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制剂技术》复习总结

《药物制剂技术》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1、药品的名称:通用名、商品名、国际非专利名P2第二章制药卫生2、制药卫生的包括:环境卫生、厂房卫生、工艺卫生、人员卫生3、灭菌与无菌技术的分类P17(一)物理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火焰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湿热灭菌法:饱和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气蒸气潜热大,穿透力强,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

1)热压灭菌法压力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灭菌效果很强灭菌可靠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孢2)流通蒸汽灭菌常压、100℃时间:30min~60min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孢,非可靠灭菌法,适于消毒及不耐高热制剂3)煮沸灭菌法沸水、加热时间:30min~60min灭菌效果差常用于注射器、注射针头、器具、洁具等4)低温间歇灭菌法60℃~80℃水或流通蒸气时间:1h杀死繁殖体→室温放置24h→芽孢发育成为繁殖体→再次加热→放置→反复3~5次→至消灭芽孢射线灭菌法1)辐射灭菌法:放射性γ射线特点:不升温、穿透性强、适于不耐热药物灭菌最决绝的灭菌方式!!2)微波灭菌法:微波照射微波:300兆赫→300千兆赫高频电磁波3)紫外线灭菌法:紫外线照射紫外线波长:200nm~300nm 灭菌力最强波长是254nm紫外线注意事项:适用范围:空间、台面、水、设备;注意个人保护,避免照射;禁绝;防护紫外灯车过滤除菌法过滤,以除去活或死的微生物;适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溶液无菌滤材:0.22或0.3μm微孔滤膜、6号垂熔玻璃漏斗(二)化学灭菌法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不能杀死芽孢,仅杀繁殖体目的:减少微生物的数目,以控制无菌状况至一定水平。

1)气体灭菌法a、环氧乙烷机理:使菌体蛋白分子、酶、核酸中氨、羟、酚、羧或巯基与环氧乙烷结合:CH2-CH2 + R-SH →R-S-CH2CH2OH使菌体细胞代谢破坏,而失活或死亡。

环氧乙烷灭菌的适用条件温度:27-63℃(38-54 ℃)气体浓度:300-1200mg/ml(400-600)湿度:30-90%(50-60%)时间:4-16小时范围:医疗器械、手术器具、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不与气体反应的酶制剂、抗生素、粉针、胶囊壳、塑料吸管等。

b、甲醛蒸气机理:使菌体蛋白质产生不可逆变性。

效果好,药厂常用。

杀菌后剩余的甲醛气体对人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用氨气吸收。

c、臭氧消毒常温下:蓝色易爆炸性气体,有特臭,为已知最强氧化剂,密度1.658(空气=1)臭氧冷处理后呈液状,密度 1.71 ;含臭氧的溶液,温热时会爆炸;一般为现场生产,立即使用2)液体灭菌法常用消毒液:75%乙醇、0.1%-0.2%新洁尔灭、2%煤酚皂4、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两个方面:⑴染菌量:细菌、霉菌、酵母菌⑵控制菌:金葡、绿杆菌等致病菌检查法中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28℃;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5~37℃第三章制药用水1、制药用水的种类: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它们的主要用途P31页-表3-1)2、纯化水的制备(一)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原水内杂质离子留到树脂上优点:纯度高、设备简单、节约燃料与冷却水、成本低缺点:除热原效果不可靠;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阴离子交换树脂(717型):1)氢氧型:RN+(CH3)3OH-2)氯型: RN+(CH3)3 Cl-阳离子交换树脂(732型):1)氢型:RSO3- H+2)钠型: RSO3- Na+树脂柱的组合:单床、复合床(阳柱+阴柱)混合床(阳、阴离子交换树脂装入同一柱)、联合床:复合床+混合床原水通过树脂柱的顺序:饮用水→过滤→阳床→脱气塔(除CO2)→阴床→混合床→纯化水(二)电渗析法原理1)外加电场2)阳、阴离子分别向负极和正极方向移动3)透过阳、阴离子交换膜,使水中离子除去得到净化特点:1)较离子交换经济;2)含盐量高的原水会令树脂很快失去活性,>500mg/L3)常用于离子交换的前处理(三)反渗透法应用渗透原理;盐溶液中的水向纯水一侧渗透;国内目前主要用于纯化水制备;美国药典自USP19版始收载反渗透法为注射用水制备方法原理:1)施加一大于盐溶液渗透压的压力2)盐溶液中的水将向纯水一侧渗透3)水就从盐溶液中分离出来工艺流程:饮用水→预处理→一级加压泵→一级反渗透→二级加压泵→二级反渗透→纯化水纯化水的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3、注射用水的制备方法:蒸馏法、反渗透法注射用水的贮存和输送三种保存方法:1)80︒C以上密封保存2)65︒C以上循环保存3)4 ︒C以下保存贮存时间不宜超过12h应采用循环管路输送,管路应保温2010年版GMP规定的存储条件为70℃以上保温循环一般药品生产用注射用水储存时间不超过12小时;生物制品生产用注射用水储存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但若制备后4小时内灭菌则72小时内可使用。

第四章物料干燥1、影响干燥的因素:1)物料的性质:水分类型、物料形态2)干燥介质的性质:温度、湿度与压力3)干燥速度:车间案例4)干燥方法:物料处于动态时效率高。

2、常用的干燥技术:常压干燥(静态)、减压干燥(静态)、沸腾干燥(动态)、喷雾干燥(动态)、冷冻干燥(静态)1)沸腾干燥(流化干燥):原理:用热空气使颗粒悬浮,呈“沸腾状”,物料跳动增加蒸发面,干燥效率高。

