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课件
基因型 ④一般对个体生存有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诱变育种的优点。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
(3)存活下来的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的量存在着很大的差 异,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育种方式叫________育种,所获得的高产青霉菌株 的青霉素产量提高了几百甚至几千倍,这说明这种育种方 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导图:
(3)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矮秆抗锈 病新品种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 思维导图:
深度剖析 过程a叫做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DdTt,表 现型为高秆抗锈病。过程b叫做自交,目的是获取表现型 为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品种(ddT_),因为此过程所得后代会 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要想得到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植株 必须经过c,即筛选和连续自交,直至后代无性状分离。
色的,这是因为
பைடு நூலகம்(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自然突变
D.人工诱变
解析 细菌进行无性生殖,在生殖过程中不进行减数分裂,
因而细菌的变异不可能是由于基因重组引起的。染色体变
异引起的生物变异,可以改变生物个体的基因含量、基因
的相互关系,但不会产生新的基因,进而不会表现出全新
的性状,而且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在紫外线的作
2.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比较
项目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方法
杂交→自交→筛选→自交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 化学药剂诱变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 中于同一个个体上
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 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加速育种进程
局限性
育种年限较长
有利变异的个体不多, 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巩固2】 太空育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搭载于返回式地面卫星
答案 (1)杂交 杂交 自交 (2)筛选和连续自交,直至 选出能够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 (3)DdTt 高秆 抗锈病 ddTT 归纳提升 (1)进行杂交育种的个体一定是进行有性生殖 的个体,只进行无性生殖的个体无法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新 品种。 (2)培育目标不同,操作过程不同。
示例二 诱变育种
2.动、植物杂交育种的区别
(1)方法:植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不能通过测交, 只能通过逐代自交的方法获得;而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 的获得一般不通过逐代自交,而通过测交的方法进行确认 后而获得。 (2)实例:现有基因型为BBEE和bbee的两种植物或动物, 欲培育基因型为BBee的植物或动物品种,育种过程用遗 传图解表示如下:
(3)要求快速育种,运用单倍体育种。 (4)要求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产生前所未有的性状, 可利用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 (5)要求提高品种产量,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可运用多倍体 育种。
能力展示
从事玉米研究的遗传学家有3个纯种品系,其基因型分别 是甲:aaBBCC,乙:AAbbCC,丙:AABBcc,其中基 因a、b、c所决定的性状会提高玉米的市场价值,请回答 下列问题:(假定三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玉米可以自交 和杂交) (1)获得aabbcc个体的杂交方案有多种,请写出其中简便有 效的杂交方案。(如果用遗传图解表示,要有简要说明) (2)此杂交育种方案中,aabbcc表现型个体出现时的概率是 ________。
D.能提高突变率以供育种选择
解析 诱变育种就是在人为条件下,使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发生改变,然后从突变中选择人们所需的优良品种。而基因
突变具有低频性和多方向性等特点,因此,只有通过人工方
法来提高突变频率产生更多的变异,才能从中获取有利性状。
而出苗率的大小是由种子胚的活性决定的,后代遗传稳定性
是由DNA稳定性等决定的。
解析 通过有性生殖,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
杂交可以导致基因重组。克隆属于无性生殖,不能产生基
因重组。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属于染色体
变异。辣椒种子经过宇宙射线处理后选育优良品种属于基
因突变。
答案 A
5.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是
( )。
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②能形成新基因 ③能形成新
深度剖析 用射线照射青霉菌株,目的是诱发青霉菌发生基 因突变,由于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产生的后代有产量高的、 有产量低的,但大部分青霉菌还是保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对 少量的高产菌株做进一步选育,即可得到所需品种。 答案 (1)基因突变 (2)DNA分子 (3)突变是不定向的 (4)诱变 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并能大幅度改 良某些性状 归纳提升 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低频性,在诱变育种 过程中,符合人们需要的变异性状往往很少或没有,因此可 通过增加诱变的次数或增加供试验的材料来达到目的。
【巩固1】 杂交玉米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广,农民需要每年购买 玉米杂交种。不能自留种子来年再种的原因是 ( )。 A.自留种子发芽率低 B.杂交种都具有杂种优势 C.自留种子容易患病虫害 D.杂交种的有性繁殖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解析 玉米杂交种为杂合子,具有杂种优势,但其自交后 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而影响产量。 答案 D
2.原理 _基__因__重__组__。
3.过程(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
亲代
高产、不抗病×低产、抗病
杂种第一代
学科网 高产、抗病(均为显性性状)
⊗
第二代
选出_高__产__、__抗__病__个体
连续⊗
选出_不__发__生__性__状__分__离__的所有高产、抗病个体
新的优良品种
4.应用
(1)农业生产: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2)家畜、家禽的育种学科,网 如引进优质种牛与本地品种杂交, 可培育出优良的品种。 [思维激活1] 杂交育种适用于哪些生物? 提示 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答案 D
示例一 杂交育种
【例1】 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 (d)不抗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要培育矮秆抗锈 病的新品种,过程如下: 高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a →F1――b →F2――c →稳定遗 传的矮秆抗锈病类型。 (1)这种过程叫________育种,过程a叫________,过程b 叫________。 (2)过程c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借助于太空超真空、微重力及宇宙射线等地面无法
模拟的环境,使种子发生变异,从而选择出对人类有益
的物种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的原理主要为基因突变
( )。
B.太空条件下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C.太空育种可以缩短育种周期,但从太空搭载回来以
后,在地面上要进行不少于四代的培育,才可能培育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学科网
课程标准 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学科网应用的事例。 课标解读 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说出诱变育种
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杂交育种
学科网
1.概念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_优__良__性__状__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 经过_选__择__和__培__育__,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诱变育种
1.原理 _基__因__突__变__。
2.概念
_物__理__因__素__
(X射线、紫外线) _化__学__因__素__
⇒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_基__因__突__变_。
(亚硝酸、硫酸二乙酯)
3.优点
可提高_突__变__率__。
4.应用 (1)农作物育种,如“黑农五号”大豆品种。 (2)微生物育种,如高产青霉菌的选育。
1∶1∶1∶1,并且只有占14的 AaBbCc 自交才能产生
aabbcc,并且产生 aabbcc 的比例为14×14×14,所以占所
有后代的比例为2516。
答案 (1) (2)2516
1.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
壮,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 )。
A.单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杂交种
解析 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三个亲本及杂交方案,确定 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进行。用两个不同的亲本甲、丙进 行杂交,所得的后代基因型为 AaBBCc,第二年再用亲 本 乙 与 之 杂 交 , 得 到 的 后 代 基 因 型 为 AABbCC 、 AABbCc 、 AaBbCC 、 AaBbCc 四 种 且 比 例 为
解析 玉米为二倍体,一般为异株传粉(有性生殖、杂交),
其杂交种常表现出杂种优势。二倍体玉米产生的单倍体、三
倍体是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的,四倍体(多倍体)一般发育延迟,
结实率低,故只有D项正确。
答案 D
2.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
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部是白
1.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在育种中的应用 (1)如果发生显性突变,在二倍体生物中通常第一代便会 表现出来,但并不都是纯合子。特别是在异花受粉的植物 中,还必须经过两次自交到第三代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纯 合突变类型。 (2)如果发生的是隐性突变,在自花受粉植物中只需要通 过自交繁殖,到第二代便会有纯合的隐性突变体分离出来, 虽然数目较少,但是一经出现便可选择应用。
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答案 D
4.下列实例中依据基因重组原理的是
( )。
A.我国著名育种专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 稻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