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栽培与管理技术(三)葡萄生长期管理据近年经验,要使葡萄夺取高产,葡萄生长期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是非常核心技术.现简介其技术如下:一、葡萄整形修剪整形与修剪,目在于调节生长和成果之间矛盾,在架面上合理配备枝蔓,使管理以便,树势健壮,延长寿命,并为连年高产创造条件。
葡萄整形与修剪因品种不同而异。
并巨峰树势极强,修剪宜轻剪长留,在开花前对成果枝进行摘心和掐去一某些穗尖,有助于缓和树势,减轻落花落果,提高座果率。
对树势中档强葡萄园皇后则宜中短梢修剪。
1、整形方式。
一是多主蔓整形,适于冬季埋土防寒地区。
定植当年发芽长至5-6叶片时进行打顶,选留3-4个粗壮主蔓。
二是主干形整形,定植当年发芽后只留一种新梢,培养直立生长主干。
2、冬季修剪。
葡萄冬季修剪,普通在秋季落叶后一月左右到翌年萌发前20天左右进行。
过早、过晚修剪都会导致树体严重损伤,损失养分,引起株体生长衰弱。
依照树势强弱和成果母枝长短,葡萄冬季修剪原则是:强蔓长留,弱蔓短留;上部长留,下部短留。
大体可分为三种办法:(1)长蔓修剪长蔓修剪普通多采用双蔓更新办法。
在成果母蔓下选留一条蔓作为更新母枝,更新母枝保存2-3个健康芽,成果母蔓保存6-12芽,促使期抽出新梢,当年能开花成果,更新母蔓上抽出2个新梢(若抽出3个应除掉一种),如上面着生有花序要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促使枝条组织充实。
到下一年冬剪时,将当年成果母蔓所有剪除,更新母蔓上部新梢依然保存6-12个芽,作为成果母蔓,下部新梢再保存2-3个芽,作为更新母蔓。
选留更新母蔓时,要注意尽量选距离主干近某些,以控制成果部位逐年上升速度。
(2)短蔓修剪先培养一种一米左右蔓,让主蔓上抽出多条成果主蔓,冬季修剪时,将各成果母蔓均留2-3个芽。
待春季抽条后,选上部一种枝条作为成果枝,下部一枝条作更新枝,不让其成果。
到冬季修剪时,再将成果成果枝所有剪除,更新枝留2-3个芽。
(3)中蔓修剪中蔓修剪和更新办法基本上和短蔓修剪相似,不同之处是成果母枝保存芽数较多,普通留4-5个芽。
此外,修剪时要剪除密集枝、纤弱枝、病虫害枝和干枯枝。
3、生长期间植株管理。
(1)抹芽。
为了最经济、最有效地运用养分,使新梢疏密均匀,将过多不必要嫩梢尽早抹除。
(2)绑梢和去卷须。
当新梢长至25-30厘米时,应及时绑梢,采用字绑法可防止新梢被磨擦受伤。
在绑梢同步摘除卷须,以养活养分消耗。
(3)新梢摘心和副梢解决。
新梢摘心,可抑制枝蔓徒长。
对摘心后发生大量副梢,应加以抑制。
果穗如下副梢可以从基部除去,果穗以上副梢留2叶摘心,主梢顶端副梢留几片叶子,对成果枝摘心,可限制营养生长,增进花序营养积累,提高座果率。
普通可在开花前一周,在最上部果穗上留5-9片叶摘心为宜。
(4)花序、果穗修整。
一种成果枝上常有1-3个花序,以留一种发育良好花序为宜。
然后对花序进行恰当修整。
对座果率低、果穗疏散品种如玫瑰香、巨峰等应在开花前2-3天剪去副穗和掐去穗尖一某些,以提高座果率.二、肥水管理葡萄是近年生植物,每年生长、结实,需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营养物质。
为使树势保持健壮生长和不断提高产品产量、品质,必要注意合理施肥。
依照国内某些葡萄丰产园测定,每增产100斤浆果,约需施氮0.25-0.75公斤、磷0.2-0.75公斤、钾0.13-0.63公斤。
各地可因地制宜,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来制造适当施肥量。
按施肥时期可分为基肥和追肥。
基肥宜在果实采收后至新梢充提成熟9月底10月初进行。
基肥以迟效肥料如腐熟人粪尿或厩肥、禽粪、绿肥与磷肥(过磷酸钙)混合施用。
