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现状
西医心衰治疗发展简史
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 胞, 可分化形成任何类型的组织和器官。自体的骨骼肌成 肌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会继冠状动脉介人技术、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之后, 给心血管疾病治疗带来了一次新的革 命, 该技术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基因治疗。血管生长基 因治疗心衰是采用裸核DNA 携带重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促进心脏局部血管生长。
黄芪 ———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芪苷IV
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及心脏指数,并抑制心肌 细胞PDE的活性提取物,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射血功能和左心室重构
西医心衰治疗发展简史
心脏移植术 心脏移植术日趋完善, 在治 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成为终末期心脏 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由于心脏供体来源有 限,心脏保存时缺血, 移植后出现再灌注损伤, 移植手术难度大,费用昂贵及移植后排斥等因 素,使该技术难以大规模应用。
心衰治疗三大改变
1 干预时间改变:干预时间提前,由治疗转变为预防
事实上, Nesiri tide仅在 症状改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 PC WP) 方面得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的肯定, 而排钠利尿的 作用没有得到证实。
老药在新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药理发展,新药不断进入临床之外,一些老药 在新的领域也得到应用[6],如酚妥拉明加多巴胺,, 既保证了多巴胺正性肌力作用,又减少了酚妥拉明降低 血压等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 是治疗肺心病心衰 的有效方法。654- 2 与酚胺拉明合用疗效相加,显著 改善了心脑肺肾功能。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由于组织缺 氧, 进食少, 感染及某些药物应用等因素而并发低镁 血症。缺镁是难治性心衰的原因之一。补充镁后改善 了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增强心肌收缩力。
多根据病因病机从八纲结合脏 腑辨证来分型,常见的有心肺 气虚、气阴两亏、气虚血瘀、 心肾阳虚、阳虚水泛、痰饮阻 肺等6型
专方或为经典古方(如:真武汤、 苓桂术甘汤、桃红四物汤、血府逐 瘀汤等),或为自拟验方
11
中医治法出现频率
出现频率(%)
100%
80%
60%
40%
20%
0%
益气
活血
养阴
温阳
利水
对CNKI数据库中2000-2010年中药治疗CHF的文献进行检索, 共检索到271篇。
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在西医常 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
临床较为常用的治法是“益气 温阳,活血利水”。亦有采用 泻肺利水法、养心补肾法或益 气养阴法等报道
常用的中药注射剂有:丹参 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 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丹 红注射液等
辨证分型 论治
专法论治
专方专药 论治
中药注射 剂治疗
3 治疗方式改变:由单药物治疗转变为多种治疗方式相 结合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
中医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 病因:主要与感受外邪、 内伤情志、 病后虚损等因
素有关 病理:病位在心,其发病与肺、 脾、 肝、 肾四脏功
能失调相关 本: 为心气、 心阳亏虚为主, 标: 是气滞、 血瘀、 痰浊、 水饮 临床表现: 多虚实夹杂。治疗原则: 化瘀通脉是治疗 本病的首选方法。通则不痛,痹塞不通为本病的实质
大多数心衰患者是6 0 岁 以上的老年人。由于早期心衰可以 没有明显 症状, 因此对老年人, 或即将步人老年人行列的人来说,一定要树立防 治心衰的意识,每年一次 的心脏功能检查非常必要
2 用药原则改变:由传统的强心、 利尿、 扩血管, 转变为以保存心肌储备力
减轻症状, 延缓疾病进展, 提高 生活质量为目的治疗方案。ACEI 、 ARB、 BB和 醛固酮拮抗等药物, 具有减少心肌重塑,减轻心肌负荷, 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已经成为治 疗心衰的基本用药。
12
单味中药出现频率前5位
出现频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黄理学研究
人参 ——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
促进DNA合成、更新,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提高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 对心肌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提高心脏作功效率,从而改善心脏收缩功能
西医心衰治疗发展简史
1978- 1988 年,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多巴 胺, 多巴酚丁胺。
1988 年至今, 维护衰竭心脏, 提出了早期预防心衰的 发生。主要是ACEI和B 受体阻滞剂能提高心衰患者存活率。
ACEI 目前已成为心衰的第一线药物。大量循证医学证据 表明ACEI、 B 受体阻滞剂、 螺内酯为核心的/ 神经内分泌 拮抗药物能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现状
西医心衰治疗发展简史
• 1948- 1968 年, 主要是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至今,这 两类药仍是心衰基础治疗不可缺少的药物
• 1968- 1978 年,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1.直接作用血管平滑肌的药物,中对小动脉影响较大的肼苯达嗪
2.通过阻滞血管肾上腺能受体而扩张血管的药物:哌唑嗪、压宁定 3.降低血管阻力的 ACEI药物:卡托普利。
西医心衰治疗发展简史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即双心室起博用于伴有室内 传导障碍的心衰患者; 植入型自动复律除颤器(ICD)的联 合应用,在降低心衰住院率、 病死率方面优于单纯的 CRT, 最大限度地恢复心脏的生理性房室顺序,同步收缩 功能。ICD 的植入研究表明, 病变心肌的电不稳定性使 心衰患者本身就是恶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的高危 人群, 利用 ICD 在心衰患者中开展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 防, 能使预期病死率较传统治疗下降近 30%。CRT + ICD 能使心衰患者总体死亡危险性降低 43.14%。
西医心衰治疗发展简史
钠尿肽家族(NPs)中的心房钠尿肽( ANP)、 BNP)和 C 型 钠尿肽 ( CNP)具有抗心力衰竭(HF)作用。由于Nesi ri t i de 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 纯化得到的人 BNP ,是美国迄 今惟一批准临床使用的 NPs 。
N esi ritide是动、 静脉舒张剂,可以降低 PCWP和周围血管阻力, 导致心脏每搏输出量和心排血指数增加, 对神经内分泌调节似乎也 具有正性作用肌。Nesi ri t i de还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利尿排钠和 负性肌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