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宗法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宗法制度


令人感动的“孝子”
50多万元,288个日夜,31岁的陕西青 年梁远全用这不同寻常的数字演绎了一段救 母的感人真情。
曾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昏迷半年的梁母, 已经能坐轮椅,还和医生握了手。医生说, 这是梁远全不懈努力9个月创造的奇迹。
令人感动的“孝子”
2005年7月5日,是 隋玉旺搬家四年的“纪 念日”,这一天也开始 了他“全职”照顾患有 老年痴呆症、92岁高龄 老母亲的第五个年头。
老隋常说, “她是 我母亲,伺候母亲是天 经地义的事情。”
华孝子祠
华孝子祠始建于南齐,距今1500多年,是无锡惠山最古 老且保存较为完好的祠堂。祠堂现存有四面牌坊、门坊、 溯源桥、承泽池、鼋池和主体建筑楠木享堂等明、清式样 建筑,祠内还有比较珍贵的《纺绩督课图》、《春草轩 辞》、《真赏斋法帖》等众多石刻。
宗法制度
什么是家族
• 1.父系家族内部包容了若干个个 体家庭,家族内部持有同姓一家族 的观念。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 父系家族中拥有父权和夫权的家长, 即拥有掌握家族所有财产和支配家 族所有成员的绝对权利。
二、家庭结构与家族观念
1.中国封建家庭的结构是以父子、婆媳为主 轴的典型的父子型家庭;家族关系以亲子 的血统关系与夫妻的婚姻关系为基本构造。
模块二、宗法制度
一、宗法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1.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规定嫡、庶系统的 法则。
2.宗法制源于原始氏族时代,于商代逐渐 形成,到周代逐渐完备。西周时期,已确 立了嫡、庶之分和大宗、小宗制度。
3.西周的社会组织,是一个亲疏严明、系统 显然的血缘实体。 (1)确立了亲亲、尊尊的规则。 (2)宗分大宗、小宗。嫡长子为全宗族 的大宗,旁系庶子为小宗。 3)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 (4)礼起到维护等级次序的作用。
2.就血缘关系言家族成员的关系受制于血 缘关系。
二、家庭结构与家族观念
3.就姻缘关系言,它决定着家族的绵 延。娶妻须由家族中主要成员过问和 决定,所娶女子的贞操对全家族负责, 以确保家族血缘世系的纯度;家族中 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同一家族中的女 性,地位有高下之别。
门第观念。
“门第”是指封建时代地主阶级内部家族的等级, 以族姓、门户、地望为标志;姓氏作为家族的符 号,有高低贵贱之别;显贵之家称为“世族”、 “世家”、“高门”等,卑庶之家则称为“寒 门”;门第观念曾渗透到政治生活和社会交往中, 维护了贵族门阀的特权。
模块三、宗法的影响
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通鉴外纪》
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 生变化。
孝悌观念

儒家伦理以孝悌为本,并将报恩事亲之孝, 纳入维护父家长制的轨道;孝父与忠君 相联系,对父辈的道德与义务,被推演 为臣民对君主的绝对服从;提倡孝道既 强调血亲观念,以加强家族内部的凝聚 力,又移孝于忠,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