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英文名称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trieval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术()
课程性质必修()限选()任选(√)
适用专业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总学时24(课内16、课外8)
学分 1
先修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
并修课程无
开课单位图书馆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科技文献检索》是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能力且实践性较强的方法学课程。

目的是向学生传授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培养信息意识和掌握检索技能,增强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工程应用、科研、教学工作,以及实现知识更新的继续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科技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国内外主要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检索工具及参考工具书的编排原理、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了解其索引语言的特点;掌握网络检索工具的检索原理和检索方法;掌握科技文献资源的分布及检索方法;掌握从文献中检索所需信息,并予以应用的方法与策略。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了解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基础上,熟悉各种文献信息数据库、检索工具的特点及检索方法,尤其是科技文献信息网络资源的分布及检索、信息资源评价,以及根据本专业研究课题进行专题文献检索,撰写文献检索报告、了解科技论文写作格式及文后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格式(针对低年级学生)或文献综述的写作技能(针对高年级学生)。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各种检索语言(包括分类语言、主题语言)的使用;
2.熟悉本学科的分类体系,能准确将本专业文献进行分类(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第五版进行学科分类);
3.通过实习掌握各种中文网络数据库及数字图书馆的检索路径及检索方法;
4.要求学生能根据本专业研究课题进行专题文献检索,撰写文献综述。

2、各章节内容
(一)科技文献检索概述
1.科技文献检索的意义
信息素质的培养;复合型、开拓型人才的培养;促进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借鉴;节省查找文献时间、提高科研效率;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基本概念
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属性;信息的功能;信息的类型与载体。

知识的概念;知识的类型;知识的属性;知识的作用。

情报的概念;情报的属性;情报的功能。

文献的概念;文献的属性;文献的功能。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辩证关系。

3.科技文献的类型和特点
科技文献的类型:科技文献出版的种类—科技图书(专著、科普读物、教科书、参考工具书),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标准,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产品样本,技术档案;
科技文献的等级结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科技文献载体种类:印刷型,微缩型,声像型,电子型。

科技文献的特点。

(二)科技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1.科技文献检索原理
文献检索原理。

文献检索类型:书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全文检索。

文献检索手段: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网络检索)。

检索语言:分类语言(中图法,科图法,国际十进分类法);主题语言(标题词语言,单元词语言,叙词语言,关键词语言,汉语主题词表)。

2.科技文献检索工具
检索工具的定义;检索工具的作用;检索工具的形式。

检索工具类型:目录型检索工具;文摘型检索工具;题录型检索工具;文献指南和书目之书目;
机读型检索工具。

3.科技文献检索途径、方法、技术和步骤
检索途径:书名途径;著者途径;序号途径;分类途径;主题途径。

检索方法:直接检索法;间接检索法;追溯检索法;循环检索法。

检索技术:布尔逻辑运算符;位置运算符;截词运算符;字段限定检索;加权检索。

检索步骤:分析研究课题;制定检索策略;试验性检索;正式检索;原文获取。

(三)图书文献及其检索
1.概述:图书的概念;图书的检索(图书检索途径;图书检索工具)。

2.中文图书及其检索
(1)书目检索工具:书目的基本概念。

检索中文图书常用工具。

(2)联机馆藏目录检索:单一馆藏目录与查询系统(本校图书馆书刊查询系统);
联合目录数据库:B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

(3)电子图书检索
数字图书馆的类型及特点。

网上主要中文电子图书系统: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华数字书苑;方正中文电子书;读秀学术搜索。

(4)网上图书检索:网上书店;网上销售出版书目。

3.BALIS馆际互借(注册、申请及应用)。

(四)期刊文献及其检索
1.概述:印刷型期刊;电子期刊;核心期刊;期刊影响因子。

2.网络数据库的类型及特点。

3.国内期刊论文及其检索:《全国报刊索引》;《中国知网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维普)》;《万方知识服务平台》;其它中文网络数据库。

(五)特种文献及其检索
1.专利文献及其检索。

(1)专利基础知识:专利与专利权;专利制度。

(2)专利文献及其分类:专利文献;国际专利分类法。

(3)中国专利文献及其检索:中国专利说明书的种类、编号;中国专利检索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国内其他专利数据库。

(4)国外专利文献及其检索:欧洲专利局官网;美国专利商标局官网;其他国外专利数据库。

2. 标准文献及其检索
(1)标准概述:标准,标准文献;标准文献的类型;标准文献的法律。

(2)国内标准及其检索:我国标准的等级及编号;我国标准文献的检索
(3)国际标准及其检索: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标准文献检索;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标准文献检索。

(4)有关国家标准检索:美国国家标准;日本工业标准;英国标准;德国国际标准;其他标准。

3.学位论文、会议文献和科技报告及其检索
(1)学位论文及其检索:国内学位论文检索;国外学位论文检索。

(2)会议文献及其检索:国内学术会议文献检索;国外学术会议文献检索。

(3)科技报告及其检索:国内科技报告检索;国外科技报告检索。

(4)有关国家标准检索。

(六)国外有关重要检索工具
1.美国《工程索引》及其检索(EI)
(1)《工程索引》概况;
(2)《EI Compendex Web》简介;EI Village 2 检索方法。

2.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及其检索(SCI)
(1)《科学引文索引》概况;
(2)网络版《科学引文索引》简介。

3.《ASCE》(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针对土木、测绘、环能学院)简介。

4.《ICE》(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针对土木、测绘、环能学院)简介。

5.《Emerald经济管理学数据库》(针对经管、文法学院)简介。

6.《EBSCO(ASP+BSP)综合学科、商管财经全文数据库》(针对经管、文法学院)简介。

(七)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1.网络信息资源介绍。

2. 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搜索引擎简介——百度、谷歌)。

3. 网络信息检索策略。

(八)科技论文写作基础
科技论文写作基础及文献检索报告(低年级学生)、文献综述写作基础(高年级学生):
1.文献检索报告;科技论文的写作准备及写作要求;文献综述的定义及特点。

2.文献检索报告基本格式要求;文献综述的结构:内容及例文,综述的结构框架及写作特点。

3.阅读资料和搜集素材的方法。

4.参考文献标准著录格式。

5.撰写文献综述
(1)文献综述的目的。

(2)撰写综述的步骤。

(3)撰写综述的注意事项。

四、学时分配表
五、主要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和学生上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讲清基本概念和操作要点的前提下,充分应用具体案例,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网络课程、微课视频以及移动端云班课等媒介加强课内外师生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应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使学生通过上机实践真正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资源及其使用方法。

2.教学手段:理论课部分要制作电子教案,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践课部分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进行讲授和演示,让学生进行课内外检索练习。

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中心网络教学平台,完善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加强课内外师生互动,充分拓展第二课堂(如开设基于移动客户端的蓝墨云班课开展课内外的师生教学互动;利用课程网站开展课外网上答疑、测验、主题论坛、发布调查问卷等);制作微课视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也弥补课内讲授及上机时数的不足。

3.课外作业与课程考查:
通过课外学生上机利用学校图书馆各类文献数据库或互联网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完成课外作业、检索报告或文献综述的撰写。

六、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课堂讲授及课外实习分别占总学时的2/3(16学时),课外实习占总学时的1/3(8学时)。

课内学时上机不足时用课外上机学时弥补。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按平时考勤占20%、课外作业(完成文献检索课外习题)占40%、以及课程考查(查找文献资料、撰写检索报告或文献综述)占40%,最后综合给出课程成绩。

考核方式:考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