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华科仪HK-108C型磷酸根监测仪说明书
华科仪HK-108C型磷酸根监测仪说明书
4.2.1 主菜单……………………………………………………………………………………………………………………………………………12 4.2.2 单通道显示………………………………………………………………………………………………………………………………………13 4.2.3 多通道显示…………………………………………………………………………………………………………………………………………14 4.2.4 通道和报警设置菜单…………………………………………………………………………………………………………………………14 4.2.5 校准菜单………………………………………………………………………………………………………………………………………………18 4.2.6 输出和时间菜单……………………………………………………………………………………………………………………………24 4.2.7 系统参数和流路测试菜单…………………………………………………………………………………………………………25 4.2.8 内部参数调整菜单……………………………………………………………………………………………………………………25
流程图见图 1.1
2
HK108C说明书
概述
1:样品 2:针型阀 3:溢流杯 4:排污 5:斜率阀 6:标准溶液 7:零水
8:试剂 9:调零阀 10:三通道蠕动泵 11:混合块 12:延时管 13:光度计 14:排污阀
图 1.1 工作流程图
3
HK108C说明书
概述
工作过程为:
经过适当处理(温度、压力)的样品,首先经过针型阀进入溢流杯,在溢流杯中以相当高的流 速进行环流,以保证总有可用来分析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一个三通道的蠕动泵匀速、恒流地从溢 流杯中抽取样品,同时,泵还从试剂瓶中抽取试剂,一同送往光度计。在进入光度计之前,二者经 由延时管,在延时管中充分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显色液,(延时管的长度可以保证化学反应所需 要的时间),显色液进入光度计,利用光电比色法进行测量,测量后的显色液经由排污阀迅速排出仪 器。
HK-108C 型 多通道磷酸根监测仪 安装使用说明书
北京华科仪电力仪表研究所
HK108C说明书
前言
前言
HK-108C 型磷酸根监测仪是由北京华科仪电力仪表研究所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总结国内 现场经验基础上推出的新一代在线仪表,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火力发电、化工、化纤等部门,及时、 准确地对炉水中的磷酸盐进行连续监测,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尤其适合国内的现场环境。该 仪器现已通过国家分析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鉴定。
仪器的整体外形为一金属盘,由电气系统和流路系统系统两部分组成。电气系统位于金属盘的 上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件,流路系统位于金属盘的下部,由金属盘做为整个仪器的支架。电气 系统和流路系统通过一根电缆和两根信号线相连接,配盘时,可一体安装,也可分开安装,或置于 机柜中,独立安装。
电气系统
流路系统
1.2 化学原理
七 技术指标…………………………………………………………………………………………………………………………………………………………38 八 常见故障分析……………………………………………………………………………………………………………………………………………39
2
HK108C说明书
概述
1.1 简介
一 概述
证池中是完全注满溶液,避免了由于池内气泡的存在而引起的读数误差。 z 激发灯再次点亮,继续进行新的循环。
1.3 流路系统
流路系统由下列器件组成:
z 针型阀:调节入口水的流量和压力(每路水样对应一个 针型阀,最多至 6 路水样)。
z 溢流杯:提供稳定的样品(每路水样对应一个溢流杯, 最多至 6 路水样)。
六 维护及组件……………………………………………………………………………………………………………………………………………………34
6.1 定期维护………………………………………………………………………………………………………………………………………………………34 6.2 蠕动泵……………………………………………………………………………………………………………………………………………………………34 6.3 蠕动泵管卡……………………………………………………………………………………………………………………………………………………35 6.4 泵管…………………………………………………………………………………………………………………………………………………………………35 6.5 比色池……………………………………………………………………………………………………………………………………………………………37 6.6 排污阀……………………………………………………………………………………………………………………………………………………………37
z 激发灯点亮的时间约 5 秒,在最后的时间内,CPU 采集放大器中的数值,直到新的循环开 始为止。
z 排污阀吸合 5 秒,释放测量池排污管的压力,将池中液体排放掉 z 排污阀关闭,池子开始充液(由蠕动泵连续不断地供给)。 z 比色池充满约 40 秒钟,然后,还要再充几秒钟使之产生溢流,这样,就可以在测量之前保
2.5.1 电源连接…………………………………………………………………………………………………………………………………………………7 2.5.2 端子排连接……………………………………………………………………………………………………………………………………………7 2.5.3 继电器触点保护和消除干扰…………………………………………………………………………………………………………9
用户注意;进行仪表操作之前,必须详细阅读本产品说明书。否则由此而来的仪表故障由用户承担。
北京华科仪电力仪表研究所 1998 10
1
HK108C说明书
目录
目录
一 概述…………………………………………………………………………………………………………………………………………………………………………1
1.1 简介……………………………………………………………………………………………………………………………………………………………………1 1.2 化学原理……………………………………………………………………………………………………………………………………………………………2 1.3 流路系统……………………………………………………………………………………………………………………………………………………………2 1.4 电气系统……………………………………………………………………………………………………………………………………………………………4
1
HK108C说明书
概述
HK-108C 型磷酸根监测仪测定磷酸盐含量的化学反应基理是:根据磷钒钼酸的最大吸收波长, 通过光电比色法测量磷酸盐的含量。
样品和试剂分别经过进样体和蠕动泵后,混合在一起,在延时管中发生化学反应,在 0·6N 的 酸度下,磷酸盐与钼酸盐和偏钒酸盐反应形成黄色的磷钒钼酸,延时管的长度使磷酸盐有足够的时 间完全反应,显色后的混合液进入测量池中,供光学系统测量,测量后的废液经排污阀、排污体迅 速排出。
本说明书介绍了 HK-108C 型磷酸根监测仪的基本情况。使用者可以从中了解仪器的组成结构、 工作原理、安装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等基本内容,从而对仪器从安装到投入运行有一基本了解。而 对于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较容易出现问题的、易被人忽视的地方,我们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和明显 的提示,仔细阅读,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无意义的失误,为以后仪器的安全使用和良好运 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z 进样混合块:样品、试剂的进入及混合在此进行。 z 蠕动泵:是仪器的心脏,用来输送样品和试剂,并精确
定量。 z 延时管:在里面进行磷酸盐的化学反应,并保证化学反
应的时间。 z 光度计:将磷酸盐的浓度转换为电信号。 z 排污阀:排掉测量过的残液,保证测量的稳定和快速。 z 零点阀:用来校准仪器的零点。 z 斜率阀:用来校准仪器的斜率。
三 试剂的制备………………………………………………………………………………………………………………………………………………………11
3.1 综述…………………………………………………………………………………………………………………………………………………………………11 3.2 制备方法……………………………………………………………………………………………………………………………………………………11
二 安装……………………………………………………………………………………………………………………………………………………………………6
2.1 环境要求………………………………………………………………………………………………………………………………………………………6 2.2 安装方式………………………………………………………………………………………………………………………………………………………6 2.3 样品的连接…………………………………………………………………………………………………………………………………………………6 2.4 排放液的连接……………………………………………………………………………………………………………………………………………………7 2.5 电气连接……………………………………………………………………………………………………………………………………………………………7
1
HK108C说明书
目录
五 投入运行……………………………………………………………………………………………………………………………………………………………28
5.1 启动…………………………………………………………………………………………………………………………………………………………………28 5.2 校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