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管护制度
1、堤面长期保持平坦、无坑槽,无明显的波状起伏,雨后无积水,做到晴雨天都一样,有无检查都一样。
2、堤身、平台无高杆植物和杂草。
3、堤面、堤身、平台做到无杂物、牛粪等垃圾堆放。
4、堤肩与堤脚完整美观,做到无坑槽、无缺损、无吊坎。
5、堤身、平台不允许新增上下坡路。
坚决封堵车流量不大的坡道,有计划地对翻堤马路进行整治,做到马路平整、无车槽、无切堤筑路现象。
经上级审批同意修筑的上下坡路,要求用土帮堤筑路并高标准硬化。
6、堤身、平台、禁脚范围内无牛坑、无雨流沟缺。
7、堤身和禁脚地范围内无违章建房、爆破、采砂、打井、挖洞、开沟、埋坟、铲草皮、打草晒粮、搭蓬、堆放物料和垃圾、钻探与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挖掘、违章种植以及从事其它损害堤身和禁脚地安全的行为。
进一步完善划界确权工作,有计划地启动堤防护堤地的土权、林权、管理权“三权”回收工作,“三权”回收率达95%以上。
8、为了确保防洪安全,要求各管理段定期对所辖堤段的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进行徒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分局并协助处理。
管理人员日巡一次,管理段周巡一次,工程管理科每月检查一次,同时认真做好徒步检查记载。
9、防洪责任制措施落实,坚持每月工作22天,休息日有专人值班。
防汛物资器材按规定地点堆放整齐、有专人管理,且帐物相符,保管妥善。
管理段用房、哨棚和防汛设施无盗损。
10、工程管理设施(如水尺、公里碑、百米桩、分界牌、险工险段牌、工程简介牌)齐全美观,无损坏;拦车卡有醒目警示标识。
11、护坡、护岸等河道防护工程无缺损、无坍塌、无松动等险情;穿堤建筑物无险情发生。
各管理段必须坚持日常检查,如有上述情况及时上报分局并配合分局处理。
12、督促沿堤涵闸管理单位加强对穿堤建筑物进行日常管理,确保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养护良好、运转灵活;混凝土无老化、破损现象;堤身与建筑物联结可靠,结合部无隐患、无渗漏现象。
13、熟练掌握和运用水法规,用法律法规来维护河道堤防工程的完整与安全,依法治水、依法行政,打击违法行为;严格项目审批制度。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任何项目建设以及采砂取土等,必须按河道管理权限审批,不越权审批;河道管理范围内阻水生物或建筑物的数量、位置、设障单位等情况清楚,及时提出清障方案并督促完成清障任务,无新设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