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酸碱性的测定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酸碱性的测定
PH值
1、同学测定了一些食物的pH如下。根据表中 的数据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物质 蕃茄 橘子 鸡蛋清 牛奶 玉米
pH
4
3
8
6
8
A、病人适宜多吃橘子 B、牛奶和鸡蛋清都显碱性 C、蕃茄的酸性比橘子强 D、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某同学给月 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 结果如下表:
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①点燃塑料绳的过程只发生了化学变化。②镁能 燃烧生成氧化镁是镁的一种化学性质。③二氧化 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④糖 溶入水里不见了,可水却变甜了,说明糖发生了 化学变化。⑤酒精是一种易挥发的物质。⑥晒干 的咸菜表面出现了食盐的固体颗粒,这一变化属 于化学变化。⑦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反 映了它的一种物理性质。⑧将胆矾研成粉末,这 一过程是物理变化。 A.①③⑤⑦⑧ B.②③④⑥⑧ C.③④⑥⑧ D.①④⑥
9.初中化学教材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 a.氧化性,b.还原性,c.可燃性,d.毒性,e.吸水性, f.溶解性,g.酸碱性,h.腐蚀性. 请选择合适的代号(a~h)填写下列空格(每空只填 一个代号); (1)浓硫酸通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有 ( ) (2)氢气可用作高能燃料,是因为它有( e ) (3)氧气在燃烧反应中一般表现出 ( c) (4)用一氧化碳冶炼铁,是利用它的(a ) (5)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验溶液的( b ) (6)硫酸和氢氧化钠对人的皮肤有( g )
科学生化部分复习:
主题1 常见的物质(一)物质的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1.用来判断干燥的铜绿受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是 ( D )
A.粉末由绿色逐渐变黑
C.试管口有水生成 浑浊的气体
B.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D.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 A.用干冰人工降雨
5、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①苹果 3.3~4.5 ②鸡蛋清 7.6~8.0 ③番茄 4.0~4.4 ④玉米粥 6.8~8.0 ⑤柑橘汁3.4~ 4.2, 胃酸过多的人宜经常食用的是 ( B ) A.①④ B.②④ C.④⑤ D.③⑤ 6、用pH试纸测定食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 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食醋滴到试纸上, 测得的结果与食醋实际的pH比较( ) B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
h
溶液酸碱性的测定:
1、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 酸红碱蓝
无色酚酞酸无碱红
2、PH试纸: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表示. 2、pH的范围是 0-----14 。 3、pH<7时,溶液显 酸 性, 且数值越小,酸性越 强 。 4、pH=7时,溶液显 中性 性。 5、pH>7时,溶液显 碱 性, 且数值越大,碱性越 强 。
化肥名称 尿素 碳酸氢铵 硫酸铵 pH 7 8 6.5 氨水溶液 11
该同学最好选用( C ) 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铵 D、氨水
3、下列物质的pH大于7的是( C ) A.食盐水 B.食醋 C.石灰水 D.汽水 4、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 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B ) A.CO2 B.CaO C.Cu(NO3)2 D.HCl
5.在镁条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 象是 (D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镁条减少 D.生成白色固体 6.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 源循环”.例如,燃料(CH4、CH3OH等) ①点燃 燃烧产 物(CO2和H2O等) ②太阳能或生物能燃料 (CH4、 CH3OH等),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消除污染.上述 构想中的①、②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D ) A.均为物理变化 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 变化 C.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D.均为化学变化 7.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 。由分子 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 发生了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熔点、 沸点、导电性、导热性、 延展性、吸附性、硬度、吸 水性...。 化学性质:酸性、碱性、 氧化性、还原性、 可燃性、 金属活动性、稳定性、易分解、易风化...。 1.下列哪条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 C) A.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①石墨用作电极 ②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③ 氧气用 于气焊 ④干冰用作致冷剂 ⑤焦炭用于冶金工业 ⑥一 氧化碳有剧毒 A.①②③ B.⑤⑥ C.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
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的是 (B ) A.盐酸除锈,煤的燃烧 B.冰融化成水,倒置泡沫灭火器产生二氧化碳 C.白磷自燃,空气液化 D.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酸碱指示剂变色 8.(1)将硫粉和铁粉在研钵中研磨;(2)研磨后的 混合物在试管里加热。请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1)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实验(2)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B ) A.硫酸的酸性 B.浓盐酸的挥发性 C.氢气的还原性 D.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5.氢气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C ) A.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相同条件下,是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 C.具有可燃性 D.难溶于水 6.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 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B ) A.石墨作润滑剂 B.二氧化碳灭火 C.氧气供给呼吸 D.CO把铁从其氧 化物中还原出来
(A生锈
3.下列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 C.加热使石蜡熔化
(D ) B.用二氧化碳制干冰 D.煤气爆炸
4.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B ) A.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