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货币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确保医院货币资金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内部会计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指货币资金是指单位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及其他货币资金。
第三条财务部是医院的一级财务机构,负责全校的货币资金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立银行账户,办理资金结算业务。
第四条医院的财务责任人是货币资金的主要管理人员,出纳岗位是货币资金的具体管理和业务经办人员,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权限负责管理货币资金,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第五条本细则适用于医院财务部。
第二章出纳岗位设置
第六条医院货币资金设出纳岗位
第七条出纳岗位按出纳职责分工办理各项业务。
第三章授权审批程序和权限
第八条货币资金支付审批程序
(一)支付申请。
院内有关单位或个人用款时,经办人应填写“借款单”和付款申请报告,注明受款人、支付金额、用途、经费来源、结算方式等内容,经单位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签字并经主管院长签字后交财务部审批。
专项资金的支付,应由有关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审核。
合同金额在
1万元以上(含1万元)的货币资金支付,还应提供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
(二)支付审核。
财务部会计接到经办人提交的“借款单”后,在职责权限范围内进行审核。
审核付款是否符合规定、款项有无来源、签字是否齐全等内容。
审核无误后,填制付款凭证。
(三)办理支付。
财务部出纳人员接到付款结算凭证后,按规定的结算方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第九条货币资金支付审批权限
(一)校内各单位在预算下达的范围内用款时,需提交相关证明或有效经济合同办理付款审批手续。
单笔金额在2万元以下(不含2万元)的货币资金支付,由主管院长审批后财务部直接办理;2万元以上由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审批。
(二)超出预算的重大资金支付,必须经过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同意后,由院长审批。
(三)常规业务的资金支付(如发放教职工工资等),经财务主管院长签字,会计人员直接办理。
第四章现金管理
第十条医院应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范围使用现金。
具体范围如下:
(一)教职工工资、各种补贴和津贴,聘用人员工资,榆中校区工作;
(二)各种劳务报酬,包括稿酬、课酬、科研酬金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三)支付给个人的各种奖金,包括按国家规定发给个人的各种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教育教学、体育竞赛等奖金;
(四)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它现金支出,包括保健津贴、探亲费、困难补助等;
(五)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支付的价款;
(六)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七)1000元以下的零星开支,其他对个人的现金支出等;
(八)确实需要现金的其他支出。
例如因采购地点不确定、交通不便、抢险救灾及他其特殊情况,办理转账结算不方便而必须使用的现金。
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应当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否则现金出纳有权拒绝支付现金。
第十一条出纳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现金收付款业务。
出纳收取现金时,必须使用验钞机检验钞票的真伪,防止收取假币,出纳支付现金时,应提醒领款人在柜台前当面点验清楚。
大额现金的支付,应凭领款人单位介绍信,并查验其有效身份证件后再付款,防止冒领现金。
第十二条每日终了,盘点库存现金,做到账款相符。
若发现账款不符时,要向主管领导汇报;短款应及时查找,确认为短款的,应由个人赔偿;长款应挂账处理,不得以长款弥补短款。
第十三条收取的现金,必须及时交会计填制凭证入账,严禁收入不入账,严禁公款私存;支出现金时,必须经会计填制支付凭证,严禁“白条”抵库,严禁擅自挪用、借出现金。
第十四条对库存现金实行限额管理。
超过限额的现金要及时存入开户银行,现金不足时要及时提取现金。
第五章银行存款管理
第十五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开立、变更、销户手续,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银行账户,定期检查账户使用情况。
第十六条不得签发无资金保证的空头支票、不得签发远期支票。
不得出借银行账户,不得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实际交易的票据。
第十七条银行出纳应按照工作程序审核办理各种银行结算业务。
办理付款业务的经办人必须是本校职工。
经办人在收到银行出纳签发的支票后要认真核对支票内容。
出纳人员不得将支票直接交给对方单位的经办人。
第十八条出纳必须按照发票中收款人名称开具支票,经办人不得无故变更收款人名称。
经办人提供的名称与发票中的名称不一致时,出纳有权拒绝办理。
因特殊情况需要更换收款人名称的,经办人必须重新办理付款审批手续,由会计填制一张红字冲账凭证,同时再填制一张付款凭证,出纳根据该付款凭证重新签发支票。
因经办人疏忽,造成支票过期作废,如果该支票已记账,需会计填制一张红字冲账凭证,同时再填制一张付款凭证,银行出纳根据该付款凭证重新签发支票。
如果该支票尚未记账,需由出纳重新签发支票,并更换支票存根。
更换支票时,向经办人收取支票工本费。
第十九条原则上不办理空白支票业务,如遇特殊情况,经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办理空白支票。
办理空白支票时,申请人必须在有足额经费保证的前提下填写《借款单》,注明资金来源、预计支付金额、用途等内容,经付款主管院长或项目负责人签字、会计批准后,方可签发空白支票。
签发时,必须填写日期和用途,在小写金额处用人民币符号“¥”封顶,加盖印鉴。
申请人应在二日之内(节假日顺延,下同)将支票存根交会计填制凭证,同时在出纳处注销。
第二十条按月核对银行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每月最后一笔银行对账单取回之后,出纳应在七日之内编制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第二十一条及时清理银行“未达账”。
特别是对银行已付我方未付的“未达账”,要及时到银行查询。
单笔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未达账”,必须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注明日期、支票号、凭证号、摘要。
超过两个月的“未达账”,要督促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尽快处理并入账。
第二十二条实行银行对账单及银行余额调节表审签制度。
每月终了,在下月月初的七日内,将账户当月的银行对账单及银行余额调节表有会计审核后,银行对账单应与当月的会计凭证一同保存。
第二十三条因经办人员或出纳工作疏忽造成医院货币资金损失的,应由经办人员或出纳负责追回、赔偿。
第六章银行票据和印鉴管理
第二十四条银行票据包括转账支票、现金支票、现金交款单、进账单、电汇单、银行汇票、托收承付等。
第二十五条财务部所需银行票据由出纳购买,购买银行票据时要逐一清点检查,特别是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要检查编号是否连续、有无缺页
破损、是否盖有交换行专用章,如有缺页、破损或编号不连续等问题应当场更换。
领用银行票据时,要记录登记,防止空白票据丢失和被盗用。
第二十六条作废支票应加盖“作废”戳记另行保管,一年后由出纳和会计共同销毁。
第二十七条银行印鉴分别保管,出纳保管私人印鉴,会计保管财务印鉴,每日终了要将其中一枚印鉴随同现金存入保险柜中。
第七章保险柜管理
第二十八条保险柜的钥匙和密码记录,由出纳加密封存,妥善保管。
第二十九条不准泄露保险柜密码,不得随意乱放保险柜钥匙。
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得将保险柜钥匙交他人保管。
如发生保险柜打不开或丢失钥匙等情况,应立即报告院领导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三十条因岗位变动涉及保险柜钥匙的交接时,应办理交接手续,登记备案,并及时更换密码。
第八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财务部货币资金的检查由会计、主管院长共同负责,组织实施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和稽查,并记录检查情况。
第三十二条货币资金检查、稽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库存现金与账面金额是否一致,有无“白条”抵库,有无私自挪用现金等情况。
(二)银行印鉴是否由各责任人分别保管;医院财务专用章、私人印鉴是否与支票分别存放在不同地方。
(三)支票、银行汇票等票据的购买、领用是否登记,保管是否存在漏洞。
(四)其他涉及货币资金安全的事项。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细则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