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断键部位
非还原性末端
磷酸化酶 a (PLP)
+
磷酸
G-1-P
(1)糖原磷酸解为1-磷酸葡萄糖
糖原
Gn
糖
H3PO4
原 分
磷酸化酶
解 的
糖 原 Gn-1
限 速
HO CH2
酶
O
OH
OH OH
OP
OH HO
1-磷酸葡萄糖
O
Gn+ H3PO4 1-磷酸葡萄糖 + Gn-1
(glucose-1-phosphate)
糖原的结构
3.糖原合成
定义:
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 糖原的合成(glycogenesis)。
单糖:
葡萄糖(主要)、果糖、半乳糖等
部位:
肝脏、肌肉组织等细胞的胞浆中
(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
CH2OH
H H
OH
OH H
HO
OH
H
OH
葡萄糖
(glucose)
ATP ADP
Mg2+
葡萄糖 (glucose)
脑与肌肉中缺乏此酶
6-磷酸葡萄糖+ H2O
葡萄糖 + H3PO4
糖原
Gn+1 Pi
糖
磷酸化酶
原 分
Gn
1-磷酸葡萄糖
解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图 6-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6-磷酸酶
H2O
Pi
葡萄糖
糖分解代谢
一、糖原的合成作用
由葡萄糖和其它单糖如果糖、半乳糖 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反应 在细胞质中进行 。
α -淀粉酶 β -淀粉酶
淀粉的磷酸解
淀粉磷酸酶
nG-1-p+少量葡萄糖
在Q酶作用下的支链淀粉的合成
m
n
A
B
Q酶(1)
m
+
n
A
B
Q酶(2)
A
m n
B
H O
R
H
OH
H
OH
H
OH
(5)分支酶催化糖原不断形成新分支链
12~18G
糖原合酶
分枝酶
糖原引物
糖原合成的限速酶
糖原合成图
1-磷酸葡萄糖
UTP
UDPG PPi 糖原引物 UDP
糖原(1→4葡萄糖单位)
葡萄糖
ATP ADP
6-磷酸葡萄糖
消耗能量 需要引物 非还原端
糖原(1→4和1→6葡萄糖单位)
肾上腺素或 胰高血糖素
意义:由于
1、腺苷酸环化酶
(无活性)
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1
酶的共价修饰 反应是酶促反 应,只要有少 量信号分子 (如激素)存
2、ATP
cAMP
2
102
3、蛋白激酶
R、cAMP
3
(无活性) 蛋白激酶(活性)
在,即可通过 加速这种酶促 反应,而使大 量的另一种酶 发生化学修饰, 从而获得放大 效应。这种调 节方式快速、
A激酶(有活性)
A激酶(无活性)
H2O
ADP
2ATP 磷酸化酶b激酶- P
+
2ADP cAMP +
(有活性)
A激酶(有活性)
磷酸化酶b (无活性)
磷酸化酶a- P (高活性)
+
糖原合酶a 糖原合酶b- P (有活性) (无活性)
Pi 磷蛋白磷酸酶-1 H2O
(3)cAMP对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糖原的分布
肝糖原:
含量可达肝重的 5%(总量为90-100g)
肌糖原:
含量为肌肉重量的1~ 2%(总量为200-400g)
返回
2.糖原分解
糖原分解
是指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部位
肝脏
产物
葡萄糖
一、糖原的酶促磷酸解
糖原的结构及其连接方式
非还原性末端
-1,6糖苷键
-1,4-糖苷键
脱
支
Pi
酶 的
G-1-P
作
脱支酶
用
脱支酶
脱支酶具有双重作用:
α-1,4-糖基转移酶α-
G
1,6-糖苷酶
(2)1-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
HO CH2 O OH
OH
O P O CH2
OH
O
OH OH
OP
OH HO
1-磷酸葡萄糖 (glucose-1-phosphate)
O
OH OH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2.胰高血糖素
其升高血糖的机制包括: ①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人而抑制糖 原合酶和激活磷酸化酶,迅速使肝糖原分 解,血糖升高。 ②通过抑制磷酸果糖激酶2抑制糖酵解途径, 加速糖异生作用。 ③促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的合成,抑 制丙酮酸激酶,增强糖异生。 ④与胰岛素作用相反,加速脂肪动员,间 接升高血糖水平。
