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下音乐教学创新

新课改下音乐教学创新

新课改下音乐教学的创新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

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尽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创新因
素,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大胆求异创新,使创造思维的火花新颖、独特。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它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一座能自主表演的“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探索、创造。

教学的设计要以学生实践为主线,探究知识为中心,创造知识为重点,培养能力为宗旨这一教学格局。

当学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了解和探究。

如:在教《黄河少年》时,我先谈话导入,自己范唱使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乐理知识激励他们自学歌曲,在自学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可以相互交流。

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提出新问题,有了新见解。

待老师讲解时,他们表现得那么专心、仔细。

这种教学设计生动有
趣,富有新意,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选教学方法,找准创新途径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也有“五音不全”者。

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必不可
少,但若过分强调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

为了让他们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经常让学生自主选择音乐。

一是让我们共同寻找。

每位同学都唱一唱最近在课堂以外学到的歌。

哪些歌曲的旋律动听?哪些歌曲的词写得好?找出大家一致认为适合我们演唱的歌曲。

二是让我们唱一唱。

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地教大家唱。

(你会发现每位学生都兴趣盎然,教者尽职,学者尽心。

)三是自我评价。

所学的歌曲什么地方吸引你,是旋律、歌词还是演唱形式?通过这样的开放形式,让学生明白自己有主动选择音乐的权利,逐渐吸收课堂以外的音乐,懂得如何选择、接受周围的音乐环境,让自己的音乐天地更为广阔。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定创新的内容也很重要。

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即兴创编能力。

如让学生口头创编旋律或简单的旋律接龙,即兴创编节奏;也可根据歌曲的内容、形式和情绪边唱边表演,创编出有表现力的表演动作等等。

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是我们音乐教师应当努力完成的教育使命。

三、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主动性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通过图像、音响等来刺激
人的感官,从而产生联想,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想象思维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它超越于其它一切教学手段。

比如在传统的音乐欣赏中,学生对单一的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在欣赏时显得很被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效果也不好。

而充满美感的midi 音乐、动画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调动起学生欣赏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好象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在欣赏课《茶林春雨》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认识并熟悉西洋乐器的音色和形状时,我通过电脑播放每一种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断,然后将每种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色到形状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

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就能分辩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地去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

由此可见,学生对于midi
音乐、动画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善用“激励性”评价机制,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要慎重,运用“激励性”机制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若评价的方法不正确,可能回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而是为了育人,要在统一培养的基础上发展个人专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

我们在实践探索中一致认为用以下三种方法评价学生:一是平时积累评
价法: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成绩给予记载。

二是合作表演评价法:以小组为单位,选一首作品进行合作表演。

三是特长展示评价法:对学生个性化的各项特长,都可以在“小小音乐会”上展示。

最后将这三部分综合起来进行评价,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日趋迅猛,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我就以上四个方面作了抛砖之说,但愿引来更多的金玉良言,使我能更深入地开展音乐课创新教学的研究,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培养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