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


此为商代重器,乃大型祭祀及宴享时所用,因是三甗联成一体,故得此名。其构思奇巧, 前所未见。鬲( lì )身长如方案,面上有3个高出平面的圈口,体腔中空,平底下有 六足。甑( zèng )敞口收腹,底有3孔以为箅。全器花纹精美,上有夔纹、三角纹、云 雷纹等。整器纹饰简洁有秩,形制独特,是研究商代青铜器文物类型学的重要史料。
《三礼图》中的周几 ·周·
俎( zǔ )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切割或陈列牲畜之用具。图中的俎为四条腿,前 后腿下端加一横木,使俎腿不直接着地,由横木承接,这是后世家具“托泥”的始祖。
(一)席地而坐的前期家具
2.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铁器工具的产生, 漆工艺的广泛应用以及技术高超的名工巧匠的不断出现,使得家具在制 作水平和使用要求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彩绘虎座鸟架鼓·战国·
该架鼓做工精美, 体现了战国时期中 国家具的艺术成就。
雕花木案 ·战国·
出土于河南信阳。案两端各有四条 腿,以横木承托。案面雕有花纹, 虽经地下埋藏二千年,但仍可辨其 线条。
黑漆朱绘三角纹木俎·战国·
造型古朴敦厚,绘饰有极精美的三角形几何图案。从这一时期的俎的 造型来看,已经具备有桌案的雏形了。
带脚踏的扶手椅·西魏
胡床·北齐·
汉代开始出现的胡床在这一时期开 始逐渐普及民间.
莲花墩·北魏·
早期的凳子,后世坐墩大都由此演 变。装饰上的特点反映出魏晋时期 佛教流行。此类高型坐具只在少数 贵族和僧侣中使用,尚未普及。
床榻·东晋·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zhēn)图》中的床体很大,四面设屏,前面留有活 屏可供上下出口。上为幔帐、下为箱体,四周封闭,比前代的床榻有了很大发展。
靠背椅(河北钜鹿宋墓)
《会昌九老图》中的圈椅·宋·
桌椅类是宋代极为普遍的家具,此时人们的生活中心由以床为中心转变为以桌案为中 心。椅凳类家具已经相当完善,圈椅已经出现。
圈交椅《蕉荫击球图》·宋·
胡床经改进成为交椅,而圈交椅则更 加完美的适应人体曲线。
抽屉橱(河南白沙宋墓壁画)
镜台(河南白沙宋墓壁画)
凭几·战国·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此几的造型延 用至魏晋时期,是最典型的凭几。 几面以黑漆为底,略绘彩色花纹。
彩绘鸳鸯盒·战国·
整个造型为一只立雕的鸳鸯,头部可以转动,身体镂空,背部有一长方形口。它巧妙 地将实用与美观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件具有隽永艺术魅力的精品。
(一)席地而坐的前期家具
3.秦汉时期的家具
围屏·东晋·
这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宋摹mó 本)局部。此榻为无足落地式,三面 围屏上绘有山水图,很是讲究。
案和胡床·东魏·
见于河南东魏石刻。此案案面狭长, 曲足,足下有横木承托。造型秀气, 比例协调。
(二)过渡时期的家具
2.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
中国家具发展至唐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 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至五代时,家具造型 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 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隋唐五代时期,家 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 (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功能分类。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图示
中国古代家具 席地而坐前期家具 商周时期家具 春秋战国家具 过渡时期的家具 秦汉时期家具
魏晋南北朝家具
隋唐五代家具
垂足而坐的后期家具
宋代家具 元代家具
鼎盛时期的明清家具
明式家具 清式家具
(一)席地而坐的前期家具
1.商周时期的家具
席地而坐包括跪坐,可以追溯到17世纪以前,距今约3700年。 商代灿烂的青铜文化放映出当时家具已在人们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从 现代的青铜器中我们看到有商代切肉的“俎”和放酒用的“禁”,可以 推测当时在室内地上铺席,人们坐于席上而使用这些家具。
河南安阳出土的石俎·商·
这种四足俎延至周朝,上部的俎 面为倒置梯形,上宽下窄,四壁 斜收。俎面为槽形,为后世出现 的带拦水线之食案先驱。
饕餮蝉纹俎·商周·
此俎为青铜制成,俎面狭长,两端 翘起,中部略凹。周身绕以蝉纹、 夔(kuí )纹、饕餮纹。我们可以从 这种板足俎的造型中看到后世桌案 类家具造型的身影。
幔帐围屏床、围屏榻、条案 ·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的局部。图中的桌子都有牙头装饰,这是五代流行式样。幔帐围屏 床三面封闭,形成一个较私密的空间。
床、案、榻、棋桌、屏风·五代·
五代画家周文矩《重屏会棋图》中所表 现的五代时期家具。有趣的是画中的屏 风上绘着的是另一幅《重屏会棋图》。
座椅·五代·
可视作早期“四出头扶手椅”的典型, 搭脑为直线形,前后枨落地。见于南 唐画家王其翰的《勘书图》。
错金银青铜龙凤案·战国·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一号墓出土。此案设计精美,层次复杂,最下层是鹿的造型,再 上一层由飞龙盘曲,龙间又有凤鸟;龙头构成四角,架起四方形案面框,估计案面可 能是漆木的。
漆几·战国·
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彩绘漆 几。由三块木板榫接而成,结构合 理,竖立的两块木板为几足,中间 横板为几面。立板侧面绘饰云纹, 精美无比。
(三)垂足而坐的后期家具
1.宋代家具
