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的设计与探讨_肖洲

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的设计与探讨_肖洲


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式要求共同决定。 6. 方便实用、现势性原则 地理信息数据标准最终目的是指导数据生产,
所以在制定时要充分考虑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否 则就失去可操作性和推广性。所以从编码的编制 需要从实际生产中出发,考虑作业员实际的使用情 况。同时从 所 需 表 达 的 内 容 来 看,电 子 显 示 屏、数 码摄像监控设备等新型地理空间要素的出现,必须 要将这些新出现的要素表达在地形图上。这就要 求在制定数据标准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必须做到与 时俱进和因地制宜,使制定的数据标准具有鲜明的 时代特性和地方特色。
二、北京现行分类代码标准存在的不足
1. 各级比例尺编码自成体系 北京地区从 2007 年遵循的《北京市基础测绘 技术规程》,其中包含北京市 1 ∶ 500、1 ∶ 2000 地形要 素分类代码和 1 ∶ 5000、1 ∶ 10 000 地形要素分类代 码。这两种比例尺标准之间不相协调,同一要素的 代码不相同,在地形图缩编等跨比例尺操作时需要 进行转换,给 标 准 的 实 施 带 来 很 大 不 便,有 时 甚 至 产生矛盾。为尽可能彻底地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通656Fra bibliotek测绘通报
2012 年 增刊
7. 近几年新增要素的处理 为了使制定的标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和地 方特色,结 合 实 际 情 况,做 到 与 时 俱 进、因 地 制 宜, 向各外业部门收集近几年北京地区新增地物要素 名称和实际作业中不好表达的地物,补充在新标准 中。如: 高铁、道路隔离带、露天电梯、围边等。 8. 道路类要素分类方式的处理 城际道路由原来的按公路等级区分变为了按 照国省县乡专区分。 城市道路 由 原 来 的 街 道、街 巷 变 为 了 快 速 路, 主、次、支路。 桥梁划分 方 式 的 改 变,由 原 来 的 按 材 料、性 质 混用划分,改为车行桥与人行桥的划分。 9. 与数字地图制图要素编码的关系 在对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的调研过程中, 发现一些地方在制定地方标准过程中,为兼顾数字 地图制图,大 多 对 国 标 码 进 行 了 码 位 扩 充,也 有 的 地方标准对一些国标码进行了重新编码。但是各 个地方标 准 一 般 都 是 相 互 独 立 进 行 的,并 不 相 同。 严格地讲,这些地方标准或实施标准已经不是纯粹 的地理信息要素编码标准。并且改造完的编码标 准已经不具备前面所提到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优势。 因此,兼顾数字地图制图,不应以牺牲国标为代价。 数字地图 制 图 要 素 编 码,可 以 通 过 其 他 方 式 进 行。 因为概念 上,二 者 本 来 就 不 是 一 个 层 面 的 问 题[4]。 因此,对与 数 字 地 图 制 图 要 素 编 码,是 通 过 数 据 字 典设计和要素本身在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式要 求来定义的。 也就是说编制地理信息的编码基本与地图制 图无关,而 点、线、面 的 具 体 区 分 是 隐 式 约 束 的,只 是在数据字典和地形图图式中有所体现。如三角 点,在要素 分 类 编 码 上 并 没 有 区 分 等 级,也 没 有 区 分地图制图所要求的土堆上和无土堆的三角点,可 以看做是一种隐式约束,只是在数据字典中用属性 与几何表现区分; 对于各种标高点注记也没有设计 编码,因为 从 理 论 上,各 种 标 高 点 注 记 也 均 为 制 图 要素,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完全可以由地理空间要素 的用户属性来替代。 编写后的北京地形图地理信息要素新标准覆
过修订将两种比例尺标准内容融入到同一标准中。 2. 标准过时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
新方法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出现很多新型的交通工 具,如高铁等。如何准确地对它及其附属设施进行 描述给城市测绘工作人员提出了难题。同时,有些 过去不常见的地物逐渐变得很普遍,有些过去没有 的地物现在不断涌现,如城市内重要道口竖立的巨 型柱状广告牌; 大型单位门口装饰得非常漂亮、低 而宽厚的墙壁状建筑; 马路边随处可见的电话亭; 宽阔道路上修筑考究的花坛式隔离带等。为了使 它们能准确、形 象 地 反 映 到 地 图 上,就 需 要 及 时 补 充要素编码和图式的标准。
655
2. 从应用出发,参照国标原则 2006 年出版的《基础地 理 信 息 要 素 分 类 与 代 码》GB—T 13923—2006 标准是国家地理信息基础 性标准,即 基 础 地 理 信 息 数 据 分 类 与 编 码 的 最 基 本、最低 层,包 含 内 容 最 全 面、最 详 尽 的 国 家 标 准[2]。现在国 内 绝 大 多 数 省 市 的 测 绘 地 方 及 企 业 相关部门都在遵循此国家标准。因此,在地理信息 要素编码的编制实施过程中,以北京地区应用为立 足点,充分遵循国标,有利于行业内部更好地交流, 可以较好地满足成果数据的纵向和横向的数据接 边,为未来更大范围的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与共享提 供保障。 3. 分类编码规范统一性原则 借鉴现行的国际编码,将北京地区原各级比例 尺地图要素按大类、中类、小类、子类等 4 层进行分 类,每一层用 1 ~ 2 位数字组成,并使其具有简明性、 系统性、可 扩 延 性,便 于 进 行 存 贮 和 查 询[3]。 同 时 对标准的 分 类 编 码 原 则 进 行 扩 充,使 新 标 准 覆 盖 1∶ 500 ~ 1∶ 10 000 所有各级比例尺范围地理信息要 素编码,真正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和代码不 受比例尺的限制,即同一要素在任何比例尺数据中 的分类和代码均保持不变。 4. 面向地理信息服务原则 为了便于地图要素的存储和提取,在分类和编 码编制中充分考虑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通过整 理与城市规划、土地、房屋、水务、交通、绿化等部门 的需求,同时结合多年来向北京地区各级部门提供 地理信息服务的经验,对原北京地标补充一些面对 服务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地物要素代码。对地理位 置具有指示或标记作用的地物增加 POI 点,如: 部 委、宾馆、超市、重大危险源等; 在居民地要素中加 入门牌号、楼 号 等。 为 更 好 地 进 行 城 市 规 划、建 设 和管理提供最有力的决策支持和分析依据。 5. 与地图制图区别原则 本文所讨论的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针 对地理信息要素进行的,不是针对地理信息要素构 件进行的,如: 对道路的编码不是对道路中线或边 线的编码; 对水稻田的编码不是对水稻田填充制图 符号的编码,也不是对水稻田边界线的编码等。而 数字化地图制图的编码才是面向地图制图要素或 几何要素的。数字化地图制图的编码应该在其他 地理信息要素标准( 如数据字典) 中进行规定。 所以目前的地理信息的编码应该基本与地图 制图无关,点、线、面 的 区 分 也 应 该 是 隐 式 约 束 的, 由地理信息要素本身的特点和要素本身所在相应
654
测绘通报
文章编号: 0494-0911( 2012) S1-0654-03
中图分类号: P208
2012 年 增刊 文献标识码: B
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的设计与探讨
肖 洲,张海涛,李立军
(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38)
摘要: 依据现行国标测绘标准、要素分类与代码,分析北京地方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
盖 1∶ 500 到 1∶ 10 000 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形图要素, 编码结构统计见表 1。
表 1 编码结构统计
标准名称
基础地理 信息要素 分类与代

