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平衡盾构穿越锚索区施工工艺1 前言近年来,泥水盾构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富水地区隧道施工中,由于城市建筑物集中,且其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工艺具有不确定性,隧道在一定区域内难免存在锚索,从而加大盾构施工风险和施工技术难度。
盾构在锚索区掘进时,一方面须严格控制地面沉降量,合理控制切口压力,保证盾构开挖面稳定;另一方面须加强盾构机掘进速度监测,间接判断刀盘磨损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对盾构穿越锚索区施工技术进行创新,解决了泥水盾构机穿越锚索区的难题,并有效减少了刀具的磨损,保证了盾构机在穿越锚索区后的正常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 工艺特点对锚索区调查,根据锚索与盾构开挖面关系,采取有效方法在盾构穿越前对锚索区进行预处理;对盾构机闸阀、采石箱等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采用优质泥浆,选用合理的配比,通过环流系统将刀盘前方的锚索障碍物携至采石箱;在施工前检查泥水循环系统各项参数并记录,结合地质条件设定泥浆循环系统压力值,发现异常时,及时开启采石箱观察情况;盾构机在掘进中隔时段改变刀盘旋转方向,减少锚索对刀盘的缠绕趋势;定时进行环流系统逆送模式,减少锚索钢绞线进入管道,降低管道堵塞频率。
3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泥水盾构穿越锚索区域施工的情况。
4 工艺原理在盾构施工前,对锚索区进行预处理,先采用高压旋喷桩对土体加固,加固完成后采用旋挖干钻孔排除锚索;再对盾构机采石箱进行适应性改造,一方面防止锚索通过采石箱堵塞管路,一方面使得锚索便于清理;最后在施工中采用优质泥浆、选用合理的配比进行环流,将刀盘前方的锚索障碍物携至采石箱;掘进期间,定时改变刀盘旋转方向,减弱锚索对刀具的缠绕,预防刀盘刀具的磨损量;对各设备参数进行监测,一旦某设备参数异常,立即停止掘进,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及时处理,保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同时,在施工中合理设置切口压力,加强对地表沉降监测,建立数据预警机制,及时有效的进行同步注浆,将地表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施工工艺流程5.2 操作要点5.2.1 锚索影响区调查1.根据锚索设计图纸,确定锚索影响范围及锚索与隧道开挖面的位置关系。
2.施工前,对锚索影响区域进行补勘,进一步查明此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3.施工前,对锚索影响区域周边环境进行调查,采集地面监测初始值,实施动态信息化施工管理。
5.2.2 锚索影响区地层加固1.根据锚索区域地质条件,对地层加固,保证锚索排除时土体稳定。
2.在隧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6m 范围内施做旋喷桩加固,加固深度进入隔水层1m。
3. 旋喷桩注浆采用P.O42.5 水泥,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0.8~1.2,水泥浆液压力大于20MPa。
5.2.3 锚索排除1.在锚索处理区地层加固后、盾构施工前,对盾构施工影响区域内的锚索进行拔除。
2.锚索排除采用旋挖钻干钻孔进行排索,钻孔至设计锚索地下1m。
3.旋挖干钻孔在垂直于隧道方向的线路左、右轮廓线及中线布设三排,每排沿隧道方向的钻孔交叠密布。
4.锚索排除施工完成后,竖井采用水泥土进行回填,水泥与土的体积配合比为1:8,竖井回填完成后采用双管旋喷桩进行复喷处理。