宋代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在结构 上,壶门结构已被框架结构所代替;家具腿型断面多呈圆形或方形,构 件之间大量采用割角榫、闭口不贯通榫等榫结合;柜、桌等较大的平面 构件,常采用“攒边”的做法,即将薄心板贯以穿带嵌入四边边框中, 四角用割角榫攒起来,不但可控制木材的收缩,而且还起到装饰作用。 此外,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开艺严谨,造型 优美,使用方便。 家具种类有开光鼓墩、交椅、高几、琴桌、炕桌、盆架、座地檠 (落地灯架)、带抽屉的桌子、镜台等,各类家具还派生出不同款式。 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组合家具,称为燕几。
屏身黑面朱背,正面用油漆彩绘云龙纹图案,绿身朱鳞,体态生动自然。背面朱色地 上,满绘浅绿色棱形几何纹,中心系一谷纹玉璧,围板四周,围以较宽的棱形彩边。 在下面的边框下安着两个带槽口的木托,起保证屏身直立的作用。
漆案(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汉代·
汉代的食案如同后世的盘子,有很矮的案足。“举案齐眉”的故事中所说“案”,就 是这种矮足案。
漆衣箱·战国·
1977年湖北随州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此箱为长方形,箱盖隆起,箱盖箱 底四周有把手,可合在一起。箱身黑漆红纹,非常精美,反映了当时漆工艺的水 平。
大木床·战国·
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床形实物。该床长2120mm,四 周立有围栏,两侧留有上下口,床面为活动屉板。通体饰有髹漆彩绘。
抽屉桌(山西文水元墓壁画)
元代的抽屉桌是一种新兴家具,抽屉位于桌的上部,占总高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容积 大,体量感强。
罗锅帐
霸王帐
宋代家具的新发展还在于抽屉桌的出现,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最早的抽屉形象。 元代家具出现的家具新结构是罗锅帐和霸王帐,它们既能承重,又能加强形体的牢固, 兼有结构功能和装饰美化功能。
前言
我国的家具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距今约 3700年的商朝。几千年来,我国的家具始终保持着独具特色的民族 风格,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誉。我国的家具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遗 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聪明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人们生活起居习惯的变化,中国传统家具经历了自商周到秦汉 的席地跪坐的矮形家具,从魏晋到隋唐席地跪坐与垂足而坐并存的过渡 时期家具,至北宋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的演变过程,以后又经过五六百 年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明代达到了它的艺术高峰。
(三)垂足而坐的后期家具
由宋、辽、金至元,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社会的普遍方式,
并向居住环境的纵深扩展。一大批新的家具持续不断地出现,是我国高型
家具大发展时期。
(三)垂足而坐的后期家具
1.宋代家具
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 凳等高脚坐具已普及民间,结束了几千年来席地坐的习俗;其次是家具 结构确立了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其三是家具在室内的布置有了一定 的格局。宋代家具正是在继承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四)鼎盛时期的明清家具
明清家具,尤以明代家具最为卓越,最具有代表性,在世界家具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家具的造 型、装饰、工艺、材料等,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 洁的时代特色,后世誉之为“明式家具”。清式家具以设计巧妙、装饰 华丽、做工精细、富于变化为特点。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材质 之优,工艺之精,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是这一时期正是确立了清 式家具的风格。明清家具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家具所具有的极其精湛的工 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明清时期各地都有家具生产,精制的则主要产于苏州、广州、北京、 徽州、宁波、福州、扬州、山西等地区。各地区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 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具风格。其中以苏州、广 州、北京制作家具最为著名,“苏作”、“广作”和“京作”被称为明 清家具三大名作。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科技发展迅速腾飞。秦朝的建筑 艺术具有雄壮浑厚的特点,汉代的园林的兴起推动了家具的发展,从这 时期的墓室壁画和画像砖等上面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靠形象的家具资料。 秦汉时期形成了以床为中心的起居方式,家具种类更加丰富,漆家具的 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 (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变的端倪。 (3)出现软垫。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宫凳·唐朝·
这种出现在唐画《挥扇仕女图》中的 宫凳在其它绘画作品中也经常出现, 说明在上层社会中比较流行。这种凳 也被称为“腰圆凳”、“月牙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