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致206XT普通锥齿轮差速器及半浮式半轴设计

标致206XT普通锥齿轮差速器及半浮式半轴设计

目录普通锥齿轮差速器设计 (1)1 关键字 (2)2 车型数据 (2)2.1参数表 (2)2.2个人具体设计内容的参数 (2)3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设计 (2)3.1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差速原理 (3)3.2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 (4)3.3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设计和计算 (5)3.3.1 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5)3.3.2 差速器齿轮的几何计算 (8)3.3.3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9)3.3.4 差速器齿轮的材料 (10)4 半浮式半轴的设计 (11)4.1半浮式半轴结构形式分析 (11)4.2 半浮式半轴杆部半径的确定 (16)4.3 半轴花键的强度计算 (193)4.4 半轴其他主要参数的选择 (14)4.5半轴的结构设计及材料与热处理 (205)5 参考文献 (15)普通锥齿轮差速器设计1关键字差速器行星齿轮半轴发动机参数:发动机型号TU5JP4 排气量(l)1.587发动机形式直列4缸,DOHC双顶置凸轮轴,每缸4气门缸径X冲程78.5 mm X 82.0 mm材料全铝缸盖、铸铁缸体功率(Kw/rpm)78/5750最大扭矩(N·m/rpm)142/4000升功率(Kw/l)49.15 压缩比10.52、车型数据2.1参数表2.2 个人具体设计内容的参数3、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设计汽车在行驶时,左、右车轮在同一时间内所滚过的路程往往不等。

例如,转弯时内、外两侧车轮行程显然不同,即外侧车轮滚过的距离大于内侧的车轮;汽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由于路面波形不同也会造成两侧车轮滚过的路程不等;即使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由于轮胎气压、轮胎负荷、胎面磨损程度不同以及制造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引起左、右车轮因滚动半径的不同而使左、右车轮行程不等。

如果驱动桥的左、右车轮刚性连接,则行驶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驱动轮在路面上的滑移或滑转。

这不仅会加剧轮胎的磨损与功率和燃料的消耗,而且可能导致转向和操纵性能恶化。

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汽车左、右驱动轮间都装有轮间差速器,从而保证了驱动桥两侧车轮在行程不等时具有不同的旋转角速度,满足了汽车行驶运动学要求。

在多桥驱动汽车上还装有轴间差速器,以提高通过性,同时避免在驱动桥间产生功率循环及由此引起的附加载荷。

使传动系零件损坏、轮胎磨损和增加燃料消化率等。

差速器用来在两输出轴间分配转矩,并保证两输出轴有可能以不同的角速度转动。

差速器有多种形式,在此设计普通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

3.1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差速原理图2-1 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示意图如图2-1所示,对称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是一种行星齿轮机构。

差速器壳3与行星齿轮轴5连成一体,形成行星架。

因为它又与主减速器从动齿轮6固连在一起,固为主动件,设其角速度为0ω;半轴齿轮1和2为从动件,其角速度为1ω和2ω。

A 、B 两点分别为行星齿轮4与半轴齿轮1和2的啮合点。

行星齿轮的中心点为C ,A 、B 、C 三点到差速器旋转轴线的距离均为r 。

当行星齿轮只是随同行星架绕差速器旋转轴线公转时,显然,处在同一半径r 上的A 、B 、C 三点的圆周速度都相等(图2-1),其值为0ωr 。

于是1ω=2ω=0ω,即差速器不起差速作用,而半轴角速度等于差速器壳3的角速度。

当行星齿轮4除公转外,还绕本身的轴5以角速度4ω自转时(图),啮合点A 的圆周速度为1ωr =0ωr +4ωr ,啮合点B 的圆周速度为2ωr =0ωr -4ωr 。

于是1ωr +2ωr =(0ωr +4ωr )+(0ωr -4ωr )即 1ω+ 2ω=20ω (2-1) 若角速度以每分钟转数n 表示,则0212n n n =+ (2-2) 式(2-2)为两半轴齿轮直径相等的对称式圆锥齿轮差速器的运动特征方程式,它表明左右两侧半轴齿轮的转速之和等于差速器壳转速的两倍,而与行星齿轮转速无关。

因此在汽车转弯行驶或其它行驶情况下,都可以借行星齿轮以相应转速自转,使两侧驱动车轮以不同转速在地面上滚动而无滑动。

有式2-2)还可以得知:①当任何一侧半轴齿轮的转速为零时,另一侧半轴齿轮的转速为差速器壳转速的两倍;②当差速器壳的转速为零(例如中央制动器制动传动轴时),若一侧半轴齿轮受其它外来力矩而转动,则另一侧半轴齿轮即以相同的转速反向转动。

3.2 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的结构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由差速器左右壳,两个半轴齿轮,四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半轴齿轮垫片及行星齿轮垫片等组成。

如图3-2所示。

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制造方便、用于公路汽车上也很可靠等优点,故广泛用于各类车辆上。

图2-2 普通的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1,12-轴承;2-螺母;3,14-锁止垫片;4-差速器左壳;5,13-螺栓;6-半轴齿轮垫片; 7-半轴齿轮;8-行星齿轮轴;9-行星齿轮;10-行星齿轮垫片;11-差速器右壳3.3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设计和计算由于在差速器壳上装着主减速器从动齿轮,所以在确定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尺寸时,应考虑差速器的安装。

