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千米的认识
一、基础题
1.填空
每时约行()km 每时约行()km 每时约行()km
2.6km=( )m 8000m=( )km
5000m=( )km 4km= ( )m
二、综合题
1.判断题
○1汽车每小时行60米。
()
○21千米又叫1公里。
()
○3跑道长400千米。
()
○4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
2、填空
1米—2分米=()分米14厘米+26厘米=()分米三、提高题
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根跳绳长2()。
○2学校操场长200()。
○3成人3小时行15()。
○4张老师身高170()。
○5铅笔长2()。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
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1. 5 20 500
2.6000 8 5 4000
二、综合题
1.×√××
2.8 4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
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题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1米○2米
○3千米
○4米
○5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