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的研究

构建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的研究

构建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的研究构建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的研究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团委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团委开展各类团建合作工作的基本情况,在参考集团培育、整合和提升产业链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集团各级团组织团建工作的现状和各类团建合作工作的实践情况,对构建符合集团产业链发展思路的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该模式的构建和运行,将为有效激活基层团组织活力、提高团组织服务企业发展大局的贡献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产业链团建合作机制建设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在2004年第四季度推出了调整、改革、发展的总体方案。

经过近三年的奋力拼搏,第一阶段目标提前实现,第二阶段的各项任务已充分展开。

2007年,集团公司从公司现状出发,提出了在总体方案实施的第二阶段培育、整合和提升产业链的发展思路,这也为集团公司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集团公司团委为进一步扬长避短、整合资源,积极倡导在基层企业团组织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团建合作,并初步形成了若干行之有效的团建合作模式。

因此,根据集团公司培育、整合和提升产业链的发展思路,现有团建合作的方式方法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

为探索新形势下构建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的重心,充分激发各级基层企业团组织的活力,有效提高团组织服务企业发展大局的贡献率,集团公司团委对现有各类团建合作模式,尤其是“葆莱绒”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调研,初步掌握了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运行的现状,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今后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一)产业链的基本概念产业链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

随着产业内分工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传统的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价值创造活动逐步由一个企业为主导分离为多个企业的活动,这些企业相互构成上下游关系,共同创造价值,围绕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及提供服务)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的上下游链条关系就构成了产业链。

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本身拥有极为丰富和完善的产业基础,周边也拥有江浙这样经济发达的省份,制造能力强,企业群密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呈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良性循环格局。

集团公司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型集团型国有企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可信度,经过改制和多年调整,依然保持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产业门类。

集团公司拥有一批知名度、认可度较高的品牌,掌控着精心打造、覆盖面较大的营销网络。

近几年来,集团发展理念也已经从比较单一的纺织品制造业向现代纺织服务业和时尚产业延伸。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为在今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发挥我们的优势、不断地培育和增强我们的优势,培育、整合和提升产业链就必然成为发挥集团公司整体优势的最重要手段。

(二)近年来集团公司团委构建各类团建合作模式的情况近年来,集团公司团委根据集团公司党委和团市委对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团建创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按照信息沟通、资源互补、促进工作的双赢原则,逐步建立各类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团建合作模式。

我们主要通过区域性合作、行(产)业性合作和产业链合作的模式,广泛开展跨企业、跨行业和跨集团的团建合作。

1、区域性团建合作模式表1:区域性团建合作情况区域名称企业数所属行业长寿路沿线10对外贸易、物业管理、资产经营等平凉路杨树浦路沿线6信息物流、科技研发、对外贸易等金山兴塔工业区3原料加工、产业用纺织等奉贤星火开发区3尖端化纤等近年来,随着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都市型现代纺织的需要,集团公司所属的一批制造型企业逐步完成了往上海市郊方向的搬迁,目前已经形成了围绕尖端化纤、新型面料和成衣制造等区域产业集群,而市区则主要保留对外贸易、科技研发、信息物流、物业管理等现代服务类企业。

从总体分布情况看,基本呈现出区域集中性强的特征。

基于地域接近的特点,所属企业团组织在培训资源共享、青年交往便捷和活动组织便利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集团公司团委先后在长寿路沿线、平凉路杨树浦路沿线、金山兴塔工业区和奉贤星火开发区等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开展团建合作(见表1)。

区域性团建合作主要采用成员单位签约建立团建合作组织的模式,通过定期产生轮值主席单位,在本区域内开展跨企业的集中培训和青年联谊等合作项目。

目前,区域性团建合作组织所覆盖的团员青年数已经接近集团公司团员青年总数的一半。

在日常运作上逐步机制化、规范化,是集团公司团委开展团建合作的最主要方式。

2、行(产)业性团建合作模式表2:行(产)业性团建合作情况行(产)业名称企业数对外贸易12面料成衣设计制造8产业用纺织品研发制造(筹备建立)--随着上海纺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集团公司的经营业态已从原先单一粗放的原料加工业向多元高端的现代制造和服务业转型,至今业已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科技含量高、盈利能力强的现代制造和服务类企业,行(产)业涉及对外贸易、面料成衣设计制造、产业用纺织品研发制造、时尚园区开发和会展服务等多个方面,普遍具有规模较小、技术集聚和青年集中的特点。

为进一步服务行(产)业发展和青年自身发展的共性需求,集团公司团委从2006年起先后在对外贸易和面料成衣设计制造领域的相关企业中开展团建合作(见表2),共有20家企业团组织被纳入范围,主要在岗位技能培训和行业情报资料搜集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

