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党史,感党恩(资料)

学党史,感党恩(资料)

郭俊卿
著名女战斗英雄。

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45年到1950年,先后荣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

在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群英会上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荣誉称号。

情暖战友的贴心人
艰难困苦的战斗环境和人民军队里情同手足的内部关系,
锻炼和考验了郭俊卿勇敢顽强的战斗意志,也培养了她
互助友爱和患难与共的崇高美德。

每逢部队行
军中,她都帮助战友扛枪、背背包、抬担架、挑油桶和行军
锅。

她有一个好嗓子,会唱好多歌,无论行军和休息,她常
以动人的歌喉鼓舞士气,活跃大家的情绪。

一个暴风雨的夜
晚,敌人突然袭击部队驻地。

当时郭俊卿正在师里支部书记训练班学习,听到枪声,她立即和学员们一起赶到火线,冒着敌人的炮火,跑在最前面,不停地抬担架、救伤员。

南下途中,她虽然已经是连级干部了,但仍然和战士一样徒步行军,常常抢扛战士的背包。

她看到广播员太累了,就接过喇叭,喊口号鼓舞士气。

每到宿营地,她不顾自己满脚板的血泡,抢先给战友烧水烫脚,用马尾给战士们串泡。

深夜,她还悄悄起来给大家盖被子。

所有这些,都被战士们传为佳话。

黄继光
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
团9连的营讯员。

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
地阵亡。

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
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
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军人复员
并大量征兵。

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
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

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

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

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

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

在反击中,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冲锋都没成功。

眼看就要天亮,如果在拂晓前还夺不下高地,不仅使已夺取的阵地重落敌手,还会直接影响整个上甘岭反击战的胜利。

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

在战斗中,攻坚小组的两位战友阵亡了,情况非常紧急,黄继光身上也连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

联合国军的机枪声把他惊醒,他不顾一切顽强地爬到了联合国军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那舍己为人,一心为民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的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

焦裕禄
焦裕禄,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时值该县遭受严重
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
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
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
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他用自己的
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
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孔繁森
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他18岁参军,
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9年复员后,
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

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
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
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
还乡”的条幅。

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
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孔繁森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时代先锋、领导干部的楷模、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许海峰
许海峰,我国著名的射击运动员。


第23届奥运会上,获男子手枪60发
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
得主,同时也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
首位冠军得主,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
金牌“零”的纪录。

从教后,他带选
手获得了两枚奥运会金牌。

许海峰是
名副其实的金牌运动员和金牌教练。

华罗庚
华罗庚
国际数学大师。

他为中国数学的发
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华罗庚先生
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
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
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
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度称赞。

华罗庚先生是难以比拟的天才。

主要成就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十部巨著:《堆垒素数论》、《指数和的估价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数论导引》、《典型群》(与万哲先合著)、《从单位圆谈起》、《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与王元合著)、《二阶两个自变数两个未知函数的常系数线性偏微分方程组》(与他人合著)、《优选学》及《计划经济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其中八部为国外翻译出版,已列入20世纪数学的经典著作之列。

此外,还有学术论文150余篇,科普作品《优选法评话及其补充》、《统筹法评话及补充》等,辑为《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

雷锋
(1940—1962)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
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
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