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怎么组织》_模板
()学()问读书()()()()自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看图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2、议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3.学习生字,由”猜”感受米沙的调皮、聪明、热心,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22《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五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说说识字方法。
4、出示相应的图片认读。
5、扩展练习: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
三、课堂练习
1、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①花
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
3.合作读书,互相学习。
(1)教师引导合作读书。
你读好了吗?想读给别人听吗?如果你觉得自己没读好,再练一练,想得到别人的帮助,那就两个人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4.认读生字,联系语言环境点拨音、形、意。
用生字卡片或.课件。(.课件先出示字,点击放大出词或字)
(1)认读的字词:户(窗户)、角(一角天空)、始(开始)、周(四周)、张(一张小脸)、病(传染病)、科里亚、呆呆地、猜、栓、逗、床
4、绘画、写话、培养初步的习作能力。
5、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
重点难点: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积累新词。
2、进行口语交际。
3、绘画、写话。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
2、认读新词。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三个句子
①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
⑵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评选故事大王。
四、讨论交流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展示台”中的填字游戏,谜语展示。
2、画画、写话。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完成“填字游戏”。
⑴投影出示填字游戏。
⑵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
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
句①:“回”是掉转的意思。
句②:“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③: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
6、学生汇报: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
7、教师小结: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
二、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
②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
③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
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
①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②掉转。
③旋转、环绕。
④答复、答报。
⑤量词、指事件的次数。
⑥回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⑶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
⑷竖着读填好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新世纪我能行)
2、猜谜语
⑴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
⑵小组互猜谜语。
⑶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
二、画画、写话
1、教师出示一幅画,指名说说画的内容。
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上的内容。
3、写话,注意语句通顺,写清楚画上的内容。
4、小组相互展示交流。
4)好多人紧紧地围在一起( )
第三题
交流,点拨改正
第四题
1)说说“金色的斜阳”“耀眼的太阳”,“灿烂的朝阳”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2)说说“斜阳、太阳、朝阳”,谁“高挂天空”?谁“映红水面”?谁“照亮了大地”?
3)检查标点
4)齐读,用朗读表现出美丽的景色。
第二课时
一、目标:练习5~7题
二、过程
1.指导完成第5题
1)齐读第1句,说说还可以说“葡萄沟是怎样的地方”
2)独立完成第2句,然后指名交流不同的说法
3)独立完成第3句,然后指名交流不同的说法
4)独立完成第4句
5)练习说话
仿照题目的句子介绍其他地方的情况
独立写句
交流
2.指导完第6题
1)抽读
比较梨树上青青的果实,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躲d在翠绿的
树上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朋友,揭示课题。
从互相介绍自己的朋友人手,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了解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鼓励生活中识字。
科( kē )亚( yà )呆( dāi )始( shǐ )猜( cāi )拴( shuān )叽( jī )喳( zhā )逗( dòu )
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
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
②火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
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
2、字、音连线:
zào guō sháo chǎn hú tāng
汤 壶 灶 锅 勺 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用具: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指名认读。
一、读一读,回忆故事。
1.确定内容,选择学习方式。
上节课我们不但读了这个小故事,还画了一幅画,这节课你最想干什么?
2.指名读文,回忆故事内容。
二、讲一讲,深化感受。
1.自由练习,凭借图画将内心感受转化为语言。
2.合作交流,说出各自心中独特的感受。
3.从看图到读文,由认读具体语境中的词语到学习生字,了解病中科利亚的单调生活,感受他失去伙伴后的没意思。带着自己的感受,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找出字的部首,提高部首查字的速度和能力
2.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能给同类词语加上一个总的名称
3.能正确地把前后相关的内容,恰当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句子,能按要求写判断句
4.能找出句子中打比方的部分,理解比喻句的意思,体会打比方的作用
5.能按时间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二、课时:两课时
师生自由讨论。将师生意见加以概括:
a选好最佳时机;b确定秋游路线;c组织丰富的活动;d需备哪些物品;e希望有何收获。
3围绕上述问题,将全班分成6个秋游小组,分组讨论,设计出各自的秋游方案。
要求:(1)小组内充分讨论,集中组内所有人的意见,选出最佳方案。
(2)各组设计的方案要具有创造性。
(3)各组可将方案列成简单的提纲。
(2)认读时了解学生对传染病的了解。
(3)学写”角、户、床、张、亚”五个生字。
5.指名读课文,指正字音,鼓励学生会听、敢读。
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
三、默读感受,把自己想到的画下来。
1.默读课文,独立感受故事内容。
2.把自己读书时想到的画下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第二课时
课前活动
游戏:我说你猜
教学过程:
三、演-演,沟通情感。
1.准备道具,在情境中体会”可爱的”和”逗人的”。
2.飘送气球,在运用中学习文章的的语言。
3.抓住误点,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开始”学习生字”始”
4.尝试对话,将气球赋予生命,以动画拓展想象,用童心感受童真。
四、想一想,感受友爱。
1.凭借图画,感受气球下面同学们的心意。
2.学习表达,在语境中学习”四周”,学会生字”周”。
《秋游怎么组织》_模板
《秋游怎么组织》教学设计
江苏许建华
--------------------------------------------------------------------------------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互动”这一特点:在生生互动中激活思维,让学生获得平等交际的权利,培养合作精神;在师生互动中转换角色,建立平等交流的交际平台;在群体互动中深入探究,大胆质疑,展开辩论。这样,口语交际课就成为孩子们所喜欢的自由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想说、敢说、要说,真正做到畅所欲言。
1谈话导入。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枫叶似火,硕果累累。在这美丽的季节里,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捕捉到了不少秋天的信息。下面就把你们所捕捉到的“秋的一角”和同学们共享吧!
2学生交流。
①到讲台前向大家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秋景的图片、照片、采集的各种声音……
②口头介绍。介绍图片的来历、描绘图片中所展现的美景、说说各种声音传达给人们什么样的信息等等。
第一课时
一、目标:完成1~4题
二、过程
1.自学1~4题,用铅笔独自做题
2.交流自学情况
第一题
.课件展示正确答案,核对、订正
小结:1)左右两边都是部首,一般查左不查右
2)半包围结构的字查外不查内
第二题
补充:1)几个人同时说,同样的话( )
2)由于受感动面产生恭敬,敬佩的感情( )
3)不分白天黑夜( )
2)比较句子,说说用上比喻有什么好处,
3)独立划句,同桌交流,划线部分在打比方部分的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4)交流,进一步体会打比方的作用
5)说说打比方的句子
3.指导完成第7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自读句子,并用线画出句子中表示时间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