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吴正宪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题:《估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估算的方法,并养成估算的习惯。
2、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观点。
【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估算的问题。
估算,过去我们已经学过,但我不知道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问题、困惑,或者说,你还想提出点什么问题,这节课吴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有关估算的问题。
凡是有关估算的问题都可以提,谁愿意提?大点声音。
生:估算有什么用?师:你问我的问题是估算有什么用,非常好,我记在这里。
生:为什么要学估算?师:问得也好,我们今天到底为什么要来研究估算,为什么要学习它?生: 75是接近70还是接近80?师: 你的问题是说我怎么来估啊,有什么方法啊,那我记在这里啊,你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来进行估算。
生:为什么估算的符号要弯弯曲曲的?师:为什么估算的符号要弯弯曲曲的,你是说这样的符号吗?(板书≈)生:什么是估算呢?师:你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是估算?生:估算的发明者是谁?师:估算的发明者是谁,好,我记在这里,问得好。
生:约等号有什么用?生:最先使用估算的是哪个国家?生:怎么样才能估算的准确?师:好了,你还有问题生:估算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师:短短的几分钟,你们给吴老师的印象太美好了,说明你们特别愿意思考,而且也会提问题,那么今天呢我们就带着你们提的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
好,请同学们来看屏幕(课件出示青青和妈妈一起到超市购物的情景)师:青青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在这里她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啊?我想,你们一定有过和爸爸妈妈一起购物的经历。
她们买了五种商品,看好价格(屏幕出示五种商品的价格:48元、16元、23元、69元、31元),妈妈的问题是:我只带了200元钱够不够?收银员阿姨也遇到了问题:我怎么把这些数据输入到收银机中呢?吴老师想请你们思考的问题是下面的问题。
想一想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你认为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意义?请大家独立思考,做出抉择。
A当青青想确认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
B当收银员将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收银机时。
C当青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
(生用手势表明自己的观点,多数学生选择第2种情况,有少数学生选择第1种和第3种)师:认为是第3种的同学请站起来,你就是青青啊,拿着话筒,你们去买东西去啦,假如你买东西时花了186元,接近哪个整百?生:200.师:那收银员说了,青青,你就给我200元吧,给不给?生:不给1师:你不是认为第3种估成两百就可以了吗?为什么不给啊生:那就多花钱了师:就是啊,那我告诉你要交多少钱时到底是估计值还是精确值啊?生:精确值。
师:一定是精确值186元,第3种情况看来用估不合适。
第2种情况呢,有谁是第2种,你们都是,来,拿着话筒,你花186,收银员給你输个200生:我没带那么多钱师:我担当不起,他说,怎么了生:就告警察局师:就告警察局了,一定要是花了多少钱就往里输入多少钱,也是什么值?生:精确值师:第1种情况谁说的,你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你选择估算?生:当青青想确定200元是不够用的,先把那几种物品想想它大约接近多少,再把它相加起来的话,有可能就会超过200元。
那么这时候估一估也就可以了。
师:所以我也认为第一种情况下,估一估就行了。
可是第2种情况第3种情况一定是什么值啊?生:精确值。
师:好了,同学们,我么慢慢来,其实呢,吴老师在给北京的小朋友上课的时候,他们也提出这个问题了,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估啊,到底在什么情况下要精确计算,现在你们明白点了吗?师:有的时候需要估就估,需要精确的时候就要精确计算,听懂了吗?生:听懂了师:好,我们继续来看,(播放课件: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大家一定都熟悉。
生:曹冲称象师:曹冲称象,那你们到前面来就是啦,大象赶下去,石头上来了,他们的质量一样吗?生:一样师:你怎么一眼就发现一样?你说,那个小姑娘。
生:那个红色的标记在同一个地方。
师:好眼力,她发现那个红色的标记在同一个位置上,正好和水面平着,那我们称一称石头就可以了吧?我告诉你们:称啊称,称了六次,这是六次的结果:那么你知道这头大象大约多重吗?请你自己试着估一估,那么下面拿出你的本子来,你们这几个同学可以到前面黑板上来估,好不好?谁愿意把你估的过程写到黑板上也可以,现在开始。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尝试估算大象的质量,老师巡视并让学生板书自己的估算过程,然后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坐好,别着急,看来真是遇到了困难。
同学们开始问的问题,用怎样的方法来估啊,现在我看了看,有一半多的同学还没有估出来,咱们一块来看看同学们这里有什么好的方法,互相启发一下好不好,坐正,把你手里东西放下,看不到的可以站起来啊,我们一个一个地来看,我们先看这个。
