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与虚无—从二元对立视角解读《长日留痕》高丽平(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摘要:小说《长日留痕》主人公史蒂文斯展现了相互矛盾的性格倾向:史蒂文斯对职业生活的忘我地投入,与对个人生活的极端漠视;对贵族的谦卑与对下属们的趾高气扬;过去对下层人士的冷若冰霜与如今对陌生人彬彬有礼。
同时,小说展现了相互对立的主题:个人的得与失,个人昔日的光辉与今日的虚无,达林顿府昔日的荣耀与今日的落魄,大英帝国的昔日的繁荣昌盛与今日英国的衰败。
论文从二元对立的视角分析该小说人物性格与主题,达到对小说主人公史蒂文斯的悲剧命运形成的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长日留痕》;史蒂文斯;人物性格;主题;二元对立一、引言石黑一雄,著名日裔英国小说家,曾享有盛誉的“布克奖”。
石黑一雄最偏爱采用回忆的叙事方式。
在小说《长日留痕》中,史蒂文斯从新雇主那获得六天的短暂假期。
在旅行途中,史蒂文斯回忆起他在达林顿府邸与其父亲和肯特小姐共事的岁月。
“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且深及各个层面。
不管是在语言学的选择、组成与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还是在神话、语言形式及语义等方面,都有上﹨下、黑﹨白、男﹨女、阴﹨阳之类的种种二元对立结构,使意义得以在对立的结构中产生[1]21。
本文将分析《长日留痕》中人物性格以及主题上的二元对立,挖出文本的深层结构,达到对主人公史蒂文斯悲剧形成的深刻理解。
二、人物性格的二元对立小说人物性格决定了人物的行为,而作者往往通过小说人物行为来展现人物性格。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者可以通过直接描写人物或是间接描写人物。
在小说《长日留痕》的人物性格塑造中,石黑一雄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而是通过人物行为来表现人物性格。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史蒂文斯,在小说人物性格对立面上,史蒂文斯的两面性最为明显。
史蒂文斯人物个人是充满矛盾的个体:对待职业生涯全心的投入而对个人生活的极端漠视;对待贵族的卑微与对待下属们的趾高气扬;过去对待下层人士的冷若冰霜与如今对待陌生人彬彬有礼。
(一) 对职业生活的全身心地投入与对个人生活的漠视史蒂文斯对个人价值的定义很极端。
史蒂文斯人生的奋斗目标就成为一个杰出的男管家,所以史蒂文斯对工作忘我的投入,而对个人生活却是极度漠视。
在史蒂文斯定义中,杰出的男管家的必备素质即是有尊严。
“将他们与那些仅仅是特别有能耐的男管家区别开来的要素最准确的把握就是“尊严”这两个字” [7] 30。
根据史蒂文斯的观点,“男管家必须具有不叛离其所从事的职业本色的本能……使杰出男管家之所以杰出的特点,是他们具有投入所担任的职业才华,而且最大限度的投入,他们绝不为外部事件所动摇[7] 30-31。
史蒂文斯成为“杰出”的男管家,他没有被外部事件所动摇。
所以在小说中,史蒂文斯最大限度的投入到他的工作之中,他极力为达林顿伯爵效忠,却没有尽到一丝一毫做儿子的责任,将肯特小姐拱手让人,并且无法判别达林顿勋爵与纳粹的勾当。
达林顿伯爵让史蒂文斯去削减其父亲威廉的工作,这对曾经是杰出管家的父亲是个极大的打击。
当史蒂文斯对父亲宣布这件事情时候,史蒂文斯很冷酷,没有给父亲一丝安慰。
他说到,“勋爵有这种看法,当然我自己也持同样的观点。
如果父亲继续去做目前所承担的这些工作,肯定会随时对这府内家政管理的正常运转带来威胁,而且特别会对下星期召开的重要国际会议带来威胁”[7] P60。
同时,史蒂文斯也由于全身心的投入到职业生活中,有意冷落了肯特小姐。
在小说中,史蒂文斯也对爱情有着热切的向往,但其一直不敢有儿女私情。
