握。

拆模时的强度应保证栓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侧模板拆除,应视天气情况,在栓施工结束2436小时后进行,梁底模及楼板模板应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栓试块达到规定强度要求后方可进行拆除。

特别是悬挑模板要达到100%强度后方能拆模。

(3)、模板拆卸应与安装顺序相反,即先装后拆,后装先拆。

在逐块拆卸过程中,应逐块卸下相邻模板之间的连接附件,并集中放在零件箱内,以便清理整修与重复使用。

在拆除连接附件时,模板应设置吊点或临时支承,防止模板突然坠落倾覆倒下,造成伤人或损坏已脱离栓面,人力向外移动模板。

所有模板的拆除,严禁将撬棒插入模板和栓之间,或以栓为支点来撬松模。

(4)、拆模时要小心拆除、小心搬运。

按照先拆柱,后排架,再梁、平台的拆模顺序进行。

注意不得碰撞、猛敲、碾撬模板,以免损伤栓体,特别是边角。

(5)、拆除后的模板应面板朝天卧放在平整的场地上,拆除的模板和支架管应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并不致被其它重物碰砸,山专人进行模板清理:清除模板拼缝处的栓浆水, 更换防止漏浆的海棉条;模板面刷去浮浆,再次使用之前涂刷脱模剂。

(6)、模板清理的同时,应对拆卸下的模板进行检查:木模板面受损的应予以调换,缝隙要批嵌密实;模有变形的要进行矫正,松动的围檢等要焊牢,边口要保持平直。

对已清理修整、矫正的模板,应由质量员、施工员进行检查,合格后挂牌,对检查后认为不合格的模板,要吊离撤出现场。

22(7)、内置式对拉螺栓一拆除,就要清出孔洞内的垃圾、浮灰。

用同批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即同标号栓配比,去掉石子,以求色泽一致).(8)、本工程的栓(柱、墙)模板一经拆除,就要做好相应的保护和保养工作。

四、模板施工安全措施(~)本屋面花架施工为整个模板匸程中的难点,应严格按施工设计和技术措施的规定施工。

应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训练,使操作人员充分熟悉和掌握施工设汁及安全操作技术。

(二)安装和拆除模板,应遵守高空作业的有关规定。

(三)安装和拆除模板,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建筑安装企业安全施工及安全操作规程等的有关规定。

(四)遇有恶劣天气,如降雨、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等情况,应停止露天的高空作业;雨停止后,要及时清除模架及地面的积水。

(五)施工用临时照明和机电设备的接线安设,应由电工操作,严禁非电工接线及乱安电灯或电器设备。

(六)模板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应制订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必要时应设安全巡守人员。

(七)从事模板的施工人员,要经常组织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和安全操作知识。

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应定期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八)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佩戴安全帽,进行高空作业的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帽及安全带等安全用具应定期检验,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九)安装和拆除模板,高度在3m以下时,可使用马凳操作,高度在3m及3m以上时,应搭脚手架或工作台并设有防护栏杆或安全网,脚手架或工作台应山架子工搭设,并经过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当原有脚手架或工作台不够高时,应山架子工接高,不得在原有脚手架或工作台上加马凳等办法操作。

(十)模板及其支承件应与脚手架或操作台分割开,不能分开时,必须采取防止施工操作震动I 22引起模板变形的措施。

任何情况,模板及其支承件不应与上料井架及有车辆运行的脚手架或操作台支成一体。

(十一)支模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的模板或支承件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

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松扣的模板、支承件拆下运走,防止坠落伤人或操作人员扶空坠落。

五、模板设计计算书1、模板的荷载对模板及支架在风荷载作用下,应从构造上釆取有效的防倾倒措施,风荷载按《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模板的抗倾倒系数釆用1.15。

根据《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对普通模板的上述各种荷载规定,提出下列参考资料。

(-)模板及支架自重,模板及支架的自重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

肋形楼板及无梁楼板的模板及支架自重取值:1•模板及连接重量:0.5kN∕m2;木模0. 3kN∕m2 <>2.模板、连接件及钢楞重量:0. 75kN∕m2:木模0. 5kX∕m2 <>3.楼板模板及支架重量(楼层高度为4m以下):1. lkN∕m2:木模0. 7okN∕m2 O(二)新灌筑混凝土重量,普通混凝土采用24kN∕m3,其他混凝土根据实际湿容重确定。

(三)钢筋重量,根据工程图纸确定。

一般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钢筋重量,楼板为1.lkN∕m∖梁为1. 5kX∕m3o(四)施工人员、灌浇设备及混凝土堆集的重量:U.S 221、 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撑模板的钢楞时,均布荷载为2. 5kN∕m 2 ,另应以集中荷载2. 5kN∕m 2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产生的弯距,取其大者。

2、 计算直接支承钢楞的结构构件时,均布荷载为1. 5kN∕m 2。

3、 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构件时,均布荷载为1. OkN∕m 2 o(五)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对水平面模板为2. OkN/m 2;对垂直面模板为 4. OkN/m 2o(六) 新灌筑的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按所推荐的公式进行计算。