3、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表3:产业链团建合作情况产业链名称企业数所属行业“保莱绒”保暖纤维8尖端化纤“赛帛尔”木棉产品(筹备建立)--新型面料“特安纶”耐高温面料(筹备建立)--尖端化纤今年,集团公司明确提出了培育、整合和提升产业链的发展思路,要求我们必须目标集聚、资源集约、力量集中,花大力气调集公司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公司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和资源,培育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具有产业优势、能够掌控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产业链所属的上下游企业集群,由于彼此间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因此为团组织开展跨企业团建合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平台和载体(见表3)。

如今年集团公司团委围绕“保莱绒”保暖纤维产业链开展的团建合作,上下游共有8家企业参与,在技术革新、信息共享、品牌推广、品种开发、销售策略、青年互动等多个领域开展项目合作,得到了企业党政的高度重视,在人力和物力方面都给与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构建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是团组织有效融入企业经济工作、服务企业发展大局的全新手段,是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团建合作新模式。

(三)构建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的经验经过近一年的实践,集团公司团委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培育、整合和提升产业链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团员青年参与“保莱绒”产业链建设,得到了集团公司、有关基层企业党政领导和团员青年的一致好评,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1、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服务企业发展大局,是构建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的出发点培育、整合和提升产业链,是集团公司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的发展思路,是上海纺织凤凰涅磐,融入上海总体经济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培育、整合和提升产业链都将是集团公司及所属各级企业的发展重点。

随着产业链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在企业运作的各个领域都会不断产生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使新形势下的共青团工作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团组织要发挥组织优势,提高服务经济工作、服务青年发展的贡献率,就必须以有效参与产业链建设为工作重心。

在对“葆莱绒”产业链所属企业党政领导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及“你对本单位团组织印象最深刻的工作和活动有哪些”时,有近70%的受访者选择了“‘葆莱绒’团建合作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只要真正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团工作一定会受到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

2、以合作项目和课题为载体,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是构建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的必然选择培育、整合和提升产业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出适合集团公司自身工作实际、富有成效的运作模式。

团组织同样需要思考参与产业链建设如何选取抓手的问题。

在对青年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及“你认为开展‘产业链’团建合作的最重要抓手是什么”时,近80%的受访者选择“寻求合适的研究课题或项目进行合作”。

为此,我们针对“葆莱绒”产业链团建合作,通过走访各家相关企业,搜集整理适合团员青年合作研究的项目和课题,并由团组织组织跨企业的青年合作开展研究。

今年已有“如何提高‘葆莱绒’纤维可纺性”、“如何提高‘葆莱绒’产业信息共享”、“如何加强‘葆莱绒’品牌的市场宣传”等多项合作项目和课题先后开展,近百名团员青年参与其中,成效显著,其中部分合作项目和课题还取得了直接经济效益。

实践经验表明,开展项目和课题合作是在探索构建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过程中必然的选择。

3、以相对分散和集中为合作原则,兼顾不同企业和青年的个性化需求,是构建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的有效形式由于产业链涉及的企业门类众多、行业各异,因此在地域分布上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制造型企业多地处市郊,而科研、贸易等企业在市区多有分布。

同时,不同企业的青年群体由于岗位性质的不同,其组成也不同,制造型企业以进城务工青年群体为主,科研、贸易企业又以白领岗位的青年居多,这就造成了构建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的复杂性。

从构建“葆莱绒”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相对分散和集中的方式开展工作,能够相对比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借助信息化沟通平台,参与项目合作的青年能够足不出户交流项目推进信息;通过集中参观考察上下游企业,使青年能从整体上理解整个产业链的基本状况;另外,在业务知识讲解、项目成果路演等环节,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集中和分散的活动方式,受到了企业和青年的欢迎。

(四)产业链团建合作模式运行中存在的若干问题1、党政支持力度有待提高调查显示,在问及“您认为最能影响‘产业链’团建合作的因素”时,有67%的受访者选择了“企业党政支持力度强弱”。

在对“葆莱绒”产业链相关企业党政领导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不同企业的管理层对团组织参与产业链团建合作存在着不同观点,大部分企业领导非常支持团组织积极参与产业链团建合作,认为它是发挥团组织和青年优势的重要载体,但也有少部分企业领导希望团组织把工作重心放在企业内,参与产业链团建合作的意愿不是非常强烈,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企业团组织参与团建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团工作状况不够平衡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团员青年对所在企业团组织工作在总体上表示认可,但产业链所属各企业团组织间存在一定两极分化的现象。

由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产规模、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和员工结构等差异较大,所以具体反映在团工作的开展状况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