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绿色学校创建程序及注意事项
省创建绿色学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5月2日
主讲人:王青颖
一、创建申报的意义
1、检验创建过程
2、体现创建成果
3、发现创建不足
二、创建申报的必备条件与程序
(一)创建申报的必备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2011年度以前(包括2011年)命名的省辖市级绿色学校(以正式的命名文件为准)。
2、校园环境管理和生态文明教育业绩显著,符合省级绿色学校(幼儿园)评估标准。
3、近三年来,校(园)区未发生过重大的环境污染和重大人身伤害事故。
4、“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六个一”系列生态文明宣教活动:上一堂环保主题班会、唱一支环保歌曲、看一场环保电影、做一次环保义工、写一篇环保作文、开展一次环保小制作。
通过“小手牵大手”,起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5、为推进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搭建学生广泛参与环保的平台,锻炼并提高学生观察、语言表达和写作等综合能力,学校要开展当地的环境问题调查、“秸秆禁烧”宣传,参与江苏“美境行动”等社会公益性活动。
6、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较强,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能带动周边的社区和家庭参与生态建设,为生态文明教育事业作出一定贡献。
(二)创建申报程序
学校(幼儿园)自愿提出申请,由当地环保局和教育局共同受理,初审合格后,当地环保局和教育局按要求填写《江苏省绿色学校(幼儿园)推荐表》,逐级报送。
申报受理和推荐上报工作
1、省辖市所属地的学校(幼儿园)由市环保局和教育局共同负责。
2、县(市)所属地的学校(幼儿园)初审推荐至省辖市环保局宣教部门,由县(市)环保局和教育局共同负责。
3、县(市)环保局和教育局将本地区《江苏省绿色学校(幼儿园)推荐表》及申报材料报送至省辖市环保局宣教部门初审,省辖市将初审合格的申报单位资料汇总报送至省创建绿色学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省级绿色学校申报材料结构
省级绿色学校申报材料结构
四、申报资料提交方式
⏹今年继续采用电子和纸质报送并行的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用光盘报送电子档案,纸质档案请精简为一本报送。
⏹请登陆省环保厅官网宣教中心绿色创建栏目的《关于开展第十三批省级绿色学校(幼儿园)申报工作的通知》附件4下载《江苏省绿色学校(幼儿园)推荐表》和附件5《江苏省绿色学校(幼儿园)申报表》
五、申报材料的有关要求和说明
A.江苏省绿色学校(幼儿园)申报表
⏹1、表格中所填学校名称必须与公章一致。
⏹ 2、2011年度以前(包括2011年)命名的省辖市级绿色学校(以正式的命名文件为准)。
⏹文件扫描件必须是全文扫描,如获命名后出现更名与命名文不符的学校必须另附教育部门的更名文件扫描件。
⏹3、校园环境管理和环境教育业绩显著,按照省级绿色学校(幼儿园)评估标准,评估分达到85分以上方能通过初审,今年好中选优,强调质量和示范作用。
⏹4、近三年来,校(园)区未发生重大的环境污染和重大人身伤害事故。
必须有本地主管部门出具证明。
⏹B.省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自评报告
⏹1.陈述事实清楚,可按照学校概况、创建过程和成果、
⏹存在问题和不足三部分撰写;
⏹2.体现创建绿色学校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特色;
⏹3.重点反映获得市级绿色学校(幼儿园)到申报省级绿
⏹色学校(幼儿园)的创建过程。
⏹4. 内容精要,一般不要超出3000字。
C.支持性材料:
C1. 四类重要证明文件。
必须提供省辖市级命名文件、3年无事故无信访证明、培训证明(至少1名具体工作人员)、校区水气声渣
无污染证明复印件或扫描件。
C2.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成、职责分工和运作
以图表形式说明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构成、分工和开展工作情况,以及有关记录
C3. 近三年内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报告
2011年—2013年逐年(学期)的《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实施报告》。
C4.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文档总目录和主要管理文件
a.应编制一份《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大事记》。
b.目录的编号要与学校实际保存的文档资料相一致。
c.学校的环境管理、环境教育管理的相关方针、目标、决定、规章制度、重要
通知等。
C5. 学校负责人和主管教师参加培训情况
a.学校领导和教师参加市以上环境教育、绿色学校专题培训的证明材料(证书、
证明)复印件和有关记录;
b.培训证明要附培训日程表或培训通知。
C6. 开展环境教育主题活动总目录及典型个案
a.编制一份学校开展环境教育主题活动及或奖情况一览表;
b.选1—2个典型活动,提供能追溯其策划—实施—总结过程的材料。
C7. 节约资源能源制度、措施和绩效
a.学校节水、节电、节约纸张和其它资源、能源(煤、燃气、柴油、粮食)的管
理制度、采取相应措施和师生响应情况;
b.要注重及时分析、总结近两年来学校开展节约活动所产生的绩效和不足,要提
供相应的统计数据,可用图表的形式说明,并附资源、能源消耗的相关票据的复印件。
C8. 校园污染源的识别、控制和治理情况
a.实施垃圾分类:
·实施垃圾分类的有关制度、措施及有针对性的全员培训情况;
·垃圾箱及其设置和投入使用情况;
·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包括处理给废品收购站)情况,提供相应的数据和记录;
·对实验室、文印室、医务室产生的有害废弃物的控制和妥善处置;
b.水、气、噪声污染的控制:
•食堂、实验室、浴室、校办工厂等处的污水、废气、噪声排放是否符合当地
环保部门的要求,必要时应提供主管部门的检测报告或相关的证明材料;
·校园内池塘、水井及饮用水的水质是否符合规定的环保和卫生要求。
C9. 校园绿化和环境文化氛围
a.绿化面积占校园面积的百分比;
b.绿化植物的种类及挂牌情况;
c.近年来在绿化方面的投入情况和效果(可附图片);
d.校园建筑及其各种场所的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
e.师生员工通过文化艺术形式,开展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主题的活动情况;
f.校园文化中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共荣的面貌。
C10. 课程领域的环境教育、教学成果
a.说明学校的全校性的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总体规划和相关措施;
b.是否有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实施情况:
c.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在环境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发表论文、自编教材等
成果;
d.学校贯彻《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对实施素质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
C11. 学校创建工作与外界的沟通及在社区的影响
a.通过与教育、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联系获取有益的信息和预期的支持与帮助;
b.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宣传绿色理念和创建绿色学校所做出的业绩;
c.使学校师生员工良好的环境行为延伸到家庭和社区的事迹材料。
C12. 申报资料真实性声明
a要用学校函头纸.
b由校长本人签名.
c加盖学校公章。
六、总体要求
⏹1、必须按规定逐级申报,越级申报不予受理。
⏹2、申报资料必须有总目录和分(册)目录,以方便查找
⏹3、申报资料必须提供原始材料和图片等相关佐证材料
⏹4、重点整理归纳近三年工作情况,要体现工作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5、针对主题,无关紧要的资料不要放进档案
6、所有报送资料,概不退回,申报单位要自留备份。
七、几个创建误区
⏹误区一:献血、禁烟、禁毒等教育工作是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一部分。
⏹误区二:绿色学校等于绿化学校,校园环境管理等于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等各项规章制度.
⏹误区三:有制度即可,无需落实。
⏹误区四:现场考核重形式,大量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口号式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