追肥普通在花前十余天追施速效性氮肥如腐熟人粪尿、饼肥等,7月初追施以钾肥为主如草木灰、鸡粪等。
施肥办法可在距植株约1米处挖环状沟施入,基肥深度约40厘米,追肥宜浅些,以免伤根过多。
施肥后需浇水。
葡萄根外追肥,对提高产量和质量有明显效果,并且办法简便。
花前、幼果期和浆果成熟期喷1-3%过磷酸钙溶液,有增长产量和提高品质之效;花前喷0.05-0.1%硼酸溶液,能提高座果率;座果期与果实生长期喷0.02%钾盐溶液,或3%草木灰浸出液(喷施前一天浸泡),能提高浆果含糖量和产量。
根外喷施肥料,如遇干旱,要恰当减少浓度,以免发生烧叶;在没有施用过地区,宜先少量试用,获得经验再逐渐推广。
葡萄比较耐旱,但如能适期灌溉,产量可明显增长。
树液流动至开花前,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此时如能结合追肥进行灌溉,便可为开花座果创造良好肥水条件。
但开花期水份过多,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除非土壤过于干燥,否则花期不适当浇水。
座果后至果实着色前,正值高温,叶面蒸腾量大,需要大量水份,可依照天气每隔7-10天浇一次水。
果粒着色,开始变软后,除特别干旱年份过多,果实含糖量减少且不耐贮藏、容易裂果。
休眠期间,土壤过干不利越冬,过湿易导致芽眼霉烂,普通在采收后结合秋季施肥灌一次透水,在北方产区还要在防寒前灌一次封东水,这是葡萄防寒重要办法。
雨季葡萄病害防治 11、葡萄水罐子病又称转色病,体现为果粒着色异常,红(紫)色品种色泽浅发暗,失去光泽,白色品种果粒为水泡状,果肉变软,果皮与果肉极易分离,成为一包酸水,病果糖度明显减少,酸度增长,不能食用。
此病多发生在葡萄穗尖端或副穗上,葡萄整穗发病较小,发病葡萄粒极易脱落。
该病重要是由于营养失调或营养局限性所致,普通树势弱、摘心重、成果过多、肥水和有效叶面积局限性时,发病较重。
地下水位高或葡萄成熟期遇降雨,特别是在高温过后遇降雨,田间高温高湿,发生也较重。
2、葡萄日烧病又称日灼病,重要发生在果穗肩部和向阳面,受害葡萄粒形成淡褐色干疤,微凹陷,病疤粗糙不平,日灼处易感染病菌引起果实腐烂。
该病重要是葡萄粒在高温、强光照射下,葡萄粒表面局部温度过高,水分失调而致灼伤,或由于叶片与葡萄粒争夺水分,使葡萄粒局部失水,再受高温灼伤所致。
不同品种发病限度不同,红地球、无核白鸡心等品种发病重,巨峰发病轻。
葡萄架式和管理水平对该病发病轻重也有很大影响,篱架比棚架发病重,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果园发病较重,偏施氮肥发病也较重。
3、葡萄生理裂果多发生在葡萄转色期后来,葡萄果皮连同果肉纵向开裂,纵裂从葡萄粒顶部到葡萄粒果梗部,甚至露出果核。
该病重要是葡萄生长期持久干旱后,突然遇降雨或浇大水,果肉生长加快,将果皮撑破,从而导致裂果。
此外,有葡萄品种果粒着生过于紧密,随果粒增大,果粒间互相挤压,或果皮韧性差都可以导致裂果。
4、葡萄生理落叶重要是土壤干旱或土壤含水量过高引起。
5、葡萄缺素症重要是由于土壤和栽培管理因素不同,某些葡萄园常浮现不同限度营养缺少现象,缺少氮、磷、钾、硼、锌、铁、钙、镁等中任何一种,都会影响其生长势,植株衰弱,减少产量,影响品质,严重使植株早衰,诱发某些侵染性病害发生和加重危害,也会减少对其他非侵染性病害如冷害、冻害、旱害、日烧病等抗性。
防治办法:(1) 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
保持土壤疏松,增长其保水性能,避免过多施用速效氮肥;生草果园要适时刈割,每年秋末深耕土壤,增施腐熟有机肥,争取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施肥量至少达到斤果斤肥,依照植株长势及需肥规律,实行配方施肥,适时适量进行土壤追肥或叶面喷施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避免偏施氮肥。
