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世界意义摘要:站在世界的视角上,从中国出发来思考世界,由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到和谐世界,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给世界以“世界启示”;当今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国际关系的状况给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和“时代机遇”。
站在历史的视角上,和谐应该是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同时,和谐文明也是文明发展到今天的时代形式。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平与发展现代化文明从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正逐渐转化为我们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我们的政策都体现了这一新思想。
深入分析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构建的和谐社会,它不仅具有中国和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和历史意义,本文就这一问题作深入的探讨,以图对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作进一步的挖掘。
一、和谐世界:和谐中国带给世界的新理念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产品十分丰富、社会充分发展、各方面关系都十分和谐适应的社会,是指社会系统内部之间、自然、人和社会之间互相融洽、彼此协调、关系良好、有机整合、社会运行没有冲突的状态,这是有机统一、和谐互动、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社会。
和谐中国是关系的和谐,是发展的和谐,目的是为了我们的发展大业。
协调处理好利益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一场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改革,这场改革就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秩序,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伟大祖国巨大的发展的成果,这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
“和谐中国”是现阶段我们的必然选择,表明中国在现阶段要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因为我们自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我们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等。
这些问题已经带来社会的不和谐,已经影响到人的发展,影响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立起社会各方面关系的互相和谐、适应和互相促进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20XX年6月17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成员国领导人第二次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所有亚洲国家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
这是和谐中国新理念的进一步发展,表明它不仅是中国的发展的理念,而应该成为区域的发展理念。
“和谐亚洲”就是为了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的美好目标,尊重各国的权利,尊重各国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构筑密切的伙伴关系,为实现亚洲各国发展繁荣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和谐作为一种独特的价值理念和一个重要的主题贯穿于其中,这是合乎亚洲实际的,因为亚洲各国现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实现共同的发展的目标,和谐是最佳的理念。
和谐世界是和谐中国新理念的又一次巨大发展,是把和谐理念扩展到世界范围,这是站在世界视角上推广这一新理念,它适应了当今世界的现实。
20XX 年,胡锦涛主席在雅加达的亚非峰会上发表演讲时说,要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他指出: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
我们应该携手合作,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所以,和谐世界的特征是和平和发展,这也是我们当今世界的主题。
当今的世界是多样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发展不平衡并存在多种差异的世界,怎样来促进世界的发展,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世界人民的选择!“和谐”与“中庸”、“和合”和“天人合一”等一样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之一,从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到和谐世界,中国构建的和谐社会给了“世界启示”,和谐理念有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亚洲和世界。
二、和谐世界:中国复兴的时代条件从中国思考世界来看,中国给了“世界启示”;从世界思考中国来看,世界给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机遇”,即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有利于中国复兴的国际关系。
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世界上虽然也有过局部的战争与冲突,但一直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和平是主旋律。
现在世界各国人民在经历了“二战”的痛苦之后,更加珍惜和平环境和和平的生活,这是世界和平的群众基础。
随着“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日益向着多极化的发展,制约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发展,使和平有了力量保证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局部战争、跨国犯罪等问题,虽仍然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但是却更加坚定了世界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因此,和平是时代主题之一,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越来越紧密,走向一体化,我们不可能想象中国能在战火纷飞的国际环境中构建自己的和谐社会。
和平也有它的辩证法,当前的和平的环境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并实现和平崛起又是对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又一个主题之一,而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目的就是要促进中国的发展,两者面临相同的主题。
同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发展,而且更需要发展得更快、更好些。
然而,世界发展面临着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贫富差别日益悬殊,贫困与饥饿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技术鸿沟进一步扩大,世界分化在扩大;贸易摩擦增多,贸易摩擦频繁不断。
当前,全球化时代的贫困正如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所说那样是“丰裕中的贫困”,一些国家丰裕,另一些国家极端贫困,丰裕和贫困并存,富裕与贫穷同在,穷与富对比鲜明。
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世界的共同的普遍繁荣不可能建立在广大不发达国家极端贫困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不发达国家的贫穷的国际环境中也不可能长久。
所以,当前世界的发展需要用一种新理念来指导,即和谐发展。
因此,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当前世界的发展主题是契合的,中国的主流与世界的主流“合二为一”,必然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同时,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尽管世界还不安宁,局部战争曾有发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时表现的很突出,恐怖主义和贩毒、国际犯罪等还影响着国际社会,但是,国际形势比以前缓和得多了,那种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大战”之势不存在了,取战争而代之的是国际竞争。
目前,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人才、科学与技术和民族凝集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比以前更有活力。
在国际关系中,解决矛盾、冲突和摩擦等问题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多的是靠对话来解决,并且大量的国际组织(例如伙伴关系)为此提供平台。
国际关系中虽有对立和矛盾,但共同利益却日渐增多。
和谐世界理念应该成为国际关系的新理念。
中国是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复兴具有世界意义,是世界复兴的一部分,是世界走向全面复兴和共同复兴的必要步骤。
这与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特点具有相似的特点,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中国复兴对世界的共同和全面的复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复兴需要和平和和谐的国际环境才行。
三、和谐:现代化的历史的特征现代化是一股浪潮,已经席卷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转变。
自从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著作的问世,人们对现代化现象和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并在此后,现代化的步伐被推动得进一步加快了,理论成果也大大丰富了。
现代化是什么呢?塞缪尔·亨廷顿于1976年对现代化的理解如下:现代化是将人类及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和完善了,作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和规范的尺度,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
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1993年,A.R.德塞认为:现代化的目的在于把握、评估和量化人类社会发生的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及其合理分界点的判断,这些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时代。
通过现代化,人类将进化到一个理性阶段的新水平,使其社会环境建立在富足的和合理的基础之上。
在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另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指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或者现代世界的先进水平。
尽管人们对现代化的定义不同,但都有共同点。
所以,笔者认为现代化是社会各个领域都具有当代社会最先进特征的过程,它包含社会的各个方面。
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城市化、工业化、社会关系的现代化、社会生活民主化等等,特别是人的发展的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实质,现代化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目的,人是现代化实现的关键能动因素,没有人的现代化是无主体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社会不断向更先进和更高级方向变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考察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和谐是现代化到今天的必然的内容,因为早期的现代化是片面的,内容上是不全面的,形势是单一的,因而是不和谐的。
现代化到现在应该是渐渐走向全面和多样,因而,和谐应是其要求和必须具备的特征。
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现代化最初的开始,一方面,人疯狂地向自然索取,以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规模的膨胀;另一方面,同样由于资本的本性使竞争不断加剧,造成了“人对人是狼”的局面,资本和人格化的资本对工人的剥削不仅使人被极端异化了,而且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尖锐地对立,同时,人与社会的矛盾也是尖锐的,社会矛盾丛生,冲突不断,对立和对抗时时发生,现代化异化成了人的对立面。
然而,自然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社会的持续紧张是危险的。
因此,现代化一路风雨走到现在,再也不应该是它最初的样子,和谐应该是当前和今后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后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现代化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
历史选择了现代化,现代化选择和谐,和谐是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现代化既是世界的又是历史的,和谐应该成为现代化发展到现在的历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