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经过对南湖俊景底商高层住宅项目的风险源的调查及研究。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确保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在事前能够切实起到防范预防作用,将风险降到最低,损失降到最小。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快速及时做出应急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措施处理各种事故和采取救援措施。

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目标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突发事件发生的机率降到最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⑴事故平均负伤频率控制在24‰以下。

⑵杜绝死亡、火灾、交通、管线、设备等重大事故。

⑶工地管理具体目标:乌鲁木齐市标准化文明工地。

二、工程项目部工程情况:工程名称:‘南湖俊景’底商高层住宅建设单位:新疆万翔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大同一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新疆高新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林生技术负责人:刘发彪三、职责工程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陈林生成员:刘发彪、张建、胡辉、肖美金曾麦清火警电话:119红十字急救中心电话:120公安报警电话:1103.1 项目部应急小组职责:3.1.1 执行有关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的法律、法规,落实公司各项管理文件。

3.1.2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确定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计划措施。

3.1.3 定期检查应急准备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3.1.4 组织整改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的事故、事件隐患,防止违章行为。

3.1.5 负责组织事故、事件的抢救和救护工作,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事故、事件调查、分析和上报工作。

3.1.6 收集施工现场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的管理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管理水平。

3.2 项目经理职责:3.2.1 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的法律、法规,落实公司的各项管理文件。

组织制定事故、事件的应急预案。

3.2.2 履行合同,对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负全责,行使指挥权。

3.2.3 领导组织紧急情况事故、事件的抢救、救护、调查、上报和处理。

3.2.4 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3.2.5 定期应急预案的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采取演练。

3.3 项目安全员职责:3.3.1 负责协助项目经理在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的日常管理工作。

3.3.2 负责现场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的具体管理和组织实施。

3.3.3 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知识培训。

3.3.4 经常性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定期组织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演习。

3.3.5 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日常检查,并定期对现场管理的状况进行监测、检查与评估。

3.3.6 负责参与本项目事故、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

3.3.7 对应急预案的实施及事故、事件进行抢救、救护、调查和报告。

3.3.8 参加本项目紧急情况事故、事件抢救、救护、调查、上报和处理。

3.4 项目工长职责3.4.1 按照已建立的医疗保障程序对现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3.4.2 储存足够的医疗药品及用品,准确记录员工的健康情况。

3.4.3 在发生事故需要疏散人员时,向项目经理提供救护行动建议。

3.4.4 进行现场医疗管理,准备做好现场医疗救护。

3.4.5 监督和帮助后勤人员做好对临设及食品的卫生管理。

3.4.6 定期对临设等设施或设备进行消毒。

3.5 班组长职责3.5.1 对管辖的班组负责,保证本班组熟悉本岗位操作程序,掌握应急知识。

3.5.2 严格按照施工作业程序和有关规范要求施工。

3.5.3 根据职业安全卫生风险评估内容落实好预防措施。

3.5.4 及时将发现的险情和事故、事件上报项目部、公司和通知员工。

3.5.5 事故、事件发生时,组织所辖人员进行抢险和救护工作。

3.6 项目材料、保管员职责3.6.1 负责工地的用电、用火及卫生和环境材料管理。

3.6.2 确保食物和饮用水卫生,预防疾病传播。

3.6.3 监督食堂厨师穿戴工作服上岗,确保食物安全。

3.6.4 监督落实现场按标准配备灭火器材与设施,为应急工作提供物资保证。

3.7 操作工职责3.7.1 每位操作工均应清楚地了解自己在项目施工中安全与环保责任。

3.7.2 上岗前应掌握本岗的操作规程,了解本作业的风险程度和风险控制和消减预防措施。

3.7.3 上岗时穿戴工装,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用具。

3.7.4 对事故隐患、不安全行为及时向班组长及项目部应急小组报告。

3.7.5 遵守各项管理规定,制止不安全行为,服从班组长和项目的管理,进行安全作业。

3.7.6 积极参加消防急救等演习,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防患于未然。

3.7.7 一旦事故、事件发生,都有义务全力以赴投入抢救和救护工作。

3.7.8 定期清扫宿舍环境卫生,保证衣、舍干净卫生和整洁。

3.8值班和报告制度3.8.1 项目部认真落实逐级值班制度,做到领导干部能在突发性事故发生后第一事件赶到事故现场,参与处置。

3.8.2 严格执行总包管理报告制度及公司办公室“关于发生重大事故及突发事件报告程序的通知”规定,凡发生突发事故或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除立即报119 火警电话和120抢救电话外,在最短时间内首先报告公司值班室,不得迟报,误报和瞒报。