差速器的轮廓尺寸也受到主减速器从动齿轮轴承支承座及主动齿轮导向轴承座的限制。

3.3.1 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的选择1.行星齿轮数目的选择轿车中常用两个行星齿轮,现先取标致206XT 乘用车采用2个行星齿轮。

2.行星齿轮球面半径B R 的确定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尺寸,通常取决于行星齿轮的背面的球面半径B R ,它就是行星齿轮的安装尺寸,实际上代表了差速器圆锥齿轮的节锥距,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表征了差速器的强度。

球面半径B R 可按如下的经验公式确定:3T K R B B = mm (2-3) 式中:B K ——行星齿轮球面半径系数,可取 2.5~3.0。

根据《汽车设计》对于有4个行星齿轮的乘用车和商用车取最小值,对于有两个行星齿轮的乘用车及四个行星齿轮的越野车和矿用车去最大值,所以对于有2个行星齿轮的标致206XT 乘用车汽车取大值0.3=B K ;T ——计算转矩,取Tce 和Tcs 的较小值,N ·m. 计算转矩的计算r p 0amax ghr n i =0.377v i (2-4)式中r r ——车轮的滚动半径,其中轮胎类型与规格(km/h)为:185/65 R14轮辋直径14英寸 = 355.6mm ,185是轮胎断面宽度,轮胎断面高就是185*0.65=120.25mm ,185/65的轮胎直径就是: 355.6+120.25*2=596.1mm 。

当然实际的和理论的回略微有差异,但差异会在2~3mm 以内,否则会容易产生跑偏等问题。

胎高指的是胎面到轮辋之间的厚度。

根据《汽车理论》经验公式:滚动半径公式:r r =m mm Fd 289.036.2891416.321.59605.32==⨯⨯=π(式中F 为计算常数子午线轮胎F=3.05;普通斜交轮胎F=2.99)i gh ——变速器量最高档传动比(对于武当变速器即为直接档)。

i gh =1根据所选定的主减速比i 0值,就可基本上确定主减速器的减速型式(单级、双级等以及是否需要轮边减速器),并使之与汽车总布置所要求的离地间隙相适应。

把n n =6000r/n , amax v =185km/h , r r =0.289m , i gh =1代入(2-4)计算出r p 0amax ghr n i =0.377v i =3.53①按发动机最大转矩和一档传动比来确定:ni k TT TTLe ce η0max=(2-5)式中:Tce —计算转矩,单位N.m ;T emax —发动机最大转矩;T emax =142N.m ; n —计算驱动桥数,n=1;TL i —发动机到所计算主减速器从动齿轮之间的传动系最低档传动比(包括变速器一档传动比i 1,主减速器传动比i 0)即06.1353.37.301=⨯=⋅=i i i TL ;i 0—主减速器传动比,i 0=3.53;T η—传动部分的传动效率,η=0.9;0k —超载系数,0k =1;K d —为猛接离合器所产生的动载系数,因此车性能系数0=i f ,取K d =1; i 1—变速器一挡传动比,轿车一般为3-4,取i 1=3.7; 代入式(2-5),有:).(07.166919.006.1311420maxm N ni k TT TTLe ce =⨯⨯⨯==η②按驱动轮打滑来计算:LBLB rcs i r m G T ηϕ'=222G —汽车后桥静负荷;根据标致206的参数表有总质量kg m a 1567=,显然驱动桥最大静负荷2G 与轴荷分布有关,汽车的轴荷分布可以用当汽车满载静止时,各车轴占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根据王望予《汽车设计》表1-6:取满载最大轴荷分配53%,则有()N g m G a 0.81398.9156753.0%532=⨯⨯== '2m —后轴负载转移系数,乘用车的后轴负载转移系数2'm 一般为4.12.1-,计算时取'2m =1.2。

;ϕ—附着系数,对于安装一般的轮胎公路用车,在良好的混泥土或沥青路上附着系 数ϕ取0.85;m i —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到车轮之间的传动比,m i =1;m η—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到车轮之间的传动效率,η=1;).(21.239911289.085.02.10.813922m N i r m G T LB LB r cs =⨯⨯⨯⨯='=ηϕm N T T T cs ce d .07.1669),min(==根据上式B R =3.059.3507.16693=mm所以预选其节锥距A 0=)(23.3587.34)99.098.0(mm R b -=- 取A 0=35.0mm 。

3.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选择为了获得较大的模数从而使齿轮有较高的强度,应使行星齿轮的齿数尽量少。

但一般不少于10。

半轴齿轮的齿数采用14~25,大多数汽车的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的齿数比1z /2z 在1.5~2.0的范围内。

差速器的各个行星齿轮与两个半轴齿轮是同时啮合的,因此,在确定这两种齿轮齿数时,应考虑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在任何圆锥行星齿轮式差速器中,左右两半轴齿轮的齿数L z 2,R z 2之和必须能被行星齿轮的数目所整除,以便行星齿轮能均匀地分布于半轴齿轮的轴线周围,否则,差速器将无法安装,即应满足的安装条件为:I nz z RL =+22 (2-6) 式中:L z 2,R z 2——左右半轴齿轮的齿数,对于对称式圆锥齿轮差速器来说,L z 2=R z 2 n ——行星齿轮数目;I ——任意整数。

在此1z =12,2z =20 满足以上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