当肯特小姐与其他男人约会时,史蒂文斯心情总是不好,但他却是一遍遍询问肯特小姐的工作情况。
当肯特小姐的姑母去世时,史蒂文斯在门外能感觉肯特小姐在抽泣,他并没有去安慰肯特小姐,却总是一遍遍提醒肯特小姐把工作的事情做好。
在小说发生的种种事件中可以看出史蒂文斯的内在性格倾向于对个人事业的忘我投入却与对个人生活极端漠视。
史蒂文斯个人性格内部的缺陷导致史蒂文斯的错误的人生定位。
史蒂文斯在从事管家工作时,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他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了有尊严的男管家,但同时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失去了父亲,失去了肯特小姐,他事业上的荣光是以个人幸福的抹杀为代价,他的个人生活一片虚无。
(二)对待贵族的卑微与对待下属们的趾高气扬史蒂文斯在达林顿府邸从事管家期间,史蒂文斯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男管家。
所以,在对待达林顿勋爵的宾客们,史蒂文斯大献殷勤。
勋爵要求史蒂文斯给年轻的卡迪纳尔先生讲授点关于生活方面的基本知识,而那段时间府邸即将召开国际会议,史蒂文斯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这些分外的事情,但史蒂文斯很谦卑的答应了勋爵的要求。
当史蒂文斯病重的父亲在床上奄奄一息时,史蒂文斯却在谦卑地给法国来的杜邦先生弄胶带,找医生,原因是杜邦先生脚肿了。
史蒂文斯被勋爵叫去减退年老父亲的职务时,史蒂文斯很谦卑地答应了勋爵。
所以,史蒂文斯在名流显贵面前尽是谦卑。
但是,当史蒂文斯面对自己的同事或是父亲时,史蒂文斯在他们面前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他如同勋爵般地高姿态地传送指令。
在史蒂文斯被要求去辞退父亲时,其对待父亲极端冷漠与无情,丝毫不顾及父亲的感受与体会。
他在父亲面前不是父亲的儿子,而是父亲的上司般。
在史蒂文斯被要求辞退肯特小姐手下的两名优秀的犹太员工时,肯特小姐极其困惑。
史蒂文斯没做出多余的解释,不去理会肯特小姐的困惑,不坦言自己当时对于勋爵决定的不解与困惑。
相反,史蒂文斯严厉指责肯特小姐让个人情感影响到理性判断。
纵然史蒂文斯对肯特小姐有着爱慕之意,但他拒绝个人情感,肯特小姐只是他的下属与同事,她需要听从于他。
在肯特小姐刚到府邸没多久,史蒂文斯要求肯特小姐尊称他父亲为史蒂文斯先生,这也显得史蒂文斯异常矫揉造作。
在达林顿府邸,史蒂文斯的身份就是一个管家,他极力攀爬,他对勋爵的光辉仰慕显示了自身对名利的追求。
在达林顿府邸,史蒂文斯竭尽全力地做好自己管家的工作,极力讨好名流显贵们,仰慕他们的荣耀与光辉。
下属们,包括父亲与肯特小姐,对史蒂文斯而言,没有关心理解的价值,他们若空气般的虚无,史蒂文斯在下属们面前也就豁然高大起来。
(三)过去对待下层人士的冷若冰霜与如今对待陌生人彬彬有礼过去的史蒂文斯所做的一切都是以为了巩固自身的职业地位,所以史蒂文斯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职业规划中。
史蒂文斯排除了个人生活,包括父亲老史蒂文斯与肯特小姐。
在过去,史蒂文斯对待下属的态度是冷若冰霜,包过其父亲与肯特小姐。
但现在,当史蒂文斯走出达林顿府邸时,史蒂文斯开始变了。
“四周的环境终于变得陌生了,于是,我明白我已走出了我原来熟悉地方的边界在旅途上……我猛然强烈地意识到我确实已将达林顿府远远地抛在了后头,我不能不承认我着实感到有点儿惊恐—这种惊恐的感觉更为加剧了,那是因为我感到也许我根本没有行驶在正确的道路上,而是飞快地沿着完全错路的方向驶进了荒郊野岭。
尽管这仅仅是一瞬间的感觉,但却使我放慢了速度”[7] 22。
史蒂文斯离开了达林顿府邸,他开始放慢速度,他会与陌生人开玩笑、喝酒,吹牛,甚至开车时都舍不得伤害马路上的一只母鸡。
史蒂文斯在达林顿府邸时,他极力做一个受人尊敬的管家,但他选择牺牲个人幸福。
