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艺术硕士必考专题--艺术与时代
编辑:凯程中传考研
一、问题展示
1.论述艺术和时代的关系。
2.你怎样看“艺术与时代”的关系。
3.十九大明确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请你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谈谈你对艺术与时代的看法。
二、答题思路
思路一
什么样的时代产生什么样的艺术。
思路二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代表性艺术。
思路三
同一个艺术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精神内涵。
思路四
同一个艺术在同一时代内也会有所流变。
实际答题中,可就其中一点来说,也可综合其中两三点来说。
三、参考答案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认为,时代、种族、环境是影响艺术的三种要素。
时代之于艺术的影响,除了内容、形式,甚至在深层的审美节奏上也有反映。
首先,不同的时代就会造就不一样的艺术,也会产生不同的代表性艺术,其次同一个艺术在不同的时代所表达出来的精神内涵也是不一样的,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什么样的时代产生什么样的艺术
从现实主义角度来看,艺术所反映的内容正是彼时代之映射。
以汉乐府为例,现存的汉代乐府民歌有四十多篇,数量不算多,但内容充实,感情饱满,极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其时正当汉初至汉武帝之后,长期的穷兵黩武和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不断加剧人民沉重的负担;加上土地兼并,使广大农民陷入贫困和破产的境地,因而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这种社会情况在汉代乐府民歌中得到了极为具体而生动的反应。
我们再看杜甫,杜甫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色彩,这和他生活的背景有关,杜甫深处大唐由盛转衰的阶段,战乱纷繁,民不聊生,所以我们不难看到《悲青坂》中的:“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这样的艺术作品,通过作者的感情,对战争屠戮,尸横遍野的惨象进行了诠释,这不正是时代影响下的艺术作品吗?
2.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代表性艺术
时代与时代不同,其精神内涵便有不同,同一时代的艺术作品常有共同的特征,
体现出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审美理想和追求。
远古的图腾崇拜、殷周的青铜饕餮、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的文人自觉、盛唐的燕乐之音、宋元的山水意境、明清的世俗文艺……这些时代风格,又称“朝代气象”,是指艺术在特定时代里呈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时代所特有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艺术家对艺术时代风格的形成发展有着或积极或消极的巨大的影响促成作用。
因为艺术家的个人艺术风格总是比整体性的艺术时代风格更具体、实在。
同一时代的艺术家个体或艺术家群体的不断创造运作,便形成了该时代的艺术风格。
3.同一艺术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精神内涵
我们从建筑艺术来看,故宫与人民大会堂就着各自鲜明的时代特色。
故宫作为封建时代的建筑,处处显现出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成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象征,故宫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是太和殿,它高大森严,殿前有广阔的空间,大殿两侧的朝房却又非常低矮,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充分体现出“天子至尊”,“皇权至上”的封建宗法礼制。
人民大会堂作为社会主义时代的建筑,显得崇高、壮丽,同时又十分亲切、开朗,尤其是人民大会堂前的巨大石柱,犹如一根根擎天柱,给人一种雄伟坚实、挺拔有力的感觉,并且是整座建筑物显得广阔开朗。
所以说同一个艺术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精神内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时代对艺术有着积极的影响,不论是内容、形式等等,都会受到当下时代的影响,艺术反映着时代,艺术是时代“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