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


组织学确诊的宫颈癌前病变的 处理原则
1处理原则
• 多为一过性感染所致 • 60%病变可自然消退 • 30%病变持续存在 • 10%在2年内进展为2,3
1特点
1的处理原则

原则上无需治疗,临床观察

细胞学、等经组织学诊断的1处理应慎重,尤
其是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必要时需选择宫
颈诊断性锥切术
细胞学、或经组织学诊断的1处理原则
治疗后随访
治疗后均存在病变持续存在、复发、进展为宫颈浸润癌的风险 治疗后20年内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应强调长期随访
2,3治疗后随访方案
• 间隔6月细胞学检查

或间隔6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
• 细胞学结果≥——阴道镜检查+宫颈管取材(宫颈管毛刷细胞学)
• 连续2次细胞学检查 阴性,回归每12月的 常规筛查,至少持续20年
3合并
诊治难点
• 常规细胞学筛查敏感性低 • 病灶多位于宫颈管内,阴道镜检查难以发现,或阴道镜下无明显改变 • 病灶常向宫颈管内深部延伸,手术难以切净 • 有多中心或跳跃性病变的特征,即使切缘无病变也不能排除病变被完全切除 • 部分病理及临床医生对认识不足,导致漏断或治疗不足
的临床处理原则
无生育要求者,建议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有保留生育愿望者,可在知情同意下行保守性处理,推荐 切缘阳性提示有高度或——再次切除术,术后密切随访,6个月再次评估 切缘阴性,定期随访

方案:

6-12月重复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提示≥,阴道镜检查

连续2次细胞学检查阴性,回归常规筛查
2,3 处理原则
2,3特点

多为高危亚型持续感染所致

为宫颈癌前病变

10年内进展为宫颈浸润癌几率——20%左右
• 必须治疗
2,3处理原则
的治疗
• 破坏性治疗 • 冷冻 • 激光 • 电凝等 • 切除性治疗 • 环形电切术或大环电切术 • 冷刀锥切术 • 激光锥切术等
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
• 根据分级、年龄、生育要求、随诊条件、医疗资源及治疗者的经验等决定 • 治疗应个体化 • 阴道镜检查满意 • 诊断性切除术 • 或破坏性治疗 • 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诊断性切除术 • 子宫全切术不应作为的首选治疗
治疗疗效
• 经系统回顾,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总失败率为5-15% • 2,3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或和宫颈管标本存在2,3病灶,术后病变持续存在或复发的风险增加 • 病变持续存在或复发多发生在术后2年内
治疗后相关并发症
• 短期:出血、感染、损伤等 • 长期: • 宫颈管增生、硬化、粘连, 严重时导致宫颈管闭锁,继发闭经等 • 对未来妊娠的不利影响 • 早产 • 胎膜早破 • 低出生体重儿等
宫颈锥切组织学诊断为的 处理原则
宫颈原位腺癌()
• 1952年 等首次描述 • 极少见,但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 宫颈腺癌的癌前病变 • 及18的持续感染有关(25-88%) • 50%合并有2,3

阴道镜检查满意时无需治疗,临床随访

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时应进一步明确宫颈管内有无更高级别的病变
细胞学、等经组织学诊断的1处理原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细胞学、等,因其隐藏着较高比例的2,处理时应慎重

阴道镜检查满意、宫颈管取样阴性

观察

或诊断性锥切术

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诊断性锥切术
1的随访

目的:及时发现病情进展者或2,3漏诊者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
• 特指组织学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原位腺癌()
• 可分为3级:1、2、3
• 分级也可采用两级分类:低级别(相当于1)及高级别(相当于2,3)
• 2006年循征医学共识指南:2,3为癌前病变,应治疗
• 细胞学≠组织学1

细胞学≠组织学2,3
内容简介
• 组织学确诊的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原则 • 1处理原则 • 2,3处理原则 • 宫颈锥切组织学诊断为的处理原则 • 宫颈癌前病变治疗方法介绍 • 宫颈破坏性治疗 • 宫颈冷刀锥切术() • 宫颈环电切术宫颈大环电切术
保守治疗后随访
• 每6月联合细胞学、高危型检测、阴道镜、检查 • 长期随访
AIS保守治疗疗效
• 系统回顾诊断性锥形切除术后AIS持续存在、复发、浸润腺癌的几率为0-9% • 宫颈切缘及宫颈管的状况是预测病灶持续存在或复发的临床指标
谢谢观赏!
2020/11/5
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