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的考查课程,向学生讲授数据库联机检索、计算机搜索引擎、网络电子资源的利用、各类文摘索引、以及传统的常用工具书,培养学生对信息检索的理论认识与综合操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通识教学目标
1、通过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今信息发展与知识更新的概况,懂得如何靠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独立的研究与论文的写
作。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知识更新能力。

3、通过操作实习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论教学内容
(一)绪论
教学内容:
课程的目的与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

2、了解信息素养、信息意识的涵义与重要性。

(二)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1、信息、知识、文献、情报的含义。

2、文献的类型。

3、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通专结合点:
1、培养系统性了解信息的相关理论知识,宏观了解本课程的主要要求。

2、培养学生信息检索的理论基础。

(三)手工检索
教学内容:
1、手工检索工具书与手工参考工具书,包括百科全书、法规法典、年鉴以及专业词典等常用工具书。

2、手工检索工具的利用环境。

教学要求:
1、了解手工检索的基础知识,了解手工检索工具书与参考工具书的区别。

2、让学生掌握利用较常用的几种工具书,能熟练查找专业名词术语、年度资料、古今法规、机构信息、人物数据信息等。

通专结合点:
1、培养学生查找在外贸工作中常见的法规、专业术语的技巧。

2、培养学生查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有关资料的能力。

教学要求:
1、理解什么叫搜索引擎及其类型,简单了解其工作原理。

2、掌握布尔逻辑运算、截词检索等几种最基本的检索语法。

3、了解各大搜索引擎的特点、规模、适用范围。

4、掌握各大搜索引擎的语法规则、特殊文件的搜索以及其他高级用法。

5、掌握国内大型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6、掌握国内几个重要电子图书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7、了解网络常用参考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8、了解信息检索的新技术。

通专结合点:
1、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搜索资料以应付学习和工作需要的技巧。

2、通过对专利检索的了解,使学生对商业中的知识产权有更深的认识。

(五)现代图书馆的利用
教学内容:
1、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图书馆
2、现代图书馆概况。

3、图书馆馆藏书刊的计算机检索方法。

4、电子阅览室功能。

5、现代参考咨询服务介绍。

6、数字图书馆——我院图书馆主页功能简介,主要是利用图书馆
可以获得哪些文献资源及服务。

教学要求:
1、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功能,掌握如何来利用这些服务功能。

2、掌握图书馆图书的计算机检索方法。

3、掌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

4、学会利用数字图书馆来查找图书馆的文献信息。

5、熟练利用中国期刊网查找各类专业期刊论文,懂得电子期刊的下载、使用与编辑。

6、熟练利用“书生之家”、“超星数字图书馆”查找相关电子书籍。

通专结合点:
1、培养学生通过国内外图书馆有效率地搜集相关资料。

2、为日后论文写作的资料搜集打下基础。

实践教学内容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要求有16学时的实验实训时间,实践性比较强。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通过安排学生根据某个课题到图书馆和上机操作查找相关文献,让学生懂得通过亲自动手查找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通过搜集查找常见的法规、标准、专利、专业术语的技巧,让学生学会运用参考工具书。

通过课堂上机操作,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检索的工作原理、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以及各类网络参考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实验目的:
1、安排学生根据某个课题到图书馆和上机操作查找相关文献,让学生
懂得通过亲自动手查找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2、通过搜集查找在外贸工作中常见的法规、专业术语的技巧,让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

3、通过课堂上机操作,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以及网络文
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电子资源。

4、通过到图书馆和上机操作,学会查找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方法。

(三)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1、培养他们对信息的敏锐性,让他们切实知道这些信息的获取手段。

2、当他们学会了这些手段,他们或许会暂时忘记,但是以后他们会在生活中体会到这些手段的重要性,这样他们就会回忆起来重新使用他们。

所以,要强调这样的思维给他们,让他们不觉得是一种压力
性的学习,而是长远的投资性学习。

3、让他们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融合,切实地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这样就是最好的能力培养。

因此,要找些很实用的生活内容让他们检索并让检索结果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四)实验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四个实践活动通过课堂上和课后检查的方式进行考核,老师根据学生个人表现,小组作业以及报告和各组演讲的表现评分。

三个实践活动的成绩(占总成绩的30%)在平时形成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其中个人作业占10%,案例分析与小组作业占10%,小组方案设计占10%。

四、学时分配建议
单元课程内容
学时数
合计讲授实验机动
1绪论11
2文献检索基础知识22
3手工检索312
4电子信息检索18414
5现代图书馆的利用22
机动
总计261016
五、教学质量标准
(一)知识标准
1、本课程通过对信息理论和检索语言的学习,让懂得通过亲自动手查
找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2、让学生懂得有效利用我校图书馆已有的电子资源。

3、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类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能力标准
1、通过操作实习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观念。

(三)素质标准
1、树立正确的理论观。

2、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3、培养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与敬业的精神。

六、教与学方式、方法与手段建议
1、积极推行互动教学法,一边学习一边练习,学以致用。

2、运用多媒体教室,对课堂教学进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一)考核方式
考查
(二)成绩评定办法
以两次实践作业为参考。

(实践作业安排及其考核:
a 利用传统工具书查找相关专业知识。

b 利用搜索引擎与中国期刊网查找相关电子资源。


八、先修、后续课程及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相对相对独立的技能课,因计算机操作占较大比重,所以先修计算机基本操作课程。

无后续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