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健康指导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健康指导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健康指导
【关键词】糖尿病肝硬化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其原因为体内胰岛素活性绝对或相对不足或人体组织对胰岛素敏
感性下降,所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水电解质紊乱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1]。

肝硬
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于肝脏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2]。

二者均为慢性疾病,在有效的控制下,可预防并发症,延缓病程的发展,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正确
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1 一般护理
将病人安排在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卧室的安静、舒适和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定期检
测肝功能、血糖、尿糖。

早期无临床症状的病人,可以参加正常工作,但应督促其注意劳逸
结合;晚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休息是降低肝脏的代谢活动,增加肝脏代谢的血流量,有利
于肝功能的恢复。

2 心理护理
(1)病人患有两种不同慢性病疾病,心理负担重,患者常有焦虑、紧张、忧郁、担心因经
济困难不能支付医药费,我们通过美好的语言、友善的态度、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帮助患
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2)紧张心理: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部分患者中,由于过分担心发生低血糖反应,从而精神紧张。

(3)失望心理:长期胰岛素治疗患者生活质量
受到影响,心理耐受能力差。

(4)依赖心理:对胰岛素治疗理解不够,认为注射胰岛素就不需
要控制饮食。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接受胰岛素治疗时的特殊情绪,向患者介绍胰岛素治疗
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组织放映糖尿病防治的录像;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3 饮食护理
以糖类、脂肪适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饮食为宜。

糖类供给略高于健康人,以利肝病恢复,最好合用胰岛素。

蛋白每日1.5~2g/kg,以植物蛋白为佳,如豆制品。

脂肪以每日0.6~
0.8g/kg为宜,选用含维生素B、C、A、D、E、K丰富的食物。

忌食动物脂肪,少食胆固醇高
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类等。

代偿期肝硬化有少量腹水者,限制盐摄入量,少食含钠食物,如咸肉、酱菜、酱油、含钠味素等。

谷物、瓜茄、水果含钠较少,水果、硬壳果、干豆、肉类、马铃薯含钾多。

多次肝硬化腹水者: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量,每日盐摄入量少于l.2g,进餐时,要让病人细嚼慢咽,每餐不少于20分钟,食谱多样化。

避免进食刺激性及粗纤维多、较硬的食物,以免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禁烟、戒酒,不喝含有酒精成分的饮料,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而使病情恶化。

4 皮肤护理
肝硬化病人常伴有四肢水肿、皮肤干燥、瘙痒、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要注意皮肤护理,
每天用温水擦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药皂或沐浴液、或水温过高。

衣服宜柔软宽松;定时更
换体位,防止发生褥疮或感染;皮肤瘙痒可涂止痒剂,以免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

5 培养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
每日检查足部,经常用温水泡脚(水温在37℃~39℃)泡脚20min,泡脚时水温不宜太高,泡
脚过程中及时调节水温,泡洗后用软毛巾轻轻擦干足部皮肤,不要用力揉搓。

注意观察足部
皮肤色泽、动脉血管的搏动、感觉功能、局部温湿度的变化等。

选择合适的鞋袜保护足部皮肤,不能赤脚走路或赤足穿鞋,少穿塑料、硬底拖鞋,注重修剪趾甲,注意平着剪,不宜剪
太短,也不宜剪得有角度,以免损伤甲沟造成继发感染;足部按摩每日数次,动作轻柔,从
趾尖向上按摩,促进患肢血液循环。

因皮肤微循环障碍,寒冷时注意肢端保暖,忌用热水袋
保暖,以防烫伤。

6 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胰岛素应保存在5℃左右的避光低温环境下,使用期间宜保存在室温20摄氏度以下环境中;应用时注意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避免振荡;胰岛素常用于皮下注射。

腹部对胰岛素
的吸收迅速均衡,对患者来说腹部较其它部位更便于患者自我操作和护理。

胰岛素注射时刺
入皮下组织,推药前应回抽针栓,无回血时方可推注,以防误入静脉内引起低血糖反应。


完药液后,压迫针眼2~3秒,不可按摩。

每次改变注射部位,以防组织硬化、脂肪萎缩影
响胰岛素的吸收。

注射部位应使用75%酒精严密消毒以防感染,胰岛素给药时应告诫病人注
射部位可能有红肿、痒或发热等局部过敏反应,通常数周后可消失,不必惊慌。

使用胰岛素
治疗期内不应随意中断治疗,调整胰岛素用量、更换胰岛素的剂型和品种时,要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以免病情失控或发生低血糖反应。

胰岛素治疗期内,注意监护并告知患者及其家
属观察低血糖反应。

一旦出现疲乏、思睡、软弱、出汗等即给予食物,可饮糖水、果汁等,
如30分钟内未缓解或加重时,应与医生联系。

患者外出时应准备些糖果、饼干,并随身携
带疾病卡,以便及时得到他人的帮助。

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除立即检测微量血糖外,立即
口服糖水或静注50%葡萄糖,再让其进食,以防止昏迷。

如症状不缓解立即送往医院。

7 家庭健康教育
糖尿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及治疗的顺从性,从而降低各种慢性并发症
的发生率和致残致死率。

护理人员通过全方位的系统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从心理技术到
家庭社会全方位的护理,对患者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指导和帮助
患者及家属掌握糖尿病和肝硬化知识,做好自我护理。

(2)做好个人及口腔卫生,防止受
凉感冒和感染。

(3)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尿糖、血糖,讲明其意义及结果评价。

讲解口服
降糖药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4)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胰岛素注射的时间、方法、部位等,了解其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有心悸、饥饿、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时,应立即进食或
饮糖水。

(5)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如散步、太极拳等。

(6)定
期检查足部皮肤。

(7)禁烟、酒及其他不良嗜好,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8)门诊随访,了
解疾病发展情况。

在临床上,护理中通过病情观察、注重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通过合理饮食护理减少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患者也都学
会了自我管理和对疾病的认识度,若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能够做到在家里和在医院的治疗一
样有规律,讲科学,相信很多并发症都会控制在一个较好的范围内,不会影响到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常桂娥.糖尿病的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5(15):1420.
[2] 李改焕.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