(2)科学排灌。
依照葡萄园土壤含水量,适时排灌,避免土壤含水量急剧变化。
(3)控制成果量。
通过花后摘心和疏花疏果,保持适当坐果量,避免树体负荷过重,多用棚架或小棚架栽培,提高果穗离地高度。
(4)合理修剪。
长势强品种、营养生长过旺树,要轻剪,多长放,削弱营养生长。
尽量少留或不留副穗,每个果穗至少应留叶片16片以上;对易发生日烧病品种,夏剪时在果穗附近要恰当留叶遮阴,而其他部位过多叶片要恰当除去,以免其与果实争夺水分。
(5)覆盖地膜和套袋。
采用地膜覆盖有明显保墒作用,对防止生理裂果也有较好效果。
套袋可防止日烧病及生理裂果病发生,同步也可防止病虫害对果实侵染及农药对果品污染。
(6)喷肥降温,特别是在阴雨过后高温天气,在叶面和果穗上喷布0.2%磷酸二氢钾或5%草木灰浸出液2~3次,对日烧病有一定防止作用。
雨季葡萄病害防治 27月,山东胶东半岛遇到十年不见涝灾,持续降雨20余天,降雨量近700毫米,此时正值高温,致葡萄大面积发生病害。
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特别是霜霉病,危害严重,落叶、烂枝、烂果乃至枯死,许多葡萄园绝产半绝产。
莱州市葡萄研究所承担着市科委科研攻关项目,肩负着为果农示范品种,示范技术社会责任,在葡萄管理上十分注重。
往年积累了某些雨季葡萄防病治经验。
7月,见天久雨不晴,便由技术所长单平负责全力抓好葡萄病害防治工作,采用了某些办法,效果甚好。
30亩高档葡萄示范园基本没有感病,欧亚种、欧美杂种、美州种等都枝叶繁茂,来参观、学习果农无不称奇。
实际并无奇处,但是是采用了七项办法。
一、以防为主,及时喷药。
这一概念,普通果农都懂,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做得不到位,或者看天等雨,或者忙于别活,延误了喷药最佳时间,葡萄最易感病。
应当对药物残效期17天~21天药物,每15天喷一次药。
若中间降雨,视雨量大小,酌情缩短下次喷药天数。
若喷药后即遇大雨,则天晴后重喷一遍。
若相邻两种药分别为碱性或酸性,则严格注意间隔时间,防止两种药酸、碱中和。
切忌延误喷药时间。
二、见病初发,及时治疗。
阴雨连绵,高温多湿,最易感病,要每天到葡萄园中全面观测一次。
见病初发,即行对症喷药。
例如霜霉病,几乎年年不同限度发生,在胶东半岛,多发季节是在"立秋"前10天左右,在昼夜温差10℃以上时,最易感病,此时要全面、细致观测。
见园中个别处,哪怕是一株葡萄上发现霜霉病,即行喷药。
惯用药是70%科搏600倍液、80%乙磷铝300倍液或1:0.7:180倍波尔多液。
三、以波尔多液为主,适配别药。
积近年经验及若干果农反映,波尔多液是既经济又保险防病良药,并且其展着力也比较强。
在对葡萄防病过程中,以波尔多液为主线,适配别药,防病效果甚好,可于花前喷一次1:0.5:240倍液,花后喷一次1:0.7:220倍液,葡萄膨大期时喷一次1:0.7:200倍液,葡萄采收后喷一次1:1:180倍液,秋季喷1次~2次1:1:160倍液。
中间若发生白腐、炭疽等病,则对症喷药。
这些药多为酸性,与波尔多液严格限制间隔时间。
四、适加肥量,以壮树势,提高抗性。
多雨季节,会导致肥力流失,使树势削弱,减少抗性。
因而,多雨季节应据地块肥力流失状况和葡萄长势,适加肥量,要以"少吃多餐"办法,将肥少施、勤施。
特别是重砂壤土地块。
根外追肥,事半功倍。
普通结合喷药进行,特别需要,单独喷施。
在喷波尔多液时,加0.5%尿素。
在喷酸性药时,加0.5%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也可以喷质量靠得住叶面肥。
但对新肥必要先试后再大面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