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和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高血压标准:学龄前期>120/80mmHg 学龄期>130/90mmHg
5. 尿量减少
㈢ 严重表现 1. 严重循环充血
主要表现:烦躁不安、不能平卧,呼 吸急 促、双肺有湿啰音,心率加快、心脏 扩大,可出现奔马律,肝大压痛、颈静脉 怒张
2. 高血压脑病 主要症状:剧烈头痛、频繁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呕吐、
视力障碍(复视或黑朦),嗜睡或烦躁,严重 者出现惊厥、昏迷, 甚至癫痫持续状 态。 高血压控制后症状可迅速消失 3. 急性肾功能不全
4. 血清补体成分下降 5. 免疫病理检查肾小球上有IgG、IgM和补
体成分沉积 6. 在肾小球增生的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内有
链球菌的抗原成分 7. 实验性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的动物模型与本
病相似
发病机制
链球菌抗原成分 植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
循环免疫复合物
原位免疫复合物 激活补体
诱发自身免疫
肾小球免疫炎症损伤
肾小球内细胞增生,肿胀、渗出
毛细血管腔狭窄闭塞 肾小球滤过率↓,球管失衡
肾小球基膜破坏
钠水潴留
氮质 水 循环 高血 少
血症 肿 充血 压
尿
血
蛋白 管型
尿
尿
尿
[病理]
弥漫性、渗出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 小球肾炎改变
1. 光镜:肾小球体积增大,内皮细胞、 系膜细胞增生、白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腔狭 窄、闭塞;少数病例可见上皮细胞节段性增 生所形成的新月体
㈦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1. 严格限制水、盐入量 2. 利尿 3. 纠正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4. 透析
[预后] 影响预后因素:①病因;②散发者比
流行者差;③年龄:成人比儿童差;④表 现为肾病综合征者或肾功能受损者差;⑤ 系膜显著增生者或40%以上肾小球有新月 体形成者差
[预防]
THANK YOU
蛋白尿)、高血压 3. 急性期ASO滴度升高、血清补体下降
肾活检指征:①持续性肉眼血尿>3
月,②持续性蛋白尿和血尿>6月;③发 展为肾病综合征者;④肾功能持续减退者
㈡ 鉴别诊断 1. 其他病原体感染的肾小球肾炎 2. IgA肾病 3.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4. 特发性肾病综合征 5. 其他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① 感染后迅速发病而缺乏间歇期 ② 贫血较明显 ③ 持续高血压 ④ 尿比重低而固定 ⑤ 肾功能持续不正常 ⑥ 双肾缩小
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和肌酐 升高,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㈣ 非典型表现 1. 无症状性急性肾炎 2. 肾外症状性急性肾炎 3. 呈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急性肾炎(肾炎后
肾病)
[实验室检查]
㈠ 尿常规 1. 血尿:尿中RBC为肾小球性 2. 蛋白尿 3. 管型 4. 早期可有较多白细胞 ㈡ 血液检查 1. 血常规 2. 血沉↑
[治疗]
㈠ 休息 ㈡ 饮食 ㈢ 抗感染 ㈣ 对症治疗
1. 利尿 ① 氢氯噻嗪(HCT):当GFR<25ml/(min.1.73m2)
时常无效 ② 呋塞米(速尿):当GFR<2ml/ (min.1.73m2)
时仍有效 2. 降压,降压药可选用: ① 硝苯地平 (Nifedipine) ② 卡托普利 (Captopril)
急性肾炎和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理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由A组β溶血性 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免 疫性复合物肾炎。其依据有:
1. 肾炎发病在链球菌感染之后 2. 链球菌感染至肾炎发病有一间歇期,此 期正符合抗体形成所需之时间
3. 肾炎患者血清中可检出对链球菌及其产物 的多种抗体及免疫复合物
3. 有关链球菌感染的细菌学和免疫学检查 ⑴ 病灶细菌培养 ⑵ 抗体测定 ①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② 抗双磷酸吡啶核苷酸酶(ADPNase) ③ 抗脱氧核糖核酸酶(ANDaseB)和抗透明质
酸酶(AHase) 4. 补体测定 5. 肾功能
[诊断和鉴别诊断]
㈠ 诊断 1. 起病前1~3周有链球菌感染病史 2. 临床症状:急性起病,水肿、血尿(常 伴
㈤ 严重循环充血的治疗 1. 矫正水钠潴留、恢复正常血容量:呋塞米 利尿 2. 有肺水肿者用硝普钠:溶液要新鲜配制、 避光 3. 对难治性病例可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滤过 治疗
㈥ 高血压脑病治疗 1. 降压:原则是选用降压效力强而迅速的
药物。首选硝普钠 2. 利尿:呋塞米 3. 有惊厥者止惊:首选地西泮(安定)
2. 免疫荧光镜可见IgG、IgM、C3沿毛 细血管袢和系膜区沉积
3. 电镜下可见在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有 电子致密物呈“驼峰状”沉积
[临床表现]
㈠ 前驱感染:肾炎发病前1~3周有链球菌感染史 ㈡ 典型表现 1. 水肿 (edema) 2. 血尿 (hemuturia) 3. 蛋白尿 (proteinuria) 4. 高血压 (hyper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