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VIP专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1
[VIP专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及答案1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
6.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3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
B.消灭阶级 D.消灭两极分化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文艺复兴
2.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儿
3.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斯密
B.实事求是
C.阶级性
D.科学性
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1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新陈代谢
) B.科学性与革命性
C.合逻辑性
D.与时俱进
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国家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2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9.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 )
A.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
B.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这个
命题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活动
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9.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这哲学上的含义是(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B.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C. 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是( )
A.工人罢工
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8.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
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
C.防止和反对实用主义
D.防止和反对经验主义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 19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
A.巴黎公社
B. 1831 年和 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 1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 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历史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4.“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
质具有( )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5.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长厚
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蕴含的哲理是( )
B.李嘉图
C.马歇尔
D.萨缪尔森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4.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费希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练习题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思主义诞生于( )
A.19 世纪 40 年代
B.19 世纪 50 年代
C.19 世纪 60 年代
D.19 世纪 70 年代
2.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B.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起义
D.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7.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
者对它的发展
B.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C.观念上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
不闻。”这段话表明意识具有( )
A.客观性 B. 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3.主管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