码位
6位 编码
类别
大类( 1 位码) 中类( 1 位码) 小类( 2 位码) 子类( 2 位码)
要素数量 8 44 276 424
五、结束语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代表一个城 市乃至全国通用的地图语言,对它的编制必须坚持 慎重、科学 的 原 则。 总 的 看 来,一 个 成 功 的 基 础 地 理信息数据 标 准,必 须 以 数 据 共 享 为 目 的,结 合 测 绘生产技 术 水 平,实 时 对 新 生 地 物 要 素 进 行 扩 充, 把握测绘技 术 发 展 的 方 向,编 制 出 具 有 实 用 性、现 势性、扩展 性 和 推 广 性 的 标 准,才 能 真 正 促 进 测 绘 生产水平的 提 高,最 终 解 决 数 据 共 享、多 源 多 尺 度 数据的融合问题。
三、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设计的 原则与方法
1. 对地标的继承 对北京地方标准中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给予 继承,延续客户的认知和习惯。
作者简介: 肖 洲( 1981—) ,男,北京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测绘、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工作。
2012 年 增刊
肖 洲,等: 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的设计与探讨
四、具体的处理方法
1. 地物类别随国标变化 原北京地标中要素分类中的大类与中类,依照 国标编制。具体调整如下: ① 大类顺序按国标大类 调整; ② 合 并 了 原 北 京 地 标 中 居 民 地、工 矿 类; ③ 注记随各要素类,取消原注记大类; ④ 土质由原 来的地貌类转到植被类; 2. 地物分类方式依据面向对象理念设计 参考国标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以便有利于地 理信息服务: ① 原有的不同子类合并; ② 对要素进 行唯一性处理; ③ 取消、归并不合理的非要素类别; ④ 按属性增加部分要素。 3. 对原地标不同大类中相同要素的处理 单幢房屋通过属性进行区分: 在属性项中区分 永久房屋与普通房屋。 同样的要素只定义一次: 将原地标中居民地、 工矿、交通、管 线、水 系、地 貌 和 植 被 地 物 类 中 共 有 的土坡、泊岸、斜坡、加固斜坡统一到新标准中地貌 类; 地类界统一到新标准中植被与土质类。 将原地标中各种类廊子统一为廊,不再细分。 4. 对北京市区域内不存在要素的处理 北京市范围内没有而国标中存在的要素,予以 删除。如海岸线、海上平台、雪山等高线等。 5. 对北京市区域特有要素的处理 根据实际需求,在国标的基础上扩充了目前实 际作业中采集的,有北京特色的地物,如国家部委、 飘楼、大型游乐设施、华表、城门等。 6. 扩充常见部件要素 按北京 城 市 市 政 综 合 监 管 需 求,并 进 行 了 调 研,扩充了 40 余个常见部件要素用来满足工程测图 的需要。如安全镜、红绿灯、邮筒、公交站亭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