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生活与化学》教学大纲

《现代生活与化学》教学大纲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现代生活与化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 32周学时:2
学分: 2
授课对象(或选课学生应具备的条件):非化学专业
课程类别:全校性公共选修课
一、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化学与物理、生命、材料等学科交叉很多。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环保、能源、及社会生活关系密切。

本课程给学生介绍现代化学最基础的原理以及在生产、科研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尽量减少化学中的定量计算,力图定性地介绍基础公学的物理图象和概念,结合现代活跃的科研领域和生活实际,介绍现代化学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及其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特色;认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学会用化学概念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与本专业中同化学有关的问题,深刻而具体地认识到化学“无所不在,无处不用”,并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处理生活中碰到的简单化学问题,进而提高同学的科学素养。

化工、纺织、印染又是绍兴地区的支柱产业,绍兴文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综合性大学,其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很大一部分都在本地区及浙江省内就业,提高同学们的化学素养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同学今后的职业发展十分必要。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授课内容上强调“必需、够用和实用”的原则,方法上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强调趣味性、技术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在知识传授上力求通俗、易懂,密切地与生活现象和地方经济相契合。

在授课过程中以浙江科技出版社《生活与化学》的基础上,自编了教学讲义,自编了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并创新性的引入一些影像资料来作为教学补充。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讲:绪论(化学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化学教育的继往开来)2学时
第二讲:食品与化学(生活中的能量及其来源,常用食物的化学特征,合成食品的发展动向,食物的储存和保鲜)2学时
第三讲:烹饪与化学(厨房化学概述,烹饪基础知识,色香味与化学,风味化学简介)2学时
第四讲:饮料与化学(豆浆、奶及其制品,酒,无酒精兴奋饮料,软饮料)2学时
第五讲:绍兴黄酒与酒文化(黄酒的分类及主要成分,黄酒的酿造和饮用,黄酒的历史,)2学时
第六讲:保健与化学(人体内的化学元素概述,营养与健康,饮食平衡与营养效能,药膳学,食疗学,老年保健,减肥问题)2学时
第七讲:毒物与化学(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日常生活中的毒物及其危害,烟草与化学,毒品与化学)2学时
第八讲:合成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结构特性,合成高分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2学时第九讲:穿戴与化学(纤维与纺织品,皮革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塑料及其制品)4学时
第十讲:能源(能源的分类与能量的转化,碳的化学,煤炭及其综合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核能,电池)2学时
第十一讲:美化与化学(洗涤用品,化妆品,首饰制品)2学时
第十二讲讲:环境与化学(环境污染与化学,室内环境与化学,室外环境与化学,铅污染和塑料污染)4学时
第十三讲:日用品与化学(玻璃和陶瓷,磁带和电池,涂料,粘接材料,室内装饰物)2学时
第十四讲:娱乐与化学(喜庆用品,化学游戏,化学魔术,化学侦破技术,照相与化学,化学工艺品)2学时
第十五讲:文教与化学(纸,墨,笔,文物与化学)
考核:随堂录,开卷考试。

2学时
三、教学方法
板书结合多媒体,适当穿插一些影像资料。

四、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录
《生活化学》,杨金田,浙江科技出版社《社会化学简明教程》,陈平初,高教出版社《化学与社会》唐有祺、王夔亟,高教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