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组织培养专题复习

植物组织培养专题复习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途径
一般流程

脱分化
外植体

愈伤组织 再分化
植株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途径
选修1
外植体中 分生组织
丛状苗
生根
植株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途径
选修3
外植体
愈伤组织 丛状苗 生 根
植株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途径
选修3
外植体
愈伤组织
单细胞 细胞团 球形胚 心形胚
胚状体
植株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途径
植物细胞在植株内为什么不能体现全能性?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一、理论基础
拟南芥
烟草
番茄
容易再生出新植株,并能在多个世代中保持细胞全能性的表达
小麦
玉米
水稻
较难再生,在多次继代培养后会丧失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
1.(2018.4浙江卷)取田间不同品种水稻的幼胚,先进行_消_毒____,然后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幼胚发生 ___脱__分__化__形成愈伤组织,并进行继代培养。影响愈伤组织能否成功再生出植株的因素有:培养条件如光 照、温度、培养基配方如植物激素配比、以及____愈__伤__组__织__继__代__的__次__数__、__水__稻__的__基__因__型__(答出2点即可)
C 错误的是(

A.外施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种子萌发会受到抑制
B.抑制与脱落酸合成相关酶的基因表达,会引起胎萌
C.外施脱落酸,可抑制脱落酸受体缺失突变体发生胎萌
D.离体的水稻成熟胚,可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萌发
四、应用
(四)原生质体培养
植物细胞A
植物细胞B
如何原去生除质细体胞的壁获且得不破坏 细胞的生命活性?
必修1
外植体
愈伤组织
单细胞 细胞团 球形胚 心形胚
胚状体
植株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途径
胚胎发生途径
外植体
愈伤组织
细胞团 球形胚 心形胚 单细胞
胚状体
植株


器官发生途径
外植体
愈伤组织 丛状苗 生 根
植株
其它途径
外植体中 分生组织
丛状苗
生根
植株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途径
丛状苗 生根
脱分化
外植体
愈伤组织
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
01
02
03
理论基础
培养途径
➢ 细胞的全能性
➢ 胚胎发生途径 ➢ 器官发生途径 ➢ 其他途径
应用
➢ 快速获得同质后代 ➢ 规模化生产次生代谢产物 ➢ 获得人工种子 ➢ 原生质体培养 ➢ 培养转基因植物 ➢ 单倍体育种 ➢ 获得脱毒苗
四、应用 (一)快速获得同质后代
组培育苗法繁殖快,一年内,一个分生组织可以获得几万甚至几十万株 幼苗,且不占用地,不受环境的影响,为植物工厂的建立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应用 (二)规模化生产次生代谢产物
大量培养特定细胞系(愈伤组织),可获得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如某些中药)
紫草
愈伤组织
紫草素 (活血化瘀)
定义 细胞具有的分化出各种细胞, 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细胞的全能性
原因
生物体每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 全套遗传物质。
长期培养的细胞全能性 下降的原因
➢ 遗传物质改变 (且结果不可逆)、
➢ 激素平衡被打破或敏感性发 生改变
➢ 产生了缺乏成胚性的细胞系
细胞的全能性
如何体现 ➢ 脱离母体、无菌 ➢ 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答出2点即可)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2)原生质体在培养过程中,只有重新形成___细__胞__壁____后,才可进行有丝分裂。多次
分裂形成的小细胞团可通过_____胚__胎__发__生________或器官发生的途径再生植株。
四、应用 (五)培育转基因植物
6.(2017.11浙江卷)利用植物克隆培育新品种,一方面可利用带有目的基因的 ___农__杆__菌__侵染植株,或将目的基因通过__显__微__注__射__方法导入植物细胞、组织、器官 获得转基因植株,另一方面利用异源植株的_原__生__质__体___进行融合产生杂种植株,或利 用异源植物在试管内进行___受__精_____,对其产生的胚进行培养产生杂种植株。
B. MS培养基+适宜浓度NAA C. MS培
养基+适宜浓度BA
D. NAA/BA小于1的MS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四、应用 (三)获得人工种子
人工种皮:人工薄膜
胚状体
人工胚乳 (营养物质、抗生素、植物激素)
人工种子
4.(2020.1浙江卷)胎萌是指种子未脱离母体即发芽。下列关于种子胎萌和萌发的叙述,
单细胞 胚状体
2.(2017·11月浙江卷)回答与植物克隆和动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利用植物愈伤组织获得再生植株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由愈伤组织的细胞先分化产
生芽和根后再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___器_官__发__生_____途径,二是由愈伤组织细胞产生胚状体 后再萌发形成完整植株的胚胎发生途径。另外,也可不通过愈伤组织阶段而直接采用带 腋芽的茎段培养成丛状苗,再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其原因是腋芽中存在__分__生__组__织____。
3.(2015.10浙江卷)将消毒后的矮牵牛叶片剪成小片,在含有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溶液中
浸泡后,取出并转移至加有适当配比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含蔗糖、琼脂和抗生素,
下同)上,使叶小片先脱分化形成_愈__伤__组__织___。再将其转移至另一培养基诱导形成芽,
芽切割后转移至_B_______( A. LB培养基
定义
植物组织培养
也叫做植物克隆,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细 胞或原生质体等,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 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植株的技术。
一般流程
脱分化
外植体
愈伤组织 再分化
植株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植株基因型一定相同? 不一定
一、理论基础
四、应用 (四)原生质体培养
5.(2020.1月浙江卷)回答与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1)为了获取某植物叶片无菌的原生质体,先将叶片经表面消毒并去除下表皮,再将其
置于经___过__滤__灭__菌____处理的较高渗透压的混合酶溶液中。酶解后经多次离心获得原
生质体。然后测定该原生质体的活性,可采用方法有_染__色__法__,_渗__透__吸__水__失__水__、____。
去壁
原生质体A
融合的原理及常用
酶解法
酶的 专一性
去壁 原生质体B
生物膜的
原 生 质 体
的融合聚乙方二法醇?(PEG)、电刺激
融合 流动性

融合的原生质体AB

杂种细胞的形成 杂种植株的产生
再生细胞壁
杂种细胞AB

脱分化
物 组
愈伤组织

再分化

杂种植株

四、应用 (四)原生质体培养
1978年梅尔彻斯(Melchers)等首次获得了马铃薯 和番茄的属间体细胞杂种——“Pomat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