(七) 倾倒混凝土时,对水平面模板产生的荷载为2. OkX∕m 2 o 2、柱模验算柱模板设计计算书柱截面1200X500,最大净高3.2∏b 浇磴速度塔吊自吊磴浇注方式,每小时浇注碗3 方,温度T =25°C, to=2OO∕ (T+15)=5, Kf =I (无外加剂),坍洛度修正系数Ks-I. 15o (-)>柱模板基本参数柱断面长度B=1200mm:柱断面宽度H 二500mm :(二)、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圧力与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 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正式中的较小值:F=^2γc t β1β2^∣V F = γH方木截一八取柱断方木截方木间胶合板丄7^ 柱模截面示意图 柱模立面示意图式中YC——为混凝土重力密度,取24(kN∕m3);tθ——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h: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 (°C);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4m∕h;βl——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B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o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I二148. 733kN∕m2o实际计算中釆用的新浇混凝土压力标准值Fl=87. 6kN∕m2o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10kN∕m2o(三)、胶合板侧模验算q胶合板面板(取长边[111 11 [I I I 11」11 I I ]距,计算如下:胶合板讣算简图(1)侧模抗弯强度验算:M=0. Iql2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kN/m):q=(1.2×87. 60+1.4X10. 00) ×500. 00/1000=85. 216kN∕m1——方木间距,取l=300mm;经计算得M=0. 1 × 59. 560 × (300. 00/1000) 2=0. 060kN. m胶合板截面抵抗矩W二bh2∕6二1200 (18) 2/6二64800. OOmm3O = M∕W=0. 060 XlO6/27000. 000=2. 206N∕mm2胶合板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5N∕mm2,所以满足要求!(2)侧模抗剪强度验算:T=3V∕2bh其中V为剪力:V = 0. 6 × q × 1=0. 6 × (1. 2 X 87. 6+1. 4 × 10) × 500 ×100∕106=5. 1577kN经计算得τ =3X3. 574× IO3/(2X500. 000X 18. 000) =3.4INZmm2胶合板的计算抗剪强度不大于1. 4N∕mm2,所以满足要求!(3)侧模挠度验算:W=0. 677qa4/(IOOEl)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kN∕m):q二87. 6X1200/1000二209. 52kN∕m侧模截面的转动惯量I二bXh3∕12=1200. 000. 18. Ooo3/12二583000.OOOmm4;a -- 方木间距,取a=300mm;E——弹性模量,取E=6000 N/mm2:经计算得W=O. 677 X 43. 800 × 100. OOO4/(100 X 6000. 00 X243000.00)=0. 02mm最大允许挠度[W]二1/250二IOO/250二0.4Omm胶合板的计算挠度不大于允许挠度[W],所以满足要求!3、方木验算方木按简支梁计算,踏诉似取林右讪缶.支座&力即为螺栓(钢筋)对拉拉力,讣算如下: ULI丄LI丄匕丄LLmZqL B L方木计算简图(1)方木抗弯强度验算:M=qB2∕8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Wm):q=(l. 2X87. 600+1.4X10. 000) × 100/1000=11. 912kN∕mB——截面长边,取B=500mm;经计算得M=Il. 912 × (500/1000)2/8=0. 372kN. m:方木截面抵抗矩W=b × h2∕6=50 × 1002∕6=83333. 333mm3:O = M∕W=O. 372 × 106∕83333. 333=4. 464N∕Inm2:方木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3N∕mm2,所以满足要求!(2)方木抗剪强度验算:T=3V∕2bh其中V为剪力:V = 0.5XqXB 二0.5X(1.2X87.600+1.4X10. 000)X1OoX 500/106二2. 978kN 经计算得τ=3×2. 978X103/(2X50. 000X 100. 000) =0. 893N∕mm2方木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 4N∕mm2,所以满足要求!(3)方木挠度验算:W=5qB4∕(384EI)其中q——设计荷载(kN/m):q=87. 6×100/1000=8. 760kN. mI=b×h3∕12=50×1003∕12=4166666. 667mm4B -- 柱截面长边的长度,取B=500mm;E——弹性模量,取E=9500 N/mm2:经计算得W=5×8. 760×5004∕(384×9500. 00X4166666. 67)=0. 18OmIn允许挠度[W]二B/250二500/250二2. 00Omm方木的计算挠度不大于允许挠度[W],所以满足要求!4、梁模验算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取最大梁截面500 × 1400验算(-)>梁模板基本参数梁截面宽度B=500mm,梁截面咼丿芟H=I40Onin1?H方向对扌对拉螺栓梁模板使梁模板截梁底模面梁侧模面强度[f]=15N∕≡2o强度[f]=15N∕≡2o(二入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模板自重二0. 500kN∕∏)2:钢筋自重二1.500kN∕m3;混凝土自重二24. OOOkN∕m3:施工荷载标准值二2. 500kN∕m2o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圧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