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分析(一)
摘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区别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人本性、战略性、系统性、动态性、价值导向性和知识性等特征。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特征
一、人本性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特征应是其人本性。
这首先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上,传统的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把事做好,是以事为中心的,管理中单纯追求经济目标的实现。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则包括经济目的和社会目的两个方面,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即它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绩效,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本身作为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的甚至是终极的目的。
其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本性表现在管理者对人的认识、态度和管理方式上。
管理者持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
组织战略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组织内的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来实现,而组织发展的目标也必须与员工个人的目标实现有机的统一。
从这些基本的观念出发,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再将员工看作“工具”,而是把员工当作客户。
组织在管理中不再单纯依靠劳动契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而是更加重视与员工的沟通,注重通过向员工持续提供客户化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来建立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并以此促进组织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二、战略性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总体战略的匹配。
人力资源管理不再局限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本身,而是自觉地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让人力资源管理为组织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
在这种观念下,人力资源管理者更加着眼未来,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时刻关注着环境变化对组织发展的影响,并能主动地分析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以保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满足组织近期的发展需要,而是注重让组织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构建核心竞争力,保证其持续、稳健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在组织中的地位发生了转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尤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大量具体、琐碎的日常事务被外包或以计算机代替,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向战略性工作转移。
组织结构的设计和权力的分配,都体现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
三、系统性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以系统论的观点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自身构成一个系统,它包含着若干子系统。
同时,它又处于组织这个大系统之中。
系统性强调的是系统内各要素间的协调与配合,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
根据这一思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特别强调纵向和横向的“匹配”。
纵向的匹配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与组织战略的匹配以及人力资源子系统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匹配。
横向匹配则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与组织其它管理职能间的匹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各职能间的相互匹配。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既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系统性,更强调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整体思想和协作意识。
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再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是人力资源管理者。
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边界逐渐淡化,非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日益突出。
同时,也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多地了解组织内其它部门的业务,以便人力资源管理更好地为组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