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发射接收原理
地波, 天波, 空间波。。。。。 (长波和中波) (短波) (超短波和微波) --雷达、导航、卫星等
无线电广播工作过程
音频放大器 声源 高频载波 振荡器 调制 (modulate) 高频放 大器
发射过程
低频放 大器
输入回路 选台
放大器
解调 (Demodulate)
接收过程
调制 (Modulate) 调制----把音频信号“装载”到高频载波信号上去的过程
放大器
传输的是音频电流,离不开导线,传输不远 3.无线电波------与声波有着本质的不同
声波---------是机械振动的结果 无线电波---是电磁振荡的产物
电磁波(无线电波)的产生:
导线中流过交变的电流→→产生交变的磁场→→在其 周围再产生变化的电场→→又激起变化的磁场→→。。。→ 形成不可分割的电场和磁场,像水波一样向外传播→→形成 电磁波
Ⅰ.变频原理:
输入信号f信 高频振荡信号f振 fIF=f振-f信 (465KHz 10.7MHz) 混频管混频得中频fIF
f信
Ⅱ.实现:双连电容 构成双谐振回路
f振
f振 跟踪 f信
外差跟踪
fo –fs = fi
fs
高频放大
fs fo
混频
中频放大
fi
检波
F
低频放大
F
本地振荡
FM 调谐
放大
检波
针对这些问题,已淘汰
超外差式收音机
把所有电台的高频信号都变成一个固定的中频信号,然后对 这个中频进行放大,检波(鉴频),低放,灵敏性和选择性 大大提高。
输入回路 选台
变频级
中频放大
AM 465KHZ FM 10.7MHZ
检波
低放
特点:
中频频率较低,电路设计方便 IF固定,可设计成多级放大,提高灵敏度 中频放大器负载为谐振回路,差频实际上 进行了一次选频, 提高选择性 电路复杂,调试困难
载波信号
(高频振荡信号) 有三个要素: 振幅 Um
角频率ω (ω=2f) 初相角θ
让其中之一按音频信号规律变化-----------就形成了三种调制方式
(1). 调幅方式:Um 随音频信号而变----AM (2). 调频方式:ω、f 随音频信号而变---FM (3). 调相方式:θ随音频信号而变----PM
f0
1 2 L1C1
LC谐振特性
L0 L1 C1
各种频率
选台
检波 (通高阻低)
还原
?问题:没有放大,声音太小
直接放大式收音机
选台
存在问题:
对接收频段频率高低端放大作用不同 --------(晶体 管造成) 难以提高灵敏度------ 对远处电台不易接收,放大级 限制 选择性差,串台------ 选择性只取决于输入回路 工作不稳定---- 易自激
无线电广播大多采用AM、FM
调幅波(AM)
调频波(FM)
二、收音机发展简介
从器件上: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
路
从广播制式上: 直接放大式→→超外差
式(AM/FM)→→调频立体声
从技术上:
调频收音机)
模拟式→→数字式(数字
三、收音机原理
收音机的三大任务: 选台 解调 还原
(阻高通低)
简单的收音机
无线电发射、接收原理
无线电发射、接收知识 收音机发展简介 收音机原理
一、无线电发射、接收知识
声音及其传播: 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振动体周围产生声波,
声波在空气中以340 m/s的速度传送,随着距 离的增加,衰减是很快的,传送距离是有限的。 音调的高低,就是声音的频率:20Hz--20KHz ----叫做“音频” 无论一个人怎样尽力大喊,靠声波都是传不远的。 2.有线传输:
故:需要高频信号形成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的 频率越高越容易传播 5.无线电波特点: ① 频率高,天线尺寸小,可以有效辐射 ② 频率范围宽,分占,不重叠
6.无线电波划分:
按波长: 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微 波 等等
7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和光波一样,具有
直射、绕射、反射、折射的传播能力。
电磁波的传 播速度是: 3×108 m/s
?思考:有线传播为什么不能发出电磁波
4.有线传输中的音频能否产生电磁波传播出去 原因: a.通过天线向外辐射:天线的长度与波长λ相 比拟 λ/4 λ/2 λ 音频频率:f :20---20kHz λ=c/f λ:15 x 103---15 x 106 m b.串台:都是音频频率 (1) 无线电通信系统是通过空间辐射方式传送信号,根 据电磁波理论,对于语音信号来说,相应的辐射天线尺寸要 在几十公里以上,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而调制过 程则将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任何所需的较高频率范围,这样就 容易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2) 如果不进行调制而是把被传送的信号直接辐射出去, 那么各电台所发出的信号频率就会相同,它们混在一起,收 信者将无法选择所要接收的信号。而调制作用的实质是把各 信号的频谱搬移,使它们互不重叠地占据不同的频率范围, 也即信号分别托附于不同频率的载波上,接收机就可以分离 出所需频率的信号,不致互相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