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与开发[1]
• 三、典型地层:在地质营力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成蹭岩石的总称。不同 的地层,反应不同的地质环境,是研究生物演化及地质环境变化提供科学资 料(云南晋宁村梅树剖面反应全球前寒武系)
• 四、构造形迹:承受地壳运动的岩层或岩体,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 位的结果(大连市白云山庄莲花状、清水断崖);
• 五、地震(1605年,海南8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2008年汶川8.0
• 二、地貌的形成与发展: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也称地形。(按 其成因分为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干旱风沙区地貌、冰川 冰缘地貌、;按形态分为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
第二节 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
• 1.地质地貌影响旅游环境(平原地貌、大量山石、广阔海滩); • 2.地质地貌条件是自然景观存在的基础和前提(黄山云海依托山谷) • 3.地质地貌可以单独构景(将军戈壁的魔鬼城、周口店猿人遗址); • 4通过地质地貌的配景增加景区美感(西湖十景); • 5.地质地貌条件对风景区意境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 三、具有空间载体特征,可以开展休闲、游乐、体育活动(高尔夫球场、攀 岩);
第四节 地质旅游资源
• 一、岩石景观
• 1.花岗岩,节理发育,在风化作用下,成为球状石块(黄山的仙桃石);2. 玄武岩,岩浆喷出后冷凝而成成六边形:反应当时一定的生物及环境状况,对现代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 值,同时也是进行生物演变、环境变化的活教材,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黑龙 江嘉阴、山东诸城、二连浩特等);
• 二、峡谷:谷底深狭,俩坡陡峻的河谷地貌景观。
• 是由于地壳上升,流水或冰川强烈下切侵蚀形成的。(金沙江虎跳峡、雅鲁 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长江三峡、白帝城、黄山一线天);
• 三、岩溶地貌: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化学作用过程。
• 1.石芽,溶沟与石林(云南路南石林); 2.漏斗,溶水洞与竖井(重庆市奉 节县天坑); 3天生桥(河北涞水野山坡); 4.峰从,峰林与孤峰(独秀峰、 书童山); 5.溶洞,洞穴堆积(广东肇庆七星岩);
(二)分类的意义及目的:
首先,分类可以使众多繁杂的旅游资源条理化,系统化,为进 一步开发利用,科学研究提供方便。
其次,旅游资源分类的过程,实际是人们加深对旅游资源属性 的认识过程。
• 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分类系统的建立补充加深 对旅游资源整体或区域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
• 二·分类的原则:1.共轭性与排他性(相似性与差异性); 2.对 应性原则 ;3. 逐级划分的原则;4.不同级别或不同系列的类型 划分,可以采用不同的依据;
资源;5.文化性旅游资源(博物展览、文化教育设施);6.感情型旅游资源(名人故 居、纪念地、探亲访友);
• 三、按照旅游动机对旅游资源分类 • 1.心理方面(宗教圣地、探亲);2.精神方面(科学知识、艺术欣赏) • 3.健身方面(疗养院、体育运动设施);4.经济方面(土特产、购物品)5.政治方面
(国家政体状况、革命纪念地);
• 四、按照旅游资源的增长情况分类 • 1.可再生旅游资源;2.不可再生旅游资源;3.可更新旅游资源; • 五、按照旅游资源的价值及管理级别分类 • 1.国家级旅游资源;2.省(市)级旅游资源;3.县级旅游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资源与开发[1]
第三章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第一节 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形成
• 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的分类 • 1.地文景观类(典型的地质构造,小型岛屿) • 2.水域风光类(湖泊、现代冰川、河谷) • 3.生物景观类(树林、草原、野生动物栖息) • 4.古迹与建筑类(亭台楼阁、港口、纪念地) • 5.休闲求知健身类(公园、体育中心、) • 6.购物类(购物中心、庙会、地方产品) • 二、按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 • 1.观光游览性旅游资源;2.、参与性旅游资源;3.购物型旅游资源;4.保健休疗性旅游
尔湖、大理洱海); • 2.火山口湖(由火山口洼地积水成湖。长白山天池、云南腾冲大龙潭火山口
湖); • 3.堰塞湖(山体滑坡等物体阻塞而形成。东北镜泊湖、) • 4.喀斯特湖(石灰岩地区的溶蚀洼地积水而成。贵州威宁德草海、云南中甸
拉帕海); • 5.冰川湖(冰川刨蚀形成的凹地,积水成湖。阿尔泰山喀拉斯湖); • 6河迹湖(河流演变,在废弃河道中积水成湖。湖北洪湖、); • 7.海迹湖(泻湖。杭州西湖、无锡太湖); • 8.风蚀湖(因风蚀作用形成洼地而成。毛乌素沙地的湖泊); • 9.人工湖(人工建造水库。北京十三陵水库、安徽太平湖、吉林松花江);
• 三·香港在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地位(金融中心,黄金贸 易中心,航运中心,自由港,购物天堂,香港美食,休闲 娱乐设施齐全,科学的管理,广泛的宣传,深入的旅游开 发.......)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资源与开发[1]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一节 分类概述
• 一·分类目的及意义 (一)旅游资源分类的概念:根据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 行归并或划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别的工作过程。
