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劳动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简述劳动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简述劳动合同的概念及特征1. 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

2、特征第一,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

第二,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隶属关系。

第三,劳动合同条款具有较强的法定性。

第四,劳动合同具有人身性。

2. 2,竞业限制的作用:1)竞业限制对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竞业限制的范围。

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原则上,应当以能够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为限。

3)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

3. 扣减劳动者工资的规则允许扣除劳动者工资的情形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4.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可扣除经济损失的赔偿,但是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5.违纪职工的一次性罚款,一般不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20%4.(三)延长工作时间的特殊规定根据《劳动法》第42条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无需同劳动者和工会协商,便可以安排加班加点,并且,时间上也不受每日不超过1小时或3小时,每月合计不超过36小时的限制。

这些特殊情况主要有: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安全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比如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的;为完成国家下达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的等。

5.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同:)是指由于劳动者的过错而赋予用人单位不必依法提前预告而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订立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预告性(非过失)解除劳动合同(第四十条)是指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期限,提前通知劳动者或者给予劳动者一点的补偿后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注意:用人单位的义务和程序试用期案例1陈刚是一名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经过在人才市场的选择与应聘,他被蓝天贸易公问:本案中有哪些做法是错误的?1,答:劳动者享有和正常工作时一样的权益。

劳动者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2,2上海某旅行社高薪聘请日语导游,在报纸上发布招聘信息,小刘是某高校导游专业的……(五)关于试用期条款的一些典型错误做法1、试用期内不签订劳动合同2、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期限之内3、试用期内不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4、每次签订劳动合同都约定试用期5、试用期内任意减少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孙某为河北省某县农民,在某市打工。

2000年12月经人介绍,孙某到某搬家公司作搬运工人,公司每月支付孙某……问题:徐经理对公司没有违反最低工资规定的表述是否正确?为什么?答:计算最低工资应剔除下列各项:1加班加点工资;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3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劳动保险、福利待遇等;4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第 1 页(共 7 页)管理学作业答题纸商务合同 01次作业(第1-4单元)答题纸学籍号:学习中心:__弘成教育南京学习中心分数:姓名: ______ 班级:_____金融学___________ 批改老师:本次作业满分为100分。

请将每道题的答案写在对应题目下方的横线上。

(1)简述合同的一般含义与基本特征(出自第一单元)(2)有限责任公司的定义及其特征(出自第二单元)题目1 [50 分]合同是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协议是指当两个人取得了对同一事物的一致看法时,他们就取得了协议。

二、合同的基本特征:第 2 页(共 7 页)律行为。

此外合同还具有以下特征:供货协议(商品销售合同)提供服务协议(服务合同)租用商品和租用者有权选择购买商品的协议(租购合同)货运或客运协议(运输合同)为他人工作协议(雇佣合同)借款协议(贷款合同)房屋或厂房建设协议(建筑合同)租用土地或建筑物协议(租契)租用设备协议(租用合同)租船协议(租船合同)转移风险协议(保险合同)第 3 页(共 7 页)口头协议、电话协议、面对面协议、书面协议(标准协议)通过如下方式确认一份契据:证人出席的情况下由当事人签字,还需要见证人签字。

在公司案例中,文件必须是按公司合伙条款规定的方式来制作的。

或者没有在记录担保条款的文件上签字,担保是不能生效的。

面形式订立,同时,要求各方当事人签字。

题目2 [50 分]答:一、有限责任公司的定义:《公司法》所称的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股东以第 4 页(共 7 页)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1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形式。

第 5 页(共 7 页)简答题35.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及其主要机构有哪些?答:一、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是组织上的三方原则。

即在国际劳工各种组织和会议上,各国代表团必须由政府、雇主、工人三方代表组成,参加讨论,进行表决。

二、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三:(1)国际劳工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2)理事会;是执行机构;(3)国际劳工局是常设秘书处。

此外,国际劳工组织还设有许多产业性、专门性、地区性的委员会36.什么是劳动合同?它有哪些特点?答: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其特点有五:(1)劳动合同主体有特定性;(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性;(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37.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考核的种类有哪些?答: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考核的种类,依考核的目的和内容不同,可分为以六种:(1)录用考核;(2)转正定级考核;(3)上岗、转岗考核;(4)本等级考核;(5)升级考核;(6)技师任职资格考核。

35.简述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

答:(1)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的概念:是指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当履行的基本劳动义务。

(2)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我国劳动者应当履行以下基本劳动义务:①完成劳动任务。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必须履行劳动的职责。

履行劳动职责应当完成一定的劳动任务。

②提高职业技能。

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是现代化社会生产的要求,也是劳动者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既是劳动者的权利,也是劳动者的义务。

③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劳动者享有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同时又必须认真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④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法律要求劳动者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36.简述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

答:(1)社会保险的概念:是指国家依法对遭遇劳动风险的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和帮助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2)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主要包括:①国家基本保险,即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根据支付费用的实际需要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承受能力,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筹集基金,费用由国家、用人单位和职工三者合理分担,并实行社会统筹的社会保险制度。

②用人单位补充保险,即在国家法定基本社会保险的基础上,根据用人单位自己的经济实力,为提高社会保险水平,自主地为劳动者建立起来,旨在使本单位劳动者在已有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补充保险制度。

③储蓄性保险,即由劳动者个人根据自己收入的情况,自愿以储蓄的形式为自己建立的社会保险。

37.简述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和程序。

答:(1)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 __。

(2)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包括调解、仲裁、诉讼和特别处理程序。

35.用列举方式讲哪些 __是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 __。

答:(1)国家进行劳动力管理中的关系;(2)社会保险中的某些关系;(3)公会组织与企业在执行劳动法、工会法过程中发生的关系;(4)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5)其他有关管理机构在监督劳动法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

36.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关及其处理方式是什么?答:(1)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关,法律规定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

(2)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①撤销合同;②修改合同;③赔偿损失。

37.劳动者所享有的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利有哪些?答:(1)获得各项保护条件和保护待遇的权利。

(2)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3)拒绝权。

即在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隐患严重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该项工作或者有权撤离现场。

(4)监督权。

劳动者对企业及管理者不执行劳动安全规定,不提供法定安全卫生条件,以及违章指挥,强令冒险工作灯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全。

35.简述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

答:(1)两者的调整对象不同。

民法调整财产关系以及与财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人身关系;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

(2)两者的主体不同。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必须是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

(3)两者调整的原则不完全相同。

36.简述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答:(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2)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

(3)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37.简述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答:(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员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差异。

35.简述我国劳动者应当履行的基本劳动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