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完整版课件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
A 根腋型
B 根肩型
完整版课件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
极外侧型
完整版课件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
2.中央型突出: 1)偏中央型: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中央偏于一
侧,主要压迫一侧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或两侧均 受压,但一侧轻而另一侧较重。
2)正中央型: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正中央,一 般突出范围较大,或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和纤 维环碎块脱出聚集在后纵韧带下或进入硬膜外间 隙,甚至破入硬膜囊内,致使两侧神经根和马尾 神经广泛受压。临床表现为广泛瘫痪和大小便功 能障碍。
完整版课件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
中央型
完整版课件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分类
典型者一般发病时间短,处于急性期,症状 体征较严重。 非典型者一般病程较长,或经非手术疗法 治疗或休息后,症状有所缓解。
完整版课件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
根据椎间盘突出的可还纳与不可还纳分类 如隆起型突出,突出物有时可自行还纳或 经非手术疗法而还纳,症状可缓解,属可 逆性椎间盘突出。 破裂型、游离型、突出物纤维化或钙化或 与周围组织粘连等,突出物不能还纳,属 不可逆性椎间盘突出,非手术疗法一般无 效。
完整版课件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
破裂型
完整版课件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
分类方法:
1.根据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类 2.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分类 3.根据椎间盘突出的可还纳与不可还纳分类
完整版课件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
根据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类 1.旁侧型突出: 1)根肩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外前方。临床表现为根
完整版课件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
椎体间结构上面
椎体间结构前面
完整版课件
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
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
腰3及腰4神经根皆自相应的椎体上1/3或中1/3水 平出硬膜囊,紧贴椎弓根入椎间孔,在椎管内走 行过程中不与同序数椎间盘相接触。
腰5神经根自腰4/5椎间盘水平或其上缘出硬膜 囊,向外下走行越过腰5椎体后上部绕椎弓根入腰 5/骶1椎间孔。
完整版课件
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及发病特点
一般情况下,腰3/4椎间盘突出压迫腰4神经 根,腰4/5椎间盘突出压迫腰5神经根,腰5/ 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骶1神经根。但如腰椎间 盘突出部位在后侧中央,或椎间盘纤维环 完全破裂(即中央型突出),髓核碎片脱 入椎管(即破裂型或游离型突出),可使 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广泛受压。
完整版课件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
突出前期:髓核因退变和损伤变成碎块状物,或呈瘢痕样 结缔组织;变性的纤维环因反复损伤而变薄变软或产生裂 隙。
椎间盘突出:外伤或正常的活动使椎间盘压力增加时,髓 核从纤维环薄弱或破裂处突出。 髓核突出的病理形态,可有三种类型: 隆起型;破裂型;游离型
突出晚期:病程较长者,椎间盘本身和邻近结构发生各种 继发性病理变化:椎间盘突出物纤维化或钙化;椎间盘整 体退变;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损害;黄韧带肥厚;椎间关节 退变与增生;继发性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 断与鉴别诊断
完整版课件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及发病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
完整版课件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
椎体间结构整体观
完整版课件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
椎体间结构侧面观
完整版课件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及发病特点
L5-S1
完整版课件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 而外伤则常为其发病的重要原因。日常生活中腰椎间盘反 复承受挤压、屈曲和扭转等负荷,容易在腰椎间盘受应力 最大处,即纤维环的后部由里向外产生裂隙,这种变化不 断积累而逐步加重,裂隙不断加大,使此处的纤维环逐渐 变为薄弱。在此基础上,由于一次较重的外伤,或反复多 次轻度外伤,甚至一些日常活动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时, 均可促使退变和积累性损伤的纤维环进一步破裂,已变性 的髓核组织由纤维环软弱处或破裂处突出,纤维环损伤本 身可引起腰痛,而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放 射性痛,故有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以及神经功能损害的 症状与体征。
骶1神经根发自腰5/骶1椎间盘的上缘或腰5椎体 下1/3水平,向下外走行越过腰5/骶1椎间盘的外 1/3,绕骶1椎弓根入椎孔。
完整版课件
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
椎间盘 与神经根 的关系
完整版课件
7
腰椎间盘突出症剖及发病特点
由上述解剖结构决定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 4/5和腰5/骶1层面的椎间盘突出发病率最高, 且突出部位多在椎间盘的后部后纵韧带外 侧,椎间盘的突出物主要压迫在此处或即 将传出硬膜囊的下一节段的神经根。如突 出物较大或突出偏内时,也可压迫硬膜囊 内的再下一条神经根,使两条神经根同时 受压。
性放射痛,脊柱多向健侧弯,向患侧突。 2)根腋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内前方。临床表现为根
性放射痛,脊柱多向患侧弯,向健侧突。 3)根前型: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临床表现为根性
放射痛严重,脊柱生理前凸消失,前后活动均受限,多无 侧弯畸形。 4)极外侧型:髓核突出位于椎间孔部及其外侧。临床表现 为腿痛大于腰痛,与腹压关系不大,多有明显间歇性跛行, 无马尾神经损害表现,上一节段的神经根或脊神经所支配 的运动和感觉发生障碍。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根据病史特 点、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所见可作出正 确的临床诊断,但应该注意明确以下几个 问题:
1)确定腰腿痛确系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 注意鉴别诊断。
2)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的层面,明确定位。
完整版课件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 1)下肢痛沿神经根分布区域放射,故又称根性放射痛 2)疼痛与腹压有关 3)疼痛与活动、体位有明显关系
跛行 腰肌痉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 棘突间旁侧压痛与放射痛 神经功能损害
1)运动 2)感觉 3)反射 4)括约肌及性功能障碍
完整版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