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宽度为d=1 m、长为L=4 m的光滑倾斜导轨,导轨C1D1、C2D2顶端接有定值电阻R0=15 Ω,倾斜导轨置于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5 T,C1A1、C2A2是长为s=4.5 m的粗糙水平轨道,A1B1、A2B2是半径为R=0.5 m处于竖直平面内的1/4光滑圆环(其中B1、B2为弹性挡板),整个轨道对称.在导轨顶端垂直于导轨放一根质量为m=2 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MN,当开关S闭合时,金属棒从倾斜轨道顶端静止释放,已知金属棒到达倾斜轨道底端前已达到最大速度,当金属棒刚滑到倾斜导轨底端时断开开关S,(不考虑金属棒MN经过C1、C2处和棒与B1、B2处弹性挡板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整个运动过程中金属棒始终保持水平,水平导轨与金属棒MN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g=10 m/s2).求:(1)开关闭合时金属棒滑到倾斜轨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2)金属棒MN在倾斜导轨上运动的过程中,电阻R0上产生的热量Q;(3)已知金属棒会多次经过圆环最低点A1A2,求金属棒经过圆环最低点A1A2时对轨道压力的最小值.【答案】(1)6m/s;(2)4J;(3)56N【解析】试题分析:(1)开关闭时,金属棒下滑时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流,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安培力,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0时,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安培力与速度的关系式结合,求解即可.(2)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内能增加,根据能量守恒求出整个电路产生的热量,从而求出电阻上产生的热量.(3)由能量守恒定律求出金属棒第三次经过A1A2时速度,对金属棒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定律求解.(1)金属棒最大速度时,电动势,电流,安培力金属棒最大速度时加速度为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所以最大速度(2)金属棒MN在倾斜导轨上运动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代入数据,得(3)金属棒第三次经过A1A2时速度为V A,由动能定理得:金属棒第三次经过A1A2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由牛顿第三定律得,金属棒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如图所示,质量为在足够长的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水平,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一个质量为的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静止于A的左端,小物块B与木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给小物块B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大小为。

求:木板A与小物块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之比(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取)。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分别以A、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假设经过秒A、B共速,共同速度设为,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解得:。

共速过程中,A的位移大小设为,B的位移大小设为,则,,解得:,。

假设共速之后,A、B一起向右匀减速运动,木板和物块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假设成立,。

设共速之后至A、B均静止,A的位移设为,B的位移设为,则。

整个过程中A的位移大小,B的位移大小则。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名师点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A、B的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速度相同时,A、B的位移大小,然后A、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减速运动,再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一起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从而得出A、B的总位移大小。

3.如图所示,轻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接物块A ,另一端连接在滑环C 上,物块A 的下端用弹簧与放在地面上的物块B 连接,A 、B 两物块的质量均为m ,滑环C 的质量为M ,开始时绳连接滑环C 部分处于水平,绳刚好拉直且无弹力,滑轮到杆的距离为L ,控制滑块C ,使其沿杆缓慢下滑,当C 下滑L 时,释放滑环C ,结果滑环C 刚好处于静止,此时B 刚好要离开地面,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2)若由静止释放滑环C ,求当物块B 刚好要离开地面时,滑环C 的速度大小. 【答案】(1)3mg k L =(25542gL 【解析】试题分析:(1)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则kx=mg 设B 物块刚好要离开地面,弹簧的伸长量为x′,则 kx′=mg 因此mg x x k'==由几何关系得22162293x L L L L =+= 求得3Lx = 得3mgk L=(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13mg Lx k == 当B 刚好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23mg Lx k == 因此A 上升的距离为1223L h x x =+= C 下滑的距离224()3H L h L L =+-=根据机械能守恒222211(22MgH mgh m Mv H L -=++又2mgcos370=Mg联立求得(2)5510487542M m gLv gLm M-==+考点:胡克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名师点睛】对于含有弹簧的问题,是高考的热点,要学会分析弹簧的状态,弹簧有三种状态:原长、伸长和压缩,含有弹簧的问题中求解距离时,都要根据几何知识研究所求距离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4.如图所示,m A=0.5kg,m B=0.1kg,两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当大小为F=5N水平拉力作用在物体A上时,求物体A的加速度。