地貌形态(广东仁化县丹霞山); • 九、海岸、岛屿: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由海岸、潮间及水下
岸坡组成,海岸是海洋高潮县往上(北戴海滨、天涯海角、福建鼓浪 屿); • 天下奇山、名山——黄山(怪石、云海、奇松、温泉);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资源与开发[1]
第四章 水体旅游资源
• 第一节 概述
• 一、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水在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 配合下,形成不同类的水体景观。
• 三·分类的依据:1.成因(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2.属性(地貌,水
体资源);3.功能(观光游览性,参与体验性);4.时间(古代建筑
与现代建筑);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资源与开发[1]
第二节 两分法分类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资源与开发[1]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资源与开发[1]
第三节 其他分类方案简介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资源与开发[1]
第三节 旅游的吸引因素与旅游功能
• 一、具有形态美,可以开展观赏性旅游活动
• 1.雄伟美(东岳泰山);2.奇特美(张家界、魔鬼城);3.险峻美(西岳华山);4. 幽静美(长江三峡、云贵高原);5.畅旷美(内蒙古大草原、浩瀚大戈壁、黄 土高原)
• 二、具有科学文化属性,可以开展求知、科学考察旅游(路南石林的喀斯特 地貌);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资源与开发[1]
第三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发展
• 一·各种旅游活动的开展,都要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作为基 础(旅游业:就是以旅游市场为对象,为旅游活动的开展 创造有利条件,并向旅游者提供所需商品及服务的综合性 产业。)
• 二·旅游资源质量高低,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北京, 西安,桂林,杭州)
级地震等)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资源与开发[1]
第五节 地貌旅游资源(一)
• 一、山地
• (一)山地的分类:按其高度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按岩 性可分为花岗岩、喀斯特、变质岩、砂岩、玄武岩、流纹岩、黄土山地;;
• (二)名山
• 1.名山是富有美感的自然景观实体(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 一、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 的作用。
• (一)外营力作用:也称外力作用,是地球以外的能,主要是太阳能 辐射能引起的。(风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 (二)外内营力作用:也称内力作用,是由来自地球内部能的影响而 形成的(地壳作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资源与开发[1]
第三节 水体旅游资源的类型(二)
• 三、瀑布景观:流水从悬崖或陡坡上倾泻而下的水体景观。
• (一)类型(按成因本质)
• 1.构造瀑布(庐山三叠瀑布、香炉峰瀑布);2.堰塞湖瀑布(黑龙江镜泊湖 的吊水楼瀑布);3.差异侵蚀瀑布(黄河壶口瀑布);4.喀斯特瀑布(金华 冰壶洞瀑布);5.悬谷瀑布(广西南海县西樵山瀑布群);
• 2.在科学上具有典型的研究价值(峨眉山被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太白山为 第四纪冰川研究);
• 3.拥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封禅);
• 4.自然和人文景观浑为一体(庐山、华山、九华山、泰山)
• (三)名峰:山峰是山地中高起的山顶,是伟大胜利的象征(喜马拉雅山的 珠穆朗玛峰、九华山的天台峰等);
飞);4.水味(微量元素,陕西甘泉);5.水影(增加水景层次);6.水态 (动态、静态); • 二、旅游功能 • 1.审美功能(钱塘江起潮、死海不沉);2、疗养功能(温泉浴);3.品茗功 能(沏茶、酿酒);4.娱乐功能(海水浴、冲浪、观景);5.文化内涵(“飞流 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PPT文档演模板
主要体现。 (二)旅游吸引力是判断是否属于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 (三)旅游资源包括未被开发的,也包括已被开发利用
的价值。 (四)旅游资源的范围不断扩大。 (五)旅游资源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资的;既有有形
的,也有无形的。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资源与开发[1]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特点
• 一·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1.广域性(地球的不同区域都有 旅游资源分布);2.区域性(受地理环境影响如热带风光); 3.不可移动性(如风景名胜区,名山胜水,森林雪山);4. 重复使用性(山水风光,文物古迹,宗教文化);5.文化属 性(蕴藏着科学,自然和社会哲理);
旅游资源与开发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6
旅游资源与开发[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内涵
•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 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 他因素,都可称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