凡因报告不及时或压制不报而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突发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起因,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已采取的措施,发展的趋势以及要求帮助解决的问题等。

突发性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每小时报告一次,如遇重大情况随时报告。

3.8.3事故单位及主管部门在事故紧急处置告一段落后,要及时作出事故综合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的简况、处置或抢救经过,应吸取的教训,拟对责任人的处理和整改措施等情况。

四、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图五、应急准备工作计划5.1 建立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经理于2008年7月20日完成;5.2 识别与评价事故、事件因素—安全员组织于2008年7月1日前完成;;5.3 制定项目应急预案—安全员组织于2008年8月2日完成;5.4 对项目员工进行入场教育培训和演练,安全员、工长组织于2008年8月20日完成;5.5项目应急需用各项资源配备—材料员编制,项目经理批准于2008年8月30日完成;六、应急的资源保障6.1 主要设施一览表6.2 医疗器具及药品一览表七、应急的信息沟通要求7.1 施工现场移动通信利用现场已配备相应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能随时与公司、业主、监理、消防、医院、公安等部门取得联系,并采取紧急应急措施,确保控制和削减突发事故、事件的影响。

7.2 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成员电话见前组织部署中有关内容。

八、应急事故、事件内容和培训8.1应急事故、事件培训内容:培养分公司、项目部全体相关岗位人员应急状态职责能力和响应能力,以下内容为重点培训内容:1、发生事故时应急措施教育2 、抢救摔伤人员的知识与能力3 、对事故原因进行“四不放过”教育4、了解熟悉救援呼叫联络方式与方法8.2应急计划和内容九、紧急救护法9.1 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急救的成功条件是动作快,操作正确。

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9.2 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

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

应当记住只有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分秒必争地迅速抢救,救活的可能才较大。

9.3 现场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学会紧急救护法。

会正确解脱电源、会心肺复苏法、会止血、会包扎、会转移搬动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

9.4 生产现场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用具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9.5 遇有突发急症时,应详细报告“120”急救中心以下内容:(1)病人发病具体时间、详细地址。

(2)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及主要病情。

(3)呼救人的姓名、单位、所用呼救电话号码。

(4)明确急救车应到达的时间及接车地点。

9.6 遇到重大意外灾害时,应详细报告“120”急救中心以下内容:(1)意外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事故性质。

(2)伤情、伤亡人数。

(3)急需哪方面的救援。

(4)呼救人的姓名、单位、所用呼救电话号码。

十、应急与预防10.1 火灾爆炸10.1.1 现场急救: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这样不利于灭火,并加重呼吸道感染。

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覆盖灭火。

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

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

5、消毒敷料(或清洁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以防感染。

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8、发现起火时,首先判明起火的部位和燃烧的物质,组织迅速扑救。

如火势较大,应立即用电话等快速方法向消防队报警。

报警时应详细说明起火的确切地点、部位和燃烧的物质。

火警电话号码是“119”。

9、在消防队没有到达前,现场人员应根据不同起火物质,采用正确有效的灭火方法,如切开电源、撤离周围的易燃易爆物质,根据现场情况,正确选择灭火用具。

10、灭火现场必须指定专人统一指挥,并保持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行动必须统一、协调、一致,防止现场混乱。

11、灭火时应注意防止发生触电、中毒、窒息、倒塌、坠落伤人等事故。

12、为了便于查明起火原因,认真吸取教训,在灭火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注意观察起火的部位、物质、蔓延方向等特点。

在灭火后,要特别注意保护现场的痕迹和遗留的物品,以利查找失火原因。

迅速转送医院。

10.1.2 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的基本方法主要是破坏燃烧过程中维持物质燃烧的条件,具体来说有四种:(a)隔离法将着火点或着火物与其周围的可燃物质二者加以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b)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如气体、干粉、泡沫等物质隔绝或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

(c)冷却法将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内,吸收或带走热量,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和对周围其它可燃物的热辐射强度,达到停止燃烧的目的。

(d)化学抑制法是用含氟、氯、溴的化学灭火剂(如1211 等)喷向火焰。

让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并在反应中,使氢游离基与氟、氯、溴离子结合,而中断氢游离基与氧的反应链,抑制燃烧过程,使火迅速熄灭。

10.1.3 消防设施布置要求工程内部消防给水的设置原则(a)工程内的消防给水可以与施工用水合用。

(b)工程内消防给水管网:工程内临时竖管不应少于两条,宜成环状布置,每根竖管的直径应根据要求的水桩股数,按最上层消火栓出水计算,但不应小于100mm。

高度小于50m,且每层面积不超过500m2 普通塔式住宅及公共建筑,可设一条临时竖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