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百家争鸣 (1)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 《诗经》、《尚书》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三、百家争鸣
1. 什么是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针对战国时期的社会问题,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 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老子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 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 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儒家学派代表人
孔 子
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 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 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世界最著名 的文化名人之一。晚年到鲁国,主要 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工作。孔子逝世 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即今日 孔林所在地。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教育成就 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
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 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 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
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
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 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 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 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1)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 看问题的思想。 (2)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 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 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 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仁” 仁、爱人、为政以德
一、为什么孔子会提出“仁”的治国思想?
1.春秋后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混乱。 2.孔子出身没落的贵族家庭,从小学习礼乐,认为恢复西 周制度,行仁爱之心,社会才会稳定。
二、孔子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 意义?
———《论语.为政》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 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 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小知识:“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最早祭祀孔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鲁哀公令其子孙“岁时奉 祀”,以表示对孔子的尊崇与怀念。汉朝时期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推崇孔子的思 想,用最高的祭天大礼祭祀孔子。随着祭孔规格和礼仪的不断增加,祭孔大典成 为与祭祀天地、社稷并列的“国之大典”,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象征性仪式。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
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孔子动漫标准像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学院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 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 里汲取智慧。”
老子 孔子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顺应自然,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 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主要著作:《道德经》
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政治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温故知新” 创办私学
教育成就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政治主张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 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 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 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 我的丈夫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 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 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英
国
爱 丁
澳
堡
大
大 学
利
孔
亚
子
学
院
韩
国
北
欧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 营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 至2015年12月6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 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的培养目标之下,注 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
意因材施教。
中和他的暴性。” 冉有与子路二人,
后来从政都有成就,多亏孔子的教育有
方啊!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教育成就
学习态度: 养成老实的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勤学好问 善于思考 善于复习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文也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思则 殆。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教育成就 因材施教。 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
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
冉有” 的教育家,他承认学
“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这时,站在 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
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 子原故。
的高低,主张在统一 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
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一、老子
阅读书本P36,完成下面的表格。
老子
姓名: 李耳
年代: 国籍:
春秋时期 楚国
创立的学派: 道家学派
《道德经》书影
思想观点:
顺应自然
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约公元前571年~公元 前471年
政治主张: 重要著作: 地位:
“无为而治” 《道德经》 (