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
社会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交通运输
学生总结出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容易产生变化,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还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
总结出: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学生结合问题阅读案例1并讨论完成P44活动题
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并完成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1-7小题
3.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堂检测第9题
合作讨论
理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通过讨论乳畜业的活动题,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1.学生阅读课本P52,自主学习乳畜业。
2.学生阅读活动题,根据课本图分组讨论给出答案
3学生讨论交流:比较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2
1课时
学习日期
编制人
陈娟贺龙梅
第1课时
学习环节
Hale Waihona Puke 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活动
目标检测
导入新课
前面两章我们学习了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发展都需要有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这就需要发展农业。
图表分析
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通过对不同农业地域景观图的比较,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先让学生看图3.1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3.2澳大利亚牧场,讨论农业区位的含义
通过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1.学生阅读课本P47-P48,自主学习季风水田农业
2.学生讨论交流:阅读图3.10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读图思考题。
教师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课本中的活动题).
学习重点
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的分布地区
学习难点
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学习计划
2课时
学习日期
编制人
陈娟贺龙梅
第1课时
学习环节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习活动
目标检测
问题导入
问题1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问题2 什么是农业地域
图例分析
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的特点和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3.学生阅读P49阅读,了解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状况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2.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
3.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堂检测
作业
二
次
备
课
内
容
第2课时
学习环节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习活动
目标检测
图表分析
案例分析
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通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图表。
案例分析
理解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和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通过分析案例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认识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和发展措施。
1.学生阅读课本P51,自主学习大牧场放牧业。
2.学生讨论交流:阅读P51的案例4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完成课本中的活动题。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1
2.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课本中的活动题).
2、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学习难点
提高利用资料和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计划
1课时
学习日期
学习日期
编制人
陈娟贺龙梅
学习环节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学习活动
目标检测
图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另一种农业类型,到底是哪一种农业类型呢?下面我们先看课本图3.16,请大家认真看,这图片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畜牧业)
学生结合拓展延伸分析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
1.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导学案中的案例探究2的活动题
2.学生独立完成拓展延伸习题1和习题2
3.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堂检测
作业
二
次
备
课
内
容
课题名称: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学习目标
1、了解季风水田你哦农业地域的特点和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2、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3.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堂检测
作业
二
次
备
课
内
容
课题名称: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学习目标
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和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2、理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3、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学习重点
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
1.学生阅读课本P49-P50,自主学习商品谷物农业。
2.学生阅读讨论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
3.学生讨论交流:阅读P50的案例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完成课本中的活动题。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2.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课本中的活动题).
说明气候(水分、热量、光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A、陡山上的森林景观图B、丘陵地区的梯田景观图
说明地形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A、花卉、乳牛景观图B、高速公路图C、农民种植水稻图
说明市场、交通、劳动力、机械和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师生共同来探讨P43活动题,并完成活动题
小结: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导学案中的案例探究1的活动题
3.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堂检测
作业
二
次
备
课
内
容
第2课时
学习环节
学习
目标
学习评价
学习活动
目标检测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农业生产与农业区位因素的相互关系。
以具体案例帮助学生学会进行不同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并陈述理由。
学生结合问题阅读案例2并讨论完成P46活动题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农业区位的含义
图表分析
分析农业生产区位选择及其主导的区位因素
通过图表法、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相互关系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先让学生看图3.3,初步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都有哪些。
然后播放图片:学生看图片思考分别是什么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1)A、内蒙古大草原放牧景观图B、我国南方水稻种植景观图C、新疆哈密瓜丰收图
课题名称:3.1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习目标
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生产区位选择及其主导的区位因素。
3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农业生产与农业区位因素的相互关系。
学习重点
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生产区位选择及其主导的区位因素。
学习难点
学生用具体案例学会进行不同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并陈述理由。
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