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旋翼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研讨

多旋翼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研讨

多旋翼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研讨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采用人工开展输电线路巡视维护的传
统作业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电力发展的需求。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突破,给运
维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与视角,可实现输电线路安全巡检工作的高效和自动化开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多旋翼无人机的组成及优缺点,同时探讨了巡检作业方法、
流程,及多旋翼无人机在输电线路故障抢修中的辅助照明功能,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旋翼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辅助照明
一、多旋翼无人机组成
多旋翼无人机巡检系统主要包括飞行器飞行平台、巡检任务设备系统以及地
面站遥控系统三大部分。

1.1飞行器飞行平台
多轴飞行平台包括机身本体的电机及旋翼、飞行控制系统、能源与动力系统。

四旋翼无人机本体的动力组件是一种带有四片正反桨叶的旋翼。

飞行控制系统是
无人机的关键核心系统之一,其集成各类型传感器以获取必要的导航要素包括高度、速度、坐标以及航向等,使飞行器具有姿态稳定控制的功能。

1.2巡检任务设备系统
无人机在电力巡视应用上,机载任务设备必须满足输电线路巡检作业要求的
图像清晰度、平稳性等功能,经过多次试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市场上性能
较高的微单相机,有效像素通常大于1670万,具有自动对焦、防抖以及遥控拍
照等功能,由于飞行中的抖动较大及运动拍摄,多旋翼无人机的低速运动飞行拍摄,宜配备适合低速运动摄像的镜头。

1.3地面站遥控遥测系统
手持式遥控系统采用Futaba2.4G遥控器,通过各通道的操作,将控制信号传
输至机载接收机,飞控计算机完成信号的解码并实现飞行器的三维运动和云台的
俯仰运动。

地面站软件识别各类数据并实时显示、监测飞行姿态,绘制飞行航迹,全面了解飞行器工作的情况。

二、在输电线路巡检中采用无人机的优缺点
2.1无人机的优点
自主导航飞行技术和自主悬停技术是无人机技术的基本功能,因此,可以与
输电线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了人工登塔的作业风险及繁重的工作量,多
角度的拍摄,可以很好的分析线路运行状况及查找故障点能力。

尤其是在无人机
功能及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也不断深化。

2.2无人机的缺点
在工作过程中,无人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其并不是毫无缺点。

例如无人机的机身与电池量的矛盾,导致了目前无人机不能进行长时间的巡察与
飞行。

除此之外,无人机发送的无线信号和图像传输距离大概在1km左右,其可
遥控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了工作站和无人机的位置的相对性。

无人机对
线路现场情况进行图像传输,但不具备图像中的故障分析及处理能力。

三、巡检作业方法及流程的研究
3.1作业流程
图1多旋翼无人机巡线作业流程
为了保证多旋翼无人机巡视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制定了合理规范的无人机
巡线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3.2流程中的相关工作
(1)资料准备。

巡检作业组应收集巡检线路的走向、交叉跨越情况、杆塔GPS、运行参数、地形地貌、缺陷记录、气象条件以及线路周边的环境情况等。

(2)巡检作业。

1)现场勘察:巡检作业前,应现场勘察巡线路,核实杆塔
和主要地标物的GPS信息;选定多旋翼无人机起降场地,应满足以下要求:起降
场地平坦坚硬、无砂石,四周无高大障碍物;面积不小于2m×2m;远离信号干扰源。

2)起飞前准备:观察周围环境及现场天气情况是否达到安全飞行要求;作
业人员明确作业任务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方案,并制定
应急预案。

如果采用自主模式飞行,应进行航迹规划;在选定的起降场地展开多
旋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系统联试,应两人交叉检查确认设备状态;设置好安全警
示标线,具备随时起飞状态。

3)起飞作业:现场负责人发出起飞指令并记录起
飞时间;无人机操作员平稳匀速控制多旋翼无人机按预定飞行方案飞行,如果遇
到特殊情况,无人机操作员应按现场负责人要求更改飞行方案;多旋翼无人机巡
检飞行速度宜保持在7m/s到8m/s;如果要求精细巡检飞行速度宜保持在3m到
4m/s;现场负责人通过地面站的实时画面调整云台角度,控制拍照/录像等,取
得相应的作业数据;作业过程中现场负责人每1到2分钟向无人机操作员报告无
人机状态信息,达到飞行预警值时现场负责人及时通知无人机操作员回航。

(3)作业结束回航。

回航前操作员应正确判断风向、风速等;回航过程中,应平稳、缓慢地降低无人机高度;回航过程中现场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每隔
7s~8s通报飞行高度,同时确认起降场地无外物;飞行器降落后,断开飞行器主
电源,填写多旋翼无人机现场作业记录。

四、应用探讨
多旋翼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巡视作业,机载可见光高清相机及
视频摄像机等成为线路巡视的主要手段。

但需要在夜间开展的故障查找定位、故
障抢修作业、线路高空作业,常规的辅助照明设备只能在地面进行灯光辅助支持,极大的影响了照明效果以及工作安全。

采用可搭载于无人机的夜间照明辅助系统,通过对机身进行改造,搭载LED
灯头及配套的舵机、操控平台,实现多角度的高空照明,用以解决当前输电线路
夜间作业灯光照明不合理问题。

五、结语
总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持续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输电线路巡检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在输电线路巡检中,能
有效地提高输电线路巡检效率和可靠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大无人机巡检
输电线路技术的应用,以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永,李德波,吴翔等.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3.
[2]王昊昊,罗建裕,薛禹胜,等.中国电网自然灾害防御技术现状调查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
[3]周海峰.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4]吕明,罗新,刘正云.无人直升机线路巡检技术实用化研究[J].湖北电力,2012,3(36):1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