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论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系统论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系统论的概念与基本原则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

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

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

但是他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到1945年才分开发表,他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级成整体的意思。

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

如说“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

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

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贝塔朗菲对此曾作过说明,英语System Approach直译为系统方法,也可译成系统论,因为它既可代表概念、观点、模型,又可表示数学方法。

他说,我们故意用Approach这样一个不太严格的词,正好表明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工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

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

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

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

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

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

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划妥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就有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按状态划分就有平衡系统、非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远平衡系统等等。

此个还有大系统、小系统的相对区别。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

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直辖市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以往研究问题,商业局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

这是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

得是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的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

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商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子。

正当传统分析方法束手无策的时候,系统分析方法却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

所以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了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地应用。

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而且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等方面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每个领域。

当前系统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朝着统一各种各样的系统理论,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目标前进着。

有的学者认不,“随着系统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系统(理)论,而这些系统(理)论的统一业已成为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

”系统理论目前已经显现出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和特点。

第一,系统论与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等新兴学科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趋势;第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正朝着“三归一”的方向发展,现已明确系统论是其它两论的基础;第三,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模糊系统理论等等新的科学理论,从各方面丰富发展了系统论的内容,有必要概括出一门系统学——作为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理论;第四,系统科学的哲学和方法论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系统科学的这些发展形势下,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综合各种系统理论的研究,探索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途径。

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就把他的系统论两部分。

他的狭义系统论与广义系统论两部分。

他的狭义系统论着重对系统本身进行分析研究;而他的广义系统论则是对一类相关的系统科学来理行分析研究。

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2.系统技术,涉及到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等领域;3.系统哲学,包括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

有人提出试用信息、能量、物质和时间作为体基本概念建立新的统一理论。

瑞典勘探德哥尔摩大学萨缪尔教授1976年一般系统论年会上发表了将系统论。

控制论、信息论综合成一门新学科的设想。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系统工程》杂志也改称为《系统科学》杂志。

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系统科学应包括“系统概念、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分论、系统方法论(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包括在内)和系统方法的应用”等五个部分。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

多年致力于系统工程的研究,十分重视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问题自1979年以来,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他形成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并列的一大门类科学,系统科学象自然科学一样也区分为系统的工程技术(包括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系统的技术科学(包括支筹学、控制论、巨系统理论、信息论);系统的基础科学,(即系统学);系统观(即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部分,是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连接的桥梁四个层次)。

这些研究表明,不久的将来系统论将以崭新的整面貌矗立于科学之林。

总结: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应该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有系统、组成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根据分析的结果来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系统的定义: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根据目的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联系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

任何系统都具有层次结构。

笛卡尔分析方法: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

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

在我们的实践中,如果把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机构分离出来,把他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去讨论,将十分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属性,十分有利于对事物的认识和利用。

分离出的整体我们称其为系统,在这个基础上支理出五个要素,构建一个框架,抽象一个理论。

五个要素分别是:元素、结构、核心、环境、功能。

元素是系统的基本构成。

可能有形,也可能无形;可能是物,也可能是人;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精神。

元素可能由多个更小的系统组成,它本身也是系统或者它又是其它系统的组成部分。

结构是系统中元素的组织形式、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

它不是组成元素的简单堆砌,有机、有序、相对稳定是它的主要属性。

对具体的系统而言,结构是发挥系统功能的重要保证。

核心是系统的重要特征,它本身是一定的元素或元素的一定组成,由于在系统运做中的特殊地位和枢纽作用而与众不同。

系统存在于环境中,系统的功能就是在所处的环境中系统运做的总称。

环境不仅指外部环境,还包括内部环境。

可能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动态环境、敌对环境等。

五大要素是为了研究而划分,从微观上看,系统可能再分为更小的系统;从宏观上看,系统可能又作为元素组成更大的系统。

系统研究的价值就在其功能。

系统功能不是组成元素功能的垒加总成,系统功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一定的元素以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以自身的方式运做而入耗和出产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所以,交互性是系统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重要属性。

所以,看元素,看结构,看核心、看环境就能知道系统功能发挥是否充分。

我们实践的主体是人,所以我们的实践也打上了这个烙印。

我们可以把实践中的东西抽象成理论,我们可以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一切进步最终都归属到人,而人的属性也会影响到我们的一切实践活动。

因此我们还应该不断加强认识自身,要注意感情和理智、主观和客观以及现象和本质之间的矛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信念应该伴随人类实践的始终。

研究是为了运用,运用是需要的时候加以利用,也是在不需要的时候停止运用,甚至限制或控制其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