(忽略滑轮的质量以及滑轮和绳的,取g=10m/s2)【答案】4m/s2【解析】试题分析: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根据题意有解以上各式得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名师点睛】此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并且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得方程,注意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及拉力的关联关系.5.如图所示,在一倾角为30°固定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物块,一轻绳跨过两个轻滑轮一端固定在墙壁上,一端连接在物块上,且物块上端轻绳与斜面平行,动滑轮下方悬挂质量为3kg的重物,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跨过动滑轮的轻绳夹角为60°,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3,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斜面上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2)若要使斜面上的物块滑动,动滑轮下悬挂重物的质量应该满足什么条件?【答案】(1)310)N(2)223kgm'>【解析】【分析】考查平衡状态的受力分析。

【详解】(1)设斜面上物体质量为m 1,动滑轮下方悬挂的物体质量为m 2,绳的拉力为T ,斜面支持力为N ,摩擦力为f ,受力分析如图:动滑轮节点受力平衡:21cos302T m g ︒=解得103N T = 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平衡:1sin T m g f θ=+解得摩擦力大小为(10310)N f = (2)最大静摩擦力为:max 1cos l0N f N m g μμθ===当绳的拉力等于0时,物体刚好保持静止,所以不可能往下运动,则只能是拉力足够大,当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时,物体开始向上滑动:1max sin T m g f θ'=+21cos302T m g ︒''=解得223kg m '= 即动滑轮下悬挂重物的质量应满足223kg m '>。

6.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A 与墙之间再放一光滑圆球B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光滑圆球B 同半圆的柱状物体半径均为r ,已知A 的圆心到墙角距离为2r ,重力加速度为g 。

求: (1)B 物体受到墙壁的弹力大小;(2)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满足什么条件?(设A 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3)若A 物体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向右缓慢移动至B 即将落地,则A 、B 间作用力大小变化的范围。

【答案】(1)33mg (2)33()m M m μ≥+ (3) 2323AB mgN mg ≤≤ 【解析】 【详解】(1)对B 受力分析:由几何关系:1sin 22r r θ== 解得:=30θo由平衡条件得:cos 0AB N mg θ-= sin 0AB B N N θ-=解得B 物体受到墙壁的弹力大小为:3tan 3B N mg mg θ==(2)对整体分析:可知地面对A 的摩擦力大小为:3f mg =地面对A 的支持力为:()A N M m g =+要使A 不滑动,则:3()A N M m g mg μμ=+≥解得:33()mM m μ≥+(3)对B 受力分析如图:由图可知,开始时AB 间的作用力最小,最小值为:min 23cos30AB mg N ==o当B 即将落地时,AB 间的作用力最大,由几何关系可得,AB 间的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有:1cos 22r r θ'== 解得:=60θ'o此时AB 间的作用力为:max 2cos60AB mgN mg ==o所以A 、B 间作用力大小变化的范围为:323AB mgN mg ≤≤。

7.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s 后拉力大小减为零,该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g 取10m/s 2)求:(1)前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和位移大小(2)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物体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答案】(1)0.8 m/s2;40米(2)0.2 (3)5.6牛【解析】试题分析:(1)前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前10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2)撤去外力后的加速度根据牛顿定律解得μ=0.2(3)有拉力作用时,根据牛顿定律:解得F=5.6N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此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问题;关键是知道v-t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表达式.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均匀球体,放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并被斜面上一个竖直的光滑挡板挡住,处于平衡状态.求球体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sin37°=0.6,cos37°=0.8,g=10m/s2)【答案】15N; 25N【解析】试题分析:球体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G、挡板对球体的支持力F1和斜面对球体的支持力F2.根据平衡条件求出两个支持力,再由牛顿第三定律求解压力.解:球受三个力:G、F1、F2.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F1=Gtan37°=mgtan37°=15NF 2===25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球体对挡板的压力大小:F 1′=F 1=15N ,方向水平向左 球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F 2′=F 2=25N ,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答:球体对挡板为15N ,方向水平向左;斜面的压力为25N ,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点评】本题是简单的力平衡问题,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作出力图.9.如图甲所示,一固定的粗糙斜面的倾角为37°,一物块m =10kg 在斜面上,若用F =84N 的力沿斜面向上推物块,物块能沿斜面匀速上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