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方案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编办(二〇〇九年七月)为切实做好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巩固提高“两基”工作的意见》(宁党发[2009]63号),切实做好高中阶段学校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高中阶段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办学规模、效益和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切实提升全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自治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一)主要目标:到2012年,全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以上,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比例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
(二)具体目标(2012年前):——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规模明显扩大。
年招生达到9万人以上,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达4万人以上,使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以上。
全区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27万人左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
——普通高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扎实推进。
支持每个县(市、区)建1-2所标准化普通高中;乡(镇)举办的普通高中学校基本撤销,使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和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大幅提升。
建成自治区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每个地级市建成1个综合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区建成22所优质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其中国家级骨干示范学校10所,自治区级骨干示范学校12所);支持人口在20万人以上的县(市)重点建设好一个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有序开展。
职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设置更趋合理,每校建有1-2个骨干特色专业。
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得到加强,学校都能开展顶岗实习、半工半读、校企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高中阶段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显著加强。
全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人数、学科结构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学历合格率达到95%以上,硕士研究生达到一定比例;职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专业课教师达到35%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5%以上,文化课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以上。
——高中阶段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达标。
各学校基本建立并使用数字化教室,接入网络带宽不低于100M;普通高中学校达到《宁夏普通高级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或国家新规定的装备标准,职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基本达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配置标准,满足教育教学和实验实训的需求。
——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非义务教育办学体制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三、实施步骤——2009年,银川市、石嘴山市的市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0年,银川市、石嘴山市所辖县(市),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1年,吴忠市盐池县、红寺堡开发区,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彭阳县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2年,全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四、主要措施(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和在校生人数,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
(二)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规划布局调整工作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普通高中学校一律设置在县城以上,撤销乡(镇)举办的普通高中学校。
以实施普通高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为抓手,通过改建、扩建和迁建等形式,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形式,将同类规模偏小的学校进行整合重组,发挥规模效应。
加快自治区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和5个地级市职业院校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水平。
按照“强化职能、整合资源、搞活机制”的要求,整合教育、农业、科技、人事劳动、扶贫等部门的各类培训资源,集中建好1所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为一体的职教中心,在校生规模达到2500人以上,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的重要基地。
认真实施“技能致富”计划,使初中毕业未被普通高中录取、高中毕业未被大学录取的学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
(三)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普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普通高中教师岗位培训,深入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切实加强校本研修,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和远程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师德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使全区普通高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以适应高中教育发展需求。
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一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从事高中阶段教育,鼓励教师参加硕士研究生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
同时,对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2、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加强对重点扶持骨干专业在职教师的培训,每个骨干专业每年至少培训2人,用3至5年时间,将专业教师培训一遍。
培训经费按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列入自治区职业教育专项预算。
此外,根据教学工作需要,从相关行业、企业选聘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实践锻炼、培训学习,增强实践教学的能力。
(四)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1、在各类公办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积极推行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2、实行教师聘用制,教师职务评聘分离,可以同职同聘、高职低聘,亦可低职高聘,形成有序竞争。
改革分配制度,教职工待遇按岗而定,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教优酬。
3、积极推进自治区示范普通高中与薄弱普通高中结对子帮扶制度,结对子学校可互派管理干部和教师任职、任教,帮助薄弱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
4、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实行产教结合、校企结合,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改革用人制度,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基本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结构合理的新机制。
改革分配制度,各中等职业学校要贯彻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积极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分制”“三段式”等办学模式改革,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
允许有实际需要的学生、贫困家庭的学生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继续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和完善课程改革的相关制度,妥善安排课程计划,落实好模块教学、选修课开设、校本课程开发、学生选课、学分管理等事宜,做好学业水平监测,推动课程改革有序推进。
五、评估验收的内容与指标(一)内容1、组织领导。
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战略重点,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促进区域内各类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2、普及程度。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普职比、初中阶段教育在校生巩固率等指标达到要求,完成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转移输送任务。
3、教育经费。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依照有关法规、政策要求,教育经费投入得到保证;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制度健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经费得到落实;高中阶段学生助学机制健全。
4、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校舍状况、教学仪器设备、实训设施、图书资料、办学规模和班额等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标准;办学条件逐年改善。
5、师资水平。
建立定期调整、动态管理的教师编制管理制度,保证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需要;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健全,效果良好;教师学历达标比例逐年提升,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满足教学需要。
6、教育管理。
政府统筹、分级管理的高中阶段学校管理体制得到落实;高中阶段学校整体布局优化,结构合理;坚持依法治教,积极扶持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制度健全、管理规范。
(二)指标根据评估验收的主要内容,制定《宁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评估验收指标体系》,作为验收标准(详见附件)。
六、制度保障(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地要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细化任务,明确责任。
要依据本地高中阶段学校现有校舍面积、仪器设备、师资状况和生源情况,对照本方案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确保如期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
(二)加大投入,保障需求办好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各地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教育部门所办普通高中学校校舍的改、扩建和图书、仪器设备配置。
(三)健全体系,完善制度认真做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试点工作,尽快建立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切实抓好《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宁政发[2007]138号)的贯彻落实,切实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确保高中阶段教育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四)加强督导,狠抓落实自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强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督导检查,督导评估结果将作为自治区考核县级人民政府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依据。
各地要按照本方案抓紧制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实施细则,科学部署,精心组织,确保在自治区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