主要用于:粒状物料的干燥。

优点:效率高,速度快,产量大。

2)喷雾干燥概念:将流化技术用于液态物料干燥的方法。

能将液体直接干燥成松脆的空心颗粒,溶解性好,省去蒸发、粉碎等操作。

主要用于①热敏性物料②改变形态,使适于片剂、胶囊剂的制备③固、液粒子包裹3)冷冻干燥概念:液冷冻→低温低压→冰升华→干燥要求高真空和低温,适于不耐热药品,低熔点药品、易氧化药品的干燥第五章粉碎、过筛、混合1、药筛分为:编织筛、冲制筛2、编织筛的筛网材料:钢丝、不锈钢丝、尼龙丝、绢丝等冲制筛是在金属板上冲压出圆形的筛孔而制成的。

3、目:以每英寸(2、54cm)长度有多少筛孔来表示4、1号筛(10目)、2号筛(24目)、三号筛(50目)、四号筛(65目)、五号筛(80目)、六号筛(100目)、七号筛(120目)、八号筛(150目)、九号筛(200目)5、粉末的分等p58《中国药典》把固体粉末分为六级: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6、混合方法:1)研磨混合;2)搅拌混合;3)过筛混合p607、混合原则1)处方药物的比例量若处方组分比例相差悬殊时,应用“等量递加法”习惯称“配研法”2)堆密度差异混合时,一般将轻者先放于研钵内,再加重者,这样重者下沉,轻者上浮,最终二者混匀混合器械的吸附3)混合的时间:时间长混合较均匀;时间长效率低第六章液体制剂1、分散系的分类与特征:P68-表6-1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p73-图6-1主要掌握:离子型分为:阴离子型(肥皂类,硫酸化物,磺酸化物,羧酸类)、阳离子型(季铵盐类,苯扎臭胺)、两性离子型(卵磷脂)非离子型:司盘类,吐温类,卖泽类,苄泽类3、卵磷脂是天然的两性离子活性剂,外观呈透明或半透明黄色或黄褐色油脂状,是注射用乳剂和脂质体制备中的主要辅料。

P744、脂肪酸山梨坦:商品名司盘常作W/O型乳化剂聚山梨酯:商品名吐温常作增溶剂、O/W型乳化剂P745、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P756、HLB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HLB)HLB值越大,其亲水性越强;HLB值越小,其亲油性越强。

P757、增加药物溶解度:1)将药物制成可溶性盐; 2)选择适宜的溶剂(潜溶)3)选择助溶剂助溶; 4)选择表面活性剂增溶8、单糖浆:为纯蔗糖的饱和水溶液(含糖量为85%(g/ml)或64.75%(g/g))9、高分子溶液剂的稳定性的因素:1)水化作用(主);2)电荷P8610、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Stokes定律:V = 2 r2( ρ 1- ρ 2)g / 9ηP90沉降速度V与r2、( ρ 1- ρ 2)成正比,与η成反比。

11、混悬剂常用的附加剂: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常用的助悬剂高分子物质: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P9112、混悬剂质量评定方法:P931)粒度;2)沉降体积比;3)絮凝度;4)重新分散实验;5)流变学性质13、乳化剂——种类(P96)1)天然乳化剂;2)表面活性剂类;3)辅助乳化剂14、乳剂的不稳定性:乳析、絮凝、转型、合并与破裂、酸败。

P97乳析:1)可逆;2)容易引起絮凝和破坏。

第七章无菌液体制剂1、注射剂(Injections),指将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剂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2、注射剂的给药途径:皮内注射i.d.;皮下注射s.c. (i.h.) ;肌肉注射i.m.静脉注射i.v./滴注if. ;脊椎腔注射it.;动脉注射、心内注射、关节注射等。

3、热原指能引起恒温动物和人体体温异常的致热性物质热原的组成:●热原是能引起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总称,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细菌胞壁上的脂多糖和微量蛋白的复合物,细菌死亡或解体后才释放出来●一般可认为:热原=内毒素=脂多糖热原反应:在使用注射剂时,病人常发生冷感、寒战、发热、恶心、休克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死亡,此症状称为热原反应。

热原性质:1 )耐热性180℃3~4小时;250℃30~45min才能彻底破坏热原,玻璃容器可用此方法除热原2 )滤过性个头小1-5nm,能过一般滤器,但3~15nm超滤膜可除去热原3 )水溶性4 )不挥发性5 )对强酸/碱/氧化剂敏感4、不能加抑制菌的有:静脉输液和脑池内、硬膜外、椎管内用的注射液均不得加抑菌剂。

5、维生素C注射液P130处方:维生素C 主药104g依地酸二钠络合剂0.05gNaHCO3 pH调节剂49.0gNaHSO3 抗氧剂 2.0g注射用水溶剂加至1000ml6、注射液的过滤:一般采用二级过滤,即先将药液进行预滤,常用滤器为钛滤器;在进行精滤,常用微孔滤膜(孔径为0.22~0.45)滤器,药液经含量、PH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精滤。

(P125)微孔滤膜滤器7、大容量注射剂的制备:1)配液与过滤;2)灌封;3)灭菌;4)包装P1338、输液生产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P1341.澄明度问题不溶性微粒2.染菌控制灭菌条件3.热原反应9、处方分析:葡萄糖注射液P13410、冻干粉针生产常见问题1)外形不正常(药液浓度、干燥);2)含水量——过高或过低3)喷瓶(预冻过高、升华过快);P138 4)不溶性微粒(控制环境、卫生、工艺)第八章浸出制剂1、煎煮法:P152适当粉碎、加水浸泡,微沸一定时间,分离煎煮液药材煎煮2-3次,过滤煎煮液,浓缩至规定浓度,制成各种制剂常用设备:多功能提取罐2、汤剂的含义:汤剂是以中药饮品或粗颗粒为原料加水煎煮或经沸水浸泡后,去渣取汁而制成的液体制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