他对待对待职业生涯的全身心地投入,但对个人生活极力漠视。
他对待贵族大献殷勤,在名流们面前尽是谦卑恭顺,但史蒂文斯在下属们面前摆劲架子、趾高气扬。
在达林顿府邸,史蒂文斯关注职业成功带来的荣耀与光辉,对其他一切对他而言就是宛如虚无的真空。
在但走出达林顿府邸后,当史蒂文斯不再是府邸管家,开始有所变化。
走出达林顿府之后,史蒂文斯在对待与陌生人时,也是彬彬有礼,与先前大有不同。
他开始审视自己一直引以为豪的辉煌过去,重新思考荣光与虚无的定义。
三、主题上的二元对立人物性格塑造只为了凸显主题。
该小说探讨的主题很是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了相互对立的主题:个人的得与失,个人昔日的光辉与今日的虚无,达林顿府昔日的荣耀与今日的落魄,大英帝国的昔日的繁荣昌盛与今日英国的衰败。
小说主人公史蒂文斯倾尽一生,终于换来个人事业的转折点,实现了其个人定义的理想与价值。
但是史蒂文斯也付出沉重的代价,他失去了父亲与肯特小姐。
所以,当他在达林顿府邸得到职业的荣耀时,他也失去了个人幸福。
但史蒂文斯得到的事业成功却是昙花一现。
随着勋爵的身败名裂与史蒂文斯的步入老年,史蒂文斯很快就发现自己不能胜任管家的工作。
但当史蒂文斯走出达林顿府邸时,他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生活,他开始有所领悟。
所以在当史蒂文斯得到的同时也同时失去,但但他失去某些东西时,他的思维却得到了提升。
得与失两者看似相互对立但却相互统一。
小说中史蒂文斯的前任雇主身败名裂,史蒂文斯也渐渐老去,愈发自己不能胜任眼前的工作,屡屡出错。
史蒂文斯一生追求的名与利转眼一场空。
昔日史蒂文斯实现了自己定义的尊严与成就,但今日看来,史蒂文斯得来众人的仰慕与光辉也是转眼一场空。
达林顿府邸昔日是英国名流显贵汇集之地,现在随着达林顿勋爵的身败名裂,达林顿府也失去了往日的重要性。
小说中故事中达林顿府邸的衰落是一个大家族的衰落,但达林顿府邸却是大英帝国的一个缩影。
小说以“序言:1956年7月”开始,在小说序言部分史蒂文斯离开达林顿府邸,而达林顿府邸也被拍卖给了美国的一个绅士—法拉戴先生。
而在英国历史上,1956年的苏伊士危机是在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
二战后的苏伊士危机导致了大英国帝国的衰败与解体,英国自此不在欧洲繁荣昌盛的中心。
苏伊士运河危机不但导致了一个政府的垮台,英法两国在全球的庞大帝国加速瓦解。
此外,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
英国从昔日的大英帝国的繁荣到二战后的衰落,因此达林顿府邸从显赫到落魄是一个国家衰败的缩影,也是史蒂文斯感到的失落与迷茫的根源。
史蒂文斯往日的荣光不在,今日史蒂文斯的落寞与虚无,这不单单让史蒂文斯个人对自身今昔反差产生了困惑,而让英国国民们感觉到无法适应与困惑。
四、结语“二元对立原理也称二项对立原理,“二项对立是人类思维以及构造结构的基本方式,“二项对立”被发展为结构主义最基本的结构观念” [6](P445)。
二元对立“也是分析文本如何产生意义的有效手段,深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二元对立项有助于挖掘文本的隐含意义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9](P101)。
本文分析小说《长日留痕》中的人物性格塑造与主题上的二元对立。
从小说的结构上分析小说潜在的二元对立结构,符合了结构主义的思想与精髓,同时也达到了对小说文本结构的深层次的理解。
史蒂文斯个人在过去一味注重职业上的发展,而对个人情感生活的抹杀,这造成了史蒂文斯在现在生活中的迷失。
过去生活中职业生活的辉煌是个人生活的一方面,不是全部,这个话题在当下社会已经不在新鲜,但仍然有许多的“史蒂文斯”在走史蒂文斯过去的道路,再次演绎史蒂文斯的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