施工完成28 天以后,对旋喷桩进行抽芯取样检验,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得小于 1.0MPa,渗透系数应小于 1.0×10-5cm/s。
5.2.4 盾构机适应性改造虽然在施工前采取了锚索排除措施,但实际排除量约占理论90%,还有10%锚索残留在地层中,且原地层全为旋喷桩加固后的地层,盾构掘进过程中切削下的水泥块都将对盾构施工造成影响。
为保证盾构施工顺利安全进行,特对盾构机的适应性进行改造。
1.管路安装闸阀在采石箱与土仓排浆闸阀间安装一道手动闸阀,排浆闸阀因锚索被卡、损坏,或开采石箱清理锚索时可关闭此闸阀,保证盾构机前方切口环压力稳定性,避免土仓失压地层失稳,导致地面沉陷。
2.采石箱改造为防止残留锚索钢绞线进入排浆泵造成泵壳及叶轮损坏,且锚索进入后续管路堵塞位置难以确定,清理难度较大,特对采石箱的容积与内部结构进行改造,保证盾构正常掘进施工。
(1)将原采石箱椭圆形改成矩形;在有限空间里最大限度增大采石箱容积,减少开采石箱次数,减短盾构停机时间,保证盾构机以最短时间穿越锚索区。
(2)采用双仓隔断结构,两仓中间增设锚索隔离网,同时双开门清理,提高后续管路隔离效果与采石箱清理效率,(3)采石箱内底板由里往外设置15°坡度,有利于采石箱内滞排物清理。
5.2.5 设定初始掘进参数在穿越锚索区前,结合锚索区所在地层情况、锚索排除残留量及地层加固水泥块等因素,设定合理的掘进参数,以保证盾构机在锚索区域的平稳运行。
掘进速度:10~20mm/min;刀盘转速:1.3~1.5r/min;3.总推力:8000~9000KN;4.刀盘扭矩:700~800KN·m;5.泥浆参数:采用优质泥浆进行环流,增大进浆浆液粘度值,提高泥浆的携渣能力,便于将钢绞线排出。
泥浆参数如表5.2.5-1、5.2.5-2。
表5.2.5-1 膨润土造浆配比表(占水百分比)在泥水加压式盾构施工中,加在开挖面上的力,即用泥水使开挖面保持稳定的力,通常应与作用在开挖面上的土压在对抗中保持平衡,水压与开挖面上含水土体的垂直作用的重力和土的内摩擦角大小有关。
切口水压的设定如下:切口水压=P0 十0.01MPa ~0.02MPa P0:水土压,自然状态下盾构机头部2/3高度处的压力。
7.同步注浆确定(1)浆液配比根据锚索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浆液材料及性能、周边环境要求等确定浆液配比如下(1m3):水泥:150kg 细砂:625kg 粉煤灰:400kg 膨润土:75kg 水:475kg(2)注浆量确定同步注浆应密实填充管片与地层间空隙,根据锚索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注浆量控制在理论建筑空隙的190%~250%。
,每掘进一环同步注浆量理论值可按下式计算:V 浆=π/4×L×(D12-D2)式中:V 浆——每掘进一环管片的同步注浆量(m3);L ——环宽(m)D1——盾构开挖直径(m)D——管片外径(m)(3)注浆速度注浆速度与掘进速度相匹配,并在掘进一环的时间内完成设定注浆量的注入,同步注浆速度可按下式计算:V 浆速= V 掘速×V 浆/L式中:V 浆速——同步注浆速度(L/ min);L ——环宽(m);V 掘速——盾构掘进速度(mm/min);V 浆——每掘进一环管片的同步注浆量(m3)。
5.2.6 锚索区掘进管理掘进前,对盾构机设备易损件提前储备,如闸阀(手动闸阀和电控闸阀)、泥浆泵叶轮、泥浆管(软管)、泥浆泵联轴器、传感器等,保证在设备损坏情况下能及时更换。
盾构推进是一个均衡、连续的施工过程,推进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中央控制室是系统管理的中枢,在锚索区掘进中要密切注意各个施工参数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掘进参数。
1.掘进参数管理(1)刀盘转速及旋转方向控制:由于锚索区中仍有10%锚索残留,预防有锚索缠绕刀盘时,刀盘转速过快造成刀齿崩掉。
同时,在掘进过程中当环隔时段更换刀盘转向,可以有效防止锚索过度缠绕在刀盘上。
