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文言文偏义复词课件

关于文言文偏义复词课件


3、从句意考虑,偏义复词形式上是两个词, 语境义只用其中的一个词义;非偏义复词的 两个单音词,语境义是两个。如: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无羽毛以御寒暑 例(1)中是一个两个单音词,例(2)中 是一个偏义复词(只用“寒”之意)。可见, 判断偏义复词,一定不能离开语境。
文言文偏义复词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取“异”义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偏义在“归”
◇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 偏取“失”义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憩) 偏取“劳”义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的区别。
A、谨庠序之教,申之义孝悌之义。
“庠序”,同义复词,两者都是学校,只是时代不同 叫法不同,故合译为“学校”。
B、会不相从许。 “从许”,同义复词,都有“答应”之意,故 合译为“答应或允许”。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藩篱”,同义复词,都有“篱笆”之意,故译为 “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
二、文言文中的敬称和谦称
(一)敬称:又叫尊称,是尊敬对方的称谓。 1、对君主称: 王、大王、君、上、陛下
2、对对方家人亲属:
尊公、尊大君、令尊、令堂 、太君、泰山、冰翁 、 昆仲、昆玉 、哲嗣 、千金、玉女 、伉俪
“勤”只能修饰“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 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6)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7)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1)“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个单音词构成。这就有别于两个音节构成 的单纯词。例如: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 句中的“扑朔”“迷离”虽也是双音节, 但它只是一个单纯词,这就不可能是偏义 的复词。
2、连用的两个词,就其意义关系而 言,必须是相关或相反的并列关系。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存、亡 意义相反)
2、其日牛马嘶(牛、马意义相对) 3、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意义相近)
◇昼夜勤作息 偏取“作”义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取“入”义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指“姥”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指“母”、“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取“远”义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指“骑”义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取“国”义 ◇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去”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在“巷”
食顷、暂、旋、寻、未几、无何、既而、已而
一顿 暂时 饭工

随即、不久
1、食顷,帘动。 2、卿但暂还家。 3、旋见鸡伸颈摆扑。 4、寻病终。 5、未几,夫鼾声起。 6、无何,宰以卓异闻。 7、已而夕阳在山。
3、对一般人称
公、卿、子、君、先生、足下、夫子、丈人
三、古人的习惯用语
致仕 交还官职,即退休 秩满 官员任期期满
下车 新官到任
乞骸骨 请求告老还乡
按部 在自己的辖区内巡视 视事 官吏到职办公
黔首 百姓
闾左 平民
豪右 权贵
耄耋(mào dié) 八九十岁的老人,泛指老年人
舅姑
公公与婆婆
服阕
为父母服丧三年期满
关于文言文偏义复 词
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 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 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 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 只作陪衬。
偏义复词的类型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 (1)“便可白公姥”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2)“我有亲父兄” (偏义在“兄”, “父”是衬字) (3)昼夜勤作息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 方。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 “圃”只作陪衬。)
(2)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 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确定“偏义复词”的方法: 1、偏义复词既然是复词,必然是要由两
(二)谦称:表示谦逊的自称。
1、君主自称: 寡、孤 、不谷 2、官吏自称: 下官、末官、小吏 3、读书人自称: 小生、晚生、晚学
4、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
舍弟、家严、家慈、贱内、贱息、犬子、小女 5、女子自称: 妾、妾身
6、一般人自称:
小可、小子、仆、鄙人、不才、不佞 、不肖 、 贱民、自称其名
(六)表示时间快速、短暂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