这是谁写的?我问你的时候请你把话筒拿起来,400×6是哪位小朋友写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你是把这几个数都看成多少了?生:400师:有几个呢?生:6个师:所以就用?生:400×6师:最后的结果是?生:2400千克。
师:用了一个弯弯曲曲的等号。
我听懂了,这个同学她怎么估的,你们想到了吗?我们一起来看这里,有三百二十多,三百四十多,可这位同学都把它们往大里看,都看成了400,那么有6个这样的数,就有6个400,可以吗?2生:可以师:本来是三百多,多一点,她都往大里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她的这种估法,干脆就叫做生:多估法师:多估,也不错,你说生:多看法师:都往大里估还可以怎么说?生:大估法生:高位估算法师:挺好,咱们为了简便,干脆我建议就把这种方法叫做大估。
好了这是谁写的站起来,人家都把它往大里估,你说说你是?生:看小了。
师:往小里估,干脆我们就叫它生:小估师:就这样,挺好,300×6我们就叫它小估。
这是谁写的?袁同学,请你站起来,有个地方写错了,你改过来好了。
先别走啊,先不看结果,你是怎么想的跟我们说说好吗?生:就是把这些数,没满350的,看成300;满了350的,看成400.师:也就是说你把前三个数生:看成300,后三个数看成400.师:你真有办法,人家大估或者小估,你,大小估,那好,你就是大小估,可以不可以?生:大小混合估。
师:别着急,你的结果得到了2100是吗,好,先回去。
我还想问问,这个同学你是怎么想的?生:我也有个地方写错了师:没关系,你先说说你把这几个数看成什么了生:都看成350师:也就是说,你是既不往大里估,也不往小里估,而是往生:中间估师:那干脆就叫它中估,你就是中估,好,记在这里。
同学们替你起的名字好有特点,改完了吗,好改过来。
你把那直直的等号改成了弯弯的等号。
还有这个同学在那里?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呀?生:尽量把它们估为后面为0。
师:我听懂你的意思了,你是把328看成多少?生:看成330.师:看成330了,把346呢?生:看成350.师:那307呢?生:307我把它看成400.师:你胆子好大呀你,你们有不同意见是吗?请这个小朋友你过来改一改。
你看看是不是你的意见,看成400是可以的,你想看成多少?生:300师:同意,赶快改成300.377可以看成多少?生:400师:看成400没有错误,还可以看成多少?生:还可以看成380师:那我就给你改成380,如果你把398呢?生:398可以看成400.师:352呢?生:352可以看成320,哦,350,师:350,其实在你的心中一定有一个标准。
328你为什么要看成330,你为什么不看成320?你为什么把352要看成350啊?在你的心里面悄悄地有了个标准,你能告诉我们嘛?个位上如果是8你怎么办啊?生:如果接近谁就把他估成谁师:那八接近谁?生:8接近10师:往上升一个,还是往下掉一个?生:往上升师:往上升,要是2呢?生:2就把它下降师:要是3呢?生:往下降师: 要是7呢?3生:上升师:要是1呢?生:下降师:所以一定有标准,你什么时候就下降了?生:只要是5下面一个数,就把它下降。
师:然后呢?生:然后5的上面一个数就把它上升。
师:那5呢?生:就把它下降师:你说什么?生:5上升下降都可以师:那你们想把5上升还是下降?生:升师:那我们就给它的方法起个名字吧,一到了5,6,7,8,9就?生:上升师:4,3,2,1就?生:下降生:升降法师:光升降法,从哪生还没找出来呢?生:5升降法师:谁降啊?生:5升5降法师:我知道5以上就上升,5以下就下降,那干脆就叫生:五升四降法师:同意不同意,就这么定呗,五上四下法。
其实以后马上就会有一个词,四舍五入,听过吗?没有没关系,会跟它有点关系,以后慢慢学。
好,这个同学站起来,你是怎么想的?生:我是把原来的准确数写上去,然后师:然后再一个一个的加起来,对不对?生:加起来再把它看成师:先得一个精确值,然后生:再把它估成另一个数师:再估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对不对?你太累了,干嘛啊,你说什么,你想问她什么?生:算的太麻烦了师:算的太麻烦了,你都精确了生:有时候我也觉得数太多了,算着算着就算糊涂了。
师:算糊涂啦,你一直在举手,你对她这种方法有什么看法?生:就是用50来个基准,如果接近50的话就化成50,师:明白了,他是想先把他精确计算出来,得出准确值了,再给它估计,对这事你们有什么看法?生:累不师:你累不累啊,是吧,累不,问你累不累生:如果我要这样算的话,那早就被算晕啦师:如果你已经有了准确值,就没有必要再估了,对不对,没关系的,今天有两位小朋友,都是精确算的结果,最后的结果是多少?生:1440师:你精确的结果,你呢?多少啊?生:2108师:看来好看几位同学都已经精确地算出了结果,是2108.那我们把这一部分同学暂且就叫做精同学,好不好?谁是精同学,举起手来,4位,你们的结果一定比别的同学更加的准确。
不过慢了一点,那这个同学叫做先精后估,同学们说,她太累了,都精出来了,就没必要估了。
看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这个同学的方法和这个同学的方法一样。
这是谁的,我想和你商量商量,跟他一样,我能擦掉吗?结果不一样,但方法是一样的,对吗?你最后得100,既然一样了,你是想擦掉,还是想保留?生:保留师:保留就保留,那你的这个方法也是四上五下的方法,保留啦。
这是谁写的? 300×7=2100,6个数,这7是怎么整出来的呀?生:我是把所有的数都看成了300,然后300后面的28,46这些数又把他们看成了一个百。
师:你们听懂他的意思了吗?生:听懂了。
师:明明是6个300多,不着急,你说什么?生:剩下没加的又看成一个百,300了。
师:是这个意思吧?就是说已经有6个百了,他又把剩下的这些零零整整的凑吧凑吧又多了一个?4生:300生:100师:解铃还需系铃人,你又多了一个几百啊?生:100师:到底是多了一个300,还是多了一个100?你看看50多,90多,70多,凑吧凑吧又出现了一个什么?生:300师:是这样吧,请坐下,没关系的,变成了7个300,这个同学他不仅在估,在估的过程中还凑一凑,调一调,那么我们干脆就把这个估法叫做?生:凑估法师:听你们的,干脆就叫做凑调估,这个方法真的与众不同啊,或许对我们有些新的启发,我们看到的就是6个数,而这个同学他却整出了7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