(2)掘进速度控制:预防盾构在锚索处理地层加固区掘进时,产生过多的大直径水泥块堵塞管路。
以及在泥浆环流不畅时,掘进速度过快,容易在泥水仓内堆积渣土,增加对泥浆环流不畅的影响。
(3)总推力控制:控制刀具贯入度,尽可能减少大直径水泥块的产生,防止钢绞线卡管排浆不畅时,大直径渣土无法正常通过,长时间堆积使排浆管到堵死。
(4)刀盘扭矩管理:刀盘扭矩的变化能直接反映出锚索对刀盘缠绕的程度,根据扭矩变化可以及时对掘进参数进行调整,避免锚索对刀盘过度、过多缠绕。
如锚索在刀盘上缠绕过多,减小刀盘开口缝隙,影响盾构排渣。
(5)密切关注排浆泵吸口水压:排浆泵吸口水压变化,直接反应出排浆泵前端管路是否通畅。
如吸口水压变为负值时,表明排浆泵前端管路已经堵塞,此时应立即停止推进,清理堵塞管道,防止长时间在堆积造成管道堵死,增加清理难度。
(6)盾构姿态:盾构平面轴线偏差及高程宜控制在+20mm 之内,减少纠偏,降低对土体的扰动。
2.同步注浆控制(1)注入口压力应大于该点静止水压及土压力之和,尽量控制为填充注浆而非劈裂注浆;(2)注浆压力可设定为:注入口处地层侧压力+0.1~0.2MPa;(3)注浆压力不应太高,否则,在始发时会损坏洞口密封装置,在掘进时,会损坏盾尾刷、管片等;(4)注浆压力不超过0.5bar,太高时应查明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5)采取双向控制;当注浆量不足理论值 190%但注浆压力增大≥1.5bar时,应停止注浆,避免地表隆起或漏浆;当注浆量超过理论值 250%但注浆压力不变时,应停止注浆,查明原因是否有空洞,并及时二次补浆。
3.泥浆环流管理(1)盾构在锚索区掘进时,应以稳定开挖面为主,缓慢掘进。
(2)切口水压力应根据静止土压力计算值设定,盾构掘进过程中切口水压波动值应控制在+0.02MPa 之间,以保证开挖面土体稳定。
(3)定时进行环流系统逆送模式,减少锚索钢绞线进入管道,降低管道堵塞频率。
(4)掘进环流过程中,保证管路流通顺畅,并记录正常环流时采石箱前泵的压力、转速等参数,初步确认锚索钢绞线、水泥块堵塞,及时开启采石箱观察清理。
(5)出渣量量应与理论出渣量相符,禁止超排超挖。
4.泥水管理(1)在掘进时加强泥浆检查,及时调整泥水指标。
(2)泥水处理系统因故需要较长时间停机时,应待循环后进行泥水指标复测,然后进行掘进。
5.地表沉降观测点监测(1)盾构进入锚索区前应对施工影响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和地面建筑物进行详细调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数据监测方案。
(2)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全过程跟踪监测,日常监测范围为盾构机切口前50m 至盾尾后50m 内的监测点,监测频率应不少于2 次/天,出现异常情况或经过重要管线、建(构)筑物时应加大监测频率。
(3)监测成果要及时反馈至施工技术部门,施工技术部门应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或者采取必要的施工技术措施。
5.2.7 盾构气压开仓检查在盾构穿越锚索处理区时,因原锚索处理区等原因可能会导致盾构无法掘进施工,则需采用气压开仓的方式清理仓内滞排物、疏通泥浆管路及闸阀、检查或更换刀具以及清除刀盘上附着的残留锚索。
在掘进过程中,当刀盘扭矩持续大于3000KN.m、掘进速度小于5mm/min,泥浆环流不畅(排浆管口处被堵塞,逆洗无法解决),出现结泥饼征兆时,根据以上施工参数综合判断,确定具体停机开仓位置,进行带压开仓作业。
1.开仓准备工作在盾构气压开仓检查前,首先做好盾构机停机准备工作;接着,进行盾构机密封保护、衡盾泥置换泥水仓泥浆;再施作盾尾止水环,同时,为保证泥水仓内建泥膜时地层气密性效果,进行地面注浆加固;然后,为保证气压开仓作业的密闭性和防水效果,采用衡盾泥建泥膜;最后,进行气压开仓作业,作业中应确保安全,待存在问题处理完成后恢复掘进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