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山街道“教学常规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提高卧龙山街道的教学常规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以教学为中心的目标要求,实现素质教育的任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水平为目标,以创新课堂教学,开展校本研究为载体,以完善常规管理工作机制为保障,突出重点,狠抓薄弱,创新措施,提高水平,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目标任务
1、修改完善符合街道实际情况的教学常规制度,并传达给教师,让教师清楚明确,并付之行动。
2、坚持依法治教,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3、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创新管理措施,注重对教师教学过程实效性的了解分析和研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4、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抓有效课堂教学。
加强“三主”教学模式的研究,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经验,实现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
5、抓好学生的学习常规管理,即抓好预习、学习、作业、复习、检测等各个环节。
通过学习过程的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成长。
6、将“教学常规管理年”活动与教师的量化考评、评优树优、绩效工资相结合。
三、活动安排
教学常规管理年活动从2016年3月开始至2016年12月结束,共分两个学期,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布发动阶段(2016年3月)
各学校认真学习本方案,召开全体教师会,明确“教学常规管理年”的任务及要求。
各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分析查找本校教学常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具体原因,制定符合各自学校实际情况的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初步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4月至5月)
抓备、讲、批、辅、检、思等环节,精细常规管理,组织教师开展学习活动、研讨活动,提高常规管理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规范课程管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要求,确保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加强课程表的使用督查,做到执行课程表不占、不挤、不调,确保课程开设的高质量。
(二)、突出关键环节,提高常规精细化管理水平。
1、严格审查,学校教务处及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层层制定工作计划,做到任务具体,责任明确,规范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
各学校要对各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全面的检查、指导,及时反馈,提高计划的针对性。
2、加强备课管理。
第一建立各学科备课常规,要求每位教师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基础上从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及学
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及多媒体运用、作业及辅导安排等多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第二完善备课检查评估制度,各学校要对教师的备课数量质量、教学反思进行检查评估,以分数或等级加以区分,与教师的绩效考核相结合。
第三建立教案的评比制度,学校每月开展优秀教案的评比交流,并对优秀教案定期展示,突显激励与示范功效。
第四落实集体备课制度,进一步对集体备课的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过程、资料整理等规范化,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学校的一项制度,成为提高教师备课水平,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是加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打造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最好的,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
按照县教研室提出的三主教学模式等先进经验,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二是提高课堂效率,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三是积极开展观摩活动,积极组织骨干教师的观摩课,名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每人一节的过关课等观摩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广大教师逐步明晰新模式的要求。
四是加强检测检查。
加大推门听课、听后检查、当堂测评的力度和密度,以课堂效果评价促进教师应用新模式,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及课堂教学效率。
(四)、狠抓规范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立足实际,继续深入开展学生学习规范的训练活动,将训练活动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位教师,每位学生。
完善标准,规范内容,强化
训练,各学校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及课堂教学创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习规范标准要求,突出抓好学生的读书、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语言规范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第三阶段:小结与反思阶段(2016年6月)
对本学期教学常规管理年的开展情况及时检查总结,并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四阶段:深化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9月至11月)
根据上学期街道教学常规管理的开展情况,及时整改,推动本活动更加深入地开展,使各学校能够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进行开展教学;使各位老师能够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进行教学;使各位学生能够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进行学习,以保证教学常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阶段:总结反思阶段(2016年12月)
对全年的教学常规管理活动进行总结,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并召开专题会议,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并算入到年终的考核当中去,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证据。
四、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充分认识开展“教学常规管理年”的意义和作用,扎实组织活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活动指导监督监控,严格过程管理,使活动常抓常新,切实增强活动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2、制定方案,明确责任。
各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活动要具体,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定地点,不能流于形式,不能走过场,要确保活动的效果。
3、认真总结,严格考评。
各校要对教师的常规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教师的考核当中去。
教办也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活动,成绩纳入对各校的年度考核当中。
五、活动的组织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负责对此项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评估,教办成立“教学常规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付玉秋
副组长:司崇奎
成员:顾安民李本池郭长德徐自金刘玉坡
魏中礼贾义国汤东霞
附:教学常规管理年实施细则
卧龙山街道教育办公室
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