返回
4.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磷酸化酶
变构调节
糖原合成酶
共价修饰调节
受同一调节系统控制
即:激素-cAMP-蛋白激酶
有两种类型
即:活性形式 和无活性形式
糖原的合成和分解通过对糖原磷酸化酶和糖原合成酶 的调节机制进行调控
别构调控 1. 糖原磷酸化酶:AMP; ATP、6-P-G、Glc 2. 糖原合成酶:6-P-G、Glc
3.糖皮质激素
①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分解产生 的氨基酸转移到肝进行糖异生。 ②抑制肝外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抑制点为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二、糖水平异常
1.高血糖和糖尿病 在正常情况下,血糖
水平维持在3.89~6.11mmol/L之间。空腹 时血糖浓度高于7.28mmol/L称为高血糖。 如果血糖值超过肾糖阈值8.96mmol/L ,尿 中还可出现糖,就称为糖尿病 。
+
A
ADP
2、淀粉的分解
淀粉的酶促水解解
α -淀粉酶:在淀粉 分子内部任意水解α -1.4 糖苷键。(内切酶)
β -淀粉酶:从非还原 端开始,水解α -1.4糖 苷键,依次水解下一个β -麦芽糖单位(外切酶)
脱支酶(R酶):水解 α -淀粉酶和β -淀粉酶 作用后留下的极限糊精中 的1.6 -糖苷键。
OH
OH HO
6-磷酸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e)
1-磷酸葡萄糖 (glucose-1-phosphate)
6-磷酸葡萄糖
1-磷酸葡萄糖
(3)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的生成
CH2OH
H H
OH
OH H
HO
O
O P OH
UTP
UDPG焦磷酸化酶
H
OH
OH
1-磷酸葡萄糖
(glucose-1-phosphate)
葡萄糖激酶
CH2OPO3H2
H H
OH
OH H
HO
OH
H
OH
6-磷酸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e
葡萄糖 + ATP
6-磷酸葡萄糖+ADP
(2)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1-磷酸葡萄糖
OH
O P O CH2
OH
O
HO CH2 O OH
OH OH
OH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OH OH
OP O
共价修饰
磷酸化酶和糖原合成酶的活性是受磷酸化或去磷酸化的共 价修饰的调节。二种酶磷酸化及去磷酸化的方式相似,但 其效果相反。
Pi H2O
糖原合成酶 a ( 有活性)
OH
糖原磷酸化酶 b OH
( 无活性)
糖原合成酶 b ( 无活性)
P
糖原磷酸化酶 a ( 有活性)
P
ATP ADP
(1)糖原合酶的变构调节
腺苷酸环化酶 + 腺苷酸环化酶
磷酸化酶b激酶 ATP
+
cAMP
胰高血糖素 和肾上腺素 对糖原合成
与分解的 调节
+
蛋白激酶 + 蛋白激酶
磷酸化酶b激酶 磷酸化酶b + 磷酸化酶a
糖原合酶 + 糖原合酶
级联放 大效应
糖原分解加强
糖原合成下降 返回
cAMP结构
(3)、激素对糖原
合成与分解的调控
肾上腺素或 胰高血糖素
磷酸化酶a(催化1.4-糖苷键断裂) 三种酶协同作用: 转移酶(催化寡聚葡萄糖片段转移)
脱枝酶(催化1.6-糖苷键水解断裂)
非还原性末端 Pi
1-磷酸葡萄糖
糖 非还原端
原
磷
G -1-P
酸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解
G -6-P
的
步
骤
G
G
双重功能酶
磷酸化酶a
糖原核心
转移酶
极限糊精
脱枝酶(释放1个葡萄糖)
糖原磷酸化酶的作用位点及产物
ATP ADP
4、磷酸化酶激酶
4
(无活性) 磷酸化酶激酶(活性)
104
ATP ADP
5
106
5、磷酸化酶 b
(无活性) 磷酸化酶 a(活性)
6
108
6、糖原
1-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
效率极高。
血液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激素通过cAMP-蛋白激酶调节代谢示意图
激素 受体 G蛋白 环化酶
细胞膜
ATP
cAMP+PPi
支链淀粉合成
淀粉合成酶:催化形成α -1.4糖苷键 Q酶(分支酶):既能催化α -1.4糖苷键的断裂,又 能催化α -1、6糖苷键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