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投顾问提示:200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利润总额达10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8%。

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50018.6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1561.1亿元,比2006年增长30.9% ;2008年1-9月,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7552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26.8%。

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在近几年行业持续高景气中也实属罕见。

一、中国建筑业进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1、宏观环境向好拉动建筑业高增长200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AI)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2003至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达到了24%以上。

建筑和安装工程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走势相似,近几年增速也维持在25%。

由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市场规模,近年来FAI持续高位,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

200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 ;利润总额达10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8%。

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50018.6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1561.1亿元,比2006年增长30.9% ;2008年1-9月,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7552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26.8%。

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在近几年行业持续高景气中也实属罕见。

2006-2008年孕月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及憎长情况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2006年增长30.2%,加快8.4个百分点。

这两大因素推动建筑业的增长。

2007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0018.6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3287.39万平方米,比2006年同期增长15.4% ;签订的合同额为80274.18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9.5%。

至U 2007 年底,我国共有建筑业企业59256家,比2006年同期下降1.5%;平均人数为3649.91万人,比2006年同期增长15.8% ;劳动生产率达137041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4%。

2、主要特点(1)各地区建筑业发展差异较大2007年,全国建筑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仍然是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北京和上海。

其中,浙江、江苏两个省建筑业总产值在6000亿元以上,两省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27%,超过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4;山东、广东两个省超过3000亿元,北京、上海两市为2500多亿元。

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北京和上海这六个省市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50%。

建筑业总产值最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其余则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

海南和西藏地区建筑业总产值不足百亿元。

从2000年以来,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北京和上海这六省市始终排在前六位。

其中,前两位始终是浙江和江苏,第三、第四位始终是山东和广东,第五、第六位始终是北京和上海。

近年来,第一、第二位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与第三、第四位建筑业总产值距离逐渐拉大。

浙江、江苏的建筑业总产值之和已是山东、广东的建筑业总产值之和的两倍以上,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2 )建筑市场分布相对集中将固定资产投资地区和建筑业总产值地区分布进行对比,并从高向低排序,分布和排序都比较相似,热点地区基本都是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沿江地区以及京广铁路沿线地区。

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四个省份也是建筑业总产值最高的省份。

其中,山东、江苏固定资产投资都超过10000亿元,广东、浙江为7000多亿元。

这四个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3, 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40%。

而河南、安徽、内蒙古和河北等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当地的建筑力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是建筑业发展较具潜力的地区。

(3)建筑业企业数量减少,从业人数稳定增长,产业集中度有所上升到2007年底,全国建筑业企业为59256个,比2006年同期减少1.5%,这是建筑业企业连续两年增长速度放缓后,首次岀现企业数量减少。

2007年建筑业国有企业数量由2006年的8143个减少到2007年的7855个,同比下降3.5%,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建筑业企业减少的速度。

200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多项数据不容乐观,全国房地产市场多数出现量价齐跌的局面。

1-8月份,全国有20个省市的住房销售量处于下降的态势。

虽然2008年房地产行业发展放缓,但房地产开发投资未受影响,同时也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

2008年1-8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430亿元,同比增长29.1%;住宅完成投资13385亿元,增长31.7%。

外界担心的房地产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投资下滑现象并未立刻出现。

此外,由于建筑业增加值是经济未来发展的先行指标之一,跟随建筑业发展的投资和生产增长需求也将逐步释放。

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内国际因素共同作用下,除少数起步较晚的地区仍然保持稳定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已先后步入调整与转型期。

尽管楼市运行方向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还是好的。

3、2008年我国建筑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自2008年初以来,铁路累计投资增速与当月投资增速呈现急剧上升的态势,我国铁路投资进入加速阶段。

2008年1-9月我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2亿元,增幅为54%;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6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06亿元,增长71.1%。

2008年10月,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已经开始影响到实体经济。

中国的电力、煤炭、钢铁需求都在锐减。

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核准了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截至2008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经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规模远超过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铁路建设预算的1.25万亿元。

大规模铁路建设的推进,成为了拉动内需的龙头”并且2008年10月底铁道部表示全年将争取超额完成500亿元基建投资,第四季度约为1,500亿元,预计全年将达到3,500 亿元,2009年计划完成铁路基建投资达到6,000亿元,未来三年我国铁路计划投资规模将超过 3.5万亿元。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明确提岀要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截至2010年底,用于扩大内需各项政策的总投入将高达4万亿元。

按照这些政策,投资与消费的作用将成为未来两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马达”也将成为我国抵御全球经济衰退的利器。

四、预计未来我国建筑业仍将保持持续增长1、利好因素为未来建筑业发展创造空间(1)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发挥着拉动GDP的主力作用。

2008年1-8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完成8.49万亿元,同比增长27.4%,1-9月同比增长27%。

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发展的实际投资持续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

即国家有足够的资金保证。

我国外汇储备达到 1.9万亿美元,银行储蓄稳步上升,存款余额高达20万亿元,夕卜贸盈利不断增加,再加上财政收入的增长:2008年9月底财政收入比2007年同期增收1万亿元,增长25.8%,应该说国力大大增强。

这四大块保证了国家投资所需资金,这就给未来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空间。

(2)建筑业在西部和东北地区市场有上升空间2008年以来,东部地区房地产市场普遍不景气,另外,奥运会以后北京城区建筑市场要受到很大影响,由于国际大气候等原因,广东等南方市场也可能有所萎缩。

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仍然出现了2008年1-8 月份全国房地产投资高达1.84万亿元,同比增长29.1%这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实际上,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虚高,房价理性下调是必然的。

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由于原来房价基数比较低,所以仍然有上升空间,建筑业也有进一步发展的有利趋势。

(3)外资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转移,为建筑企业带来商机中国的北京、上海、无锡、杭州、重庆和武汉等都是跨国大企业较为活跃的城市。

现在这些城市除了工业产品价格上涨以外,地价也在上涨,所以外商更愿意转移到中国的二线城市去。

实际上许多外资企业采取的策略是把区域总部设在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而把工厂、加工基地设在成本较低的二线城市。

原因很简单:一是地价低,二是人工工资低,三是税收优惠。

由此可见我国建筑企业也要采取一手抓一线,一手开辟二线”的策略,一线市场的机遇不能放过,同时密切关注二线城市建筑市场动向,外企将其工厂、加工基地向二线城市转移,必须建造厂房、办公楼和宿舍,对建筑企业来说都是商机。

(4)灾后重建市场巨大汶川地震后各地援建的活动板房毕竟是过渡性的,四川省在今后几年要新建450万套房屋和数千所医疗机构,所需资金巨大。

我国将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约1万亿元资金用于灾后重建一一资金有保证,灾后重建市场将成为整个建筑行业关注的重点。

(5)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

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为建筑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

我国当前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是相当大。

党中央提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非常必要的,要达到新农村的要求,就有许多建筑项目要完成,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到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项目建设,很多都离不开建筑业。

这些农”头项目,总量需18万亿元资金,尽管目前还有大量缺口,但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实,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及各类社会资金都向建设新农村注入的话,建筑业企业完全有可能大有作为。

2、2009年建筑业总产值将超过70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60%由建筑安装工程贡献,而安装工程的60%-70%直接转化为建筑业总产值。

因此,未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增速直接决定着建筑行业的需求水平。

2009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岀现一定下降,